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峰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學院
生命在于運動,合理健康的體育訓練有助于增強學生體質,放松心情,提高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因此國家十分重視學生課程安排中的體育訓練。高職院校在安排體育課時要多次強調訓練中的安全問題,加強對任課教師的防范意識和應急救護措施的要求,提高教師專業技能培訓。盡管學校和教師高度重視此類問題,但在日常的體育訓練中仍有運動損傷的現象出現,為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學生的安全,學生和教師都應該清楚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更應該清楚出現運動損傷后恢復的策略。
體育課上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在教師要求進行準備活動訓練時,學生懶懶散散地做準備活動,無論是力道還是動作的規范程度都有一定的瑕疵,導致身體關節和肌肉沒有得到最好的預熱鍛煉,身體機能沒有做好體育訓練的準備,造成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現象,嚴重的會出現肌肉損傷,脫臼、骨折等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在體育訓練中出現運動損傷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和教師都忽視了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凡事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體育課的準備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那么就代表了它存在的重要性,忽視準備活動,有時不僅僅會給學生帶來身體上的傷害,更嚴重的會給學校、教師、家庭帶來無法承受的后果。重視準備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和雙向重視,教師嚴格要求加上學生主動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準備活動的質量,從而盡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運動損傷。例如,準備活動中會要求做擴胸運動、活動手腕腳腕,伸展運動等,這些活動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血液流動,伸展筋骨,保證關節得到充分的活動,不易出現扭傷、脫臼等運動損傷的現象,如果在準備活動中,學生沒有進行正確的熱身活動,那么在接下來的籃球、排球等活動中容易出現崴腳,扭傷等運動損傷。
體育訓練是一項很有技巧性的活動,不同的訓練科目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技巧,學生不清楚運動的技巧和動作要領,盲目的進行體育訓練,就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易造成運動損傷事件的發生。在進行相應的運動訓練前,教師一般會進行動作的示范和講解,學生一定要認真聽,掌握技巧,保證動作的規范性;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時也要先進行詳細的技能和方法和講解,逐個動作演示,保證學生都聽懂會做,對于個別學生不規范的動作要及時糾正,直到全部學生都能夠掌握運動訓練中的方法、技能。在學生自由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運動的情況,一旦出現不規范的操作要及時制止并幫忙糾正,最大程度保證訓練過程安全、有序進行。例如,排球墊球訓練時,教師應先根據后續的訓練安排分情況對學生進行講解,是采用稍蹲準備姿勢、半蹲準備姿勢還是低蹲準備姿勢來進行練習,確定好姿勢后,對操作技能要進行具體的演示和講解,然后強調在墊球時姿勢和屈膝的規范程度,重點講解手臂和擊球位置,避免學生在訓練時出現損傷。
學生的身體素質千差萬別,有身強體壯的,也有體弱多病的,在進行體育訓練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態是否可以承受接下來的體育訓練,如果身體素質較差,建議在訓練前和教師報備,教師根據接下來的訓練難易程度酌情處理。因為人的身體狀態和機能與當天的心理狀態、精神狀態、睡眠質量、饑餓程度都有關系,但在日常的體育訓練中,學生容易忽視自身情況的特殊性,片面地認為自己身體素質一直很好,可以參加體育訓練,往往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運動損傷的現象,身體素質好也會有特殊情況的產生,這和自己的精神、心理狀態和日常飲食都有關系,所以,學生和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當天狀態,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運動損傷。例如,若某同學早上空腹上學,一直沒有進食,那么體育訓練過程中就會很容易出現血糖低或者眩暈的情況,若在運動強度較大的體育訓練中,出現眩暈的情況就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造成不必要的運動損傷,那么在今后的運動中,可能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或者陰影,嚴重的會影響學生正常的鍛煉,不利于學生身心的發展,所以,為避免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后果,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高度重視身體狀態和素質,不能盲目逞強參與體育訓練。
