吳天晨 上海市楊思中學
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始終都包含教與學兩個過程。要想充分發揮初中體育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升華課堂教學品質,就要引導學生自發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可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將“學導式”教學法引入課堂就能收到顯而易見的奇效,這種方法是把教學的中心放在學生的學習上,是結合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引導,通過借助學生自身對學習課程的興趣點入手,來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啟迪思維,進而促進學生自發地去探索認知,在自己的練習基礎上發展個性,展現自我。“學導式”教學法對改進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策略,提高初中體育教師教學藝術,迅速讓初中生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對改進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和升華教學品質都有很大作用。
1.研究對象
上海市楊思中學38名男生,并自由分成兩個班,以做研究比對。
2.研究方法
針對要研究的相關內容進行問卷測試和個別訪談,并參考相關科學書目,對研究前、后產生的數據進行科學測算。
為了驗證“學導式”教學法對比傳統教學的不同之處,將按照隨機抽樣方法把38位男生分成兩個班組,并依據學校初中體育教學計劃和進度開展了研究。兩個班組在授課內容、進度、時數、場地、器材和任課的教學水平等都一樣的情況下,其中一個班用傳統方法來教學,而另一個班則用“學導式”教學法,兩個班實施教學實踐。實驗前、后分別由4位初中體育老師測試了學生的技術成績。整個過程中,以免參與研究學生因心理不當影響實驗結果,筆者像平時上課一樣,很自然地在學生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對他們進行了教學。
3.實施步驟
“學導式”教學法實施步驟,按照學生自學——組內討論——自我闡述——教師答疑——細講操作流程——課后練習等。(具體教學步驟略)
4.結果思考
“學導式”教學法對初中生技術技能掌握和理論水平的影響:
在測試剛開始,筆者對兩個參與研究的班級學生進行了10次投籃、半場往返運球轉身投籃、兩人雙手胸前傳接球和防守三角滑步4項技術的測試,通過結果比對,最后分析得出,兩個班的學生沒有明顯的不同,可將這一結果視為是同一組完成的。
通過72學時的分班教學比對,針對兩個參研班在4項技術和理論的考核測試,并對實驗結果進行測算,從實驗測試所得結果可知,兩個班參研者4項技術成績與測試剛開始相比較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上升,而其中一個班相比另一班提升更大些。
從實驗結果統計的數據得知,對照實驗之后兩個參與測試班情況得知,兩個班學生的罰球線10次投籃技術達標和技術評定成績平均差異值都低于0.05,較之前有一定的顯著性差異;半場運球轉身投籃技術達標成績的均值(P< 0.05)呈顯著性差異,技術評定成績(P< 0.01)呈現比較大的顯著性差異;在兩人雙手胸前傳接球和防守三角滑步兩項技術達標及技術評定成績平均差異值都低于0.01,同樣達到較高的顯著性水平;理論考試成績的均值(P< 0.01)也呈非常顯著性水平。從測試結果來看,說明在初中教學籃球運用“學導式”教學法相比傳統教學而言更勝一籌,值得在教學中實際應用。
“學導式”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先讓學生自學,再讓學生在學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老師再根據學生疑問,有針對性的去講解,以及讓學生有目的的練習,這樣學生能學練結合,在深刻理解教師傳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更好的掌握實際操作的技能要點,并學會從理論到實際的真正轉化。實踐出真知,學生自己摸索出的結論,才是最容易記憶的和掌握的,這也是教學要實現的最終目的。
在初中籃球課堂教學中,傳統教學法只是教師一味的在課堂上教知識,缺少跟學生間的有效互動,因此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且整個教學過程,沒有根據學生間運動技能的差異性,因材施教的對不同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就極易導致運動技能好些的學生沒得到更好地鍛煉,而比較弱些的學生又跟不上教學進程的不良局面。基于此,筆者在初中體育課堂開展“學導式”教學時,嘗試通過邊幫助邊引導的方式來教學籃球課。筆者根據教學計劃和內容,對學生劃分小組,讓能力強些的和弱些的學生組合練習,以此來促進學生們的共同學習,也能從中培養他們的團體意識。
“學導式”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有其獨特的優越性與實用性。
1.直觀教學與“學導式”教學法兩者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更能激發初中學生對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直觀教學能通過學生的聽、看,建立正確的、完整的動作概念,然后在學生聽、看的基礎上,通過正常的教學、講解、示范,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再引導學生自覺地積極地去自學自練,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2]。