高職體育訓練中出現運動損傷后,針對不同的運動損傷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但最經常進行的救治方法是物理療法,而物理療法中又以冷療最為常見。在高職的體育訓練過程中較常見的運動損傷一般采用物理療法便能取得很好地恢復效果。冷療是對出現肌肉損傷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應急治療方法,主要是為了減輕疼痛、痙攣,減緩血流速度,避免出現化膿感染情況發生,幫助盡快恢復的一種策略。冷療的正確處理方式應該是在出現較輕的肌肉損傷后立即進行冰塊或冰袋的按摩,保證患處全部可以得到冷療,時間要持續在15-20分鐘,還要根據患處的具體情況進行多次的冷敷,一般間隔時間在1-2小時一次,直到患處沒有疼痛感,若出現較為嚴重的情況應在第一時間報警,然后詢問醫生是否可以進行預處理,以保證學生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中醫療法中較常見的是推拿、針灸、藥物治療。高職體育訓練過程中出現損傷,可以通過推拿來緩解和恢復,推拿是我國中醫理論中較為古老的一種理療方式,通過針對不同的穴位進行刺激,使神經系統產生興奮或抑制作用,調節身體機能,恢復身體的健康,對于在體育訓練中突然發力造成的肌肉或者筋骨的損傷,中醫有針對性的局部進行推拿,刺激穴位以達到幫助恢復的作用,減緩運動損傷帶來的痛苦。對于較特殊的運動損傷來說,可能會需要用到針灸的治療方法,針灸是中醫中流傳較久,技能要求嚴格的一種中醫治療方式,針灸需要臨床實踐經驗豐富的大夫來下針,以達到刺激或緩解患處的疼痛的效果。對于部分運動損傷的還可能需要中藥的藥物治療,此類治療方法需要找中醫根據損傷情況開具處方,有針對性地進行藥物的治療。常見的藥物治療包含:消腫散、活血生新劑、海桐皮熏洗劑等,此類中藥治療經濟、便捷、有效,主要針對的是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教師要在學生出現此類運動損傷后,為學生提供科學有效的恢復方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技能、知識儲備。
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情節較為嚴重的運動損傷時,在得到良好的救治后,可能會需要進行一定的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多種多樣,包括:坐位訓練、站立平衡訓練、步行訓練、單腿跳步、小踏板連續上、模擬跨欄單腿羅馬尼亞硬拉等訓練,而不同的損傷需要選擇不同的康復訓練方式,需要醫生根據患者不同的損傷和恢復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治療。康復治療往往會持續時間較長,訓練過程較痛苦的情況,所以在康復訓練過程中,需要有強大的承受能力和堅韌的品格,以保證訓練過程不會中間停斷,在康復訓練過程中也需要家人的陪伴,為患者提供支持和鼓勵,建立自信心。康復訓練一般出現在較為嚴重的運動損傷后,對身體造成了嚴重的身體不平衡或者肢體不協調等現象,康復訓練是在病情基本恢復后,為保證身體恢復到之前的狀態而展開的訓練。訓練過程中要保證訓練適度,不能急于求成,也要根據恢復的具體情況不斷調整訓練方案,循序漸進,達到最好的恢復效果。例如,如果在體育訓練中出現腿傷較嚴重的情況時,可能需要在恢復后期進行緩慢地行走訓練,以鍛煉雙腿的靈活性,保證身體的平衡性。如果手指受傷則需要針對手指的靈活程度和掌握情況進行系統的訓練,以達到最好的恢復狀態,不影響正常的生活。一般出現這種康復訓練的損傷,往往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心理影響,需要輔助一定的心理治療,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按摩是治療運動損傷的一種十分常見且重要的手段,有療效顯著,經濟、簡便的優點。按摩可以很好地舒筋活絡,運動受傷時容易造成氣血阻滯,經絡不通,而有效地對患處進行按摩能很好地擴張血管,加強局部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同時也可以很好地緩解痙攣,減輕疼痛。按摩可以緩解傷部血管、肌肉的痙攣,使周圍神經的興奮性降低。按摩也能加強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動,增強傷部的物質代謝,促進瘀血的吸收,消除水腫。出現運動損傷后,容易出現局部氣血瘀結而產生的硬結、粘連,這是造成關節活動受限的主要原因。而按摩能使硬結松解,使肌肉與筋膜、韌帶與關節囊的粘連分離,恢復其功能,使脫位關節整復,滑脫的肌腱復位,使神經、肌纖維、韌帶微細錯位理正。按摩療法適應性廣,一般性的運動損傷的恢復需要用到此種治療方式,因為其簡單、有效、易操作而被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體育訓練過程中如果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可以根據受傷的部位恢復情況進行按摩治療,按摩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適度,保證不會對患處造成二次損傷。
綜上所述,體育訓練中一定要重視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嚴格服從教師的指揮和安排,認真聽運動的技巧要領和注意事項,保證身心處于最佳的狀態進行體育訓練,盡可能地避免運動損傷的產生。教師在訓練過程前,一定要高要求地進行準備活動,訓練過程中,要時刻提醒學生規范運動姿勢、技巧,注意自身及周圍安全,訓練結束后,及時放松、舒緩肌肉;若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也應該冷靜、快速、正確地處理,并對學生運動損傷的恢復進行科學合理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