2.促進知識融合,提升學生學習動力。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動作技能是由簡到繁構成的。教師在課堂上,既要教會學生領悟每一個動作要領,還要通過引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與新講的知識進行相互比較,思考掌握新舊知識間的關聯,并做到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控力,不斷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3.有助于教材中重復性內容的學習。體育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點都有重復性,運用“學導式”教學法能很好的處理重復教材的安排。例如,在學生都學過且都有實踐基礎的初中籃球課堂教學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憑自己的印象做投籃練習,然后根據學生所掌握的技術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技術動作進行糾錯,同時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后,再對當堂計劃的課程要點進行深入講解,促使得學生對投籃的技術要領更深入領悟,最終掌握正確的技術也必然會加快。
4.教師經常會遇到學生提出的很多疑問,還要及時地給予解答,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是沒有廣博精深的理論學識就無法應對學生所提出的種種問題,這就無形中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加強學習和研究,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和規范的動作技術和技能,以滿足教學需求。
通過在初中籃球課堂實際應用“學導式”教學法,得出這一教法的一些基本特點。
1.能引發初中生對知識的學習動力。開課前要讓學生先自學,自己摸索怎么做,他們自己實際操作過程中會產生疑問,此時教師再上場,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這樣不僅能引發學生極大地學習動力和學習欲望,更重要的是促進他們更好地領會當堂課程要點。
2.能促使初中生主動學習,通過讓學生自己看,獨立思考,發現并解決問題,最終輕松掌握所學。
3.要求學生學在前面,盡可能地讓學生先做預習,了解要學的大意,也就先有了學生的學法。
4.肯定初中生的自發學習,是學有成效的根本,而教師的教,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推動者和輔助者。
5.教師在教學中,要認識到學生間是有差異性的,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地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這樣才能促進不同學生都能得到更好地發展,也能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學生就是一張白紙,需要老師適時地指點迷津,才能呈現出色彩紛呈的畫面。
打籃球是很多人都熱愛的體育運動,從運動學、生理學、心理學角度來看,籃球運動具有多重可行性,其核心可行性是籃球的健身可行性。通過對于初中學生的籃球練習,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愉悅學生的心情,促使學生以更積極健康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初中籃球課堂上,實際應用“學導式”教學,還要注意一些問題。
1.學習之初需老師來引導教學,因初中生剛接觸這門課,還不太熟悉,要逐漸加量,循序漸進的對他們進行練習。再就是,不要貪多,讓他們少練幾次,重點要求學生練習的過程和質量。
2.特別注意學生的主動練習,要想辦法激勵學生自發性學習。
3.在學生自發學習時,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
4.“學導式”教學法目的是讓學生自己主動去練習,那就要求老師對教學內容有所把控,要難易適度,且能引發學生興趣,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學有成效。
5.由于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層次的加以引導;要注意學生在籃球自我學習自我練習的安全性,確保課堂有組織有序的推進。
總之,將“學導式”教學法應用于初中籃球課堂教學意義重大。一是能夠讓籃球的整體教學效率得到全面性的提升;二是教學過程能全面豐富籃球教學的內容;三是將“學導式”教學方案融入課堂教學,能不斷地優化籃球教學體系,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四是可以幫助教師更有新意地開展籃球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更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更輕松的完成教師設置的課程內容,并達到課程對鍛煉的要求;五是能夠提高初中學校籃球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使學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