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玲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龍華小學校,四川成都 610100)
漢語拼音是學生語文學習的起點,也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難點。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會發現這樣的問題:明明已經強調多次,但有些學生依然會寫錯b 和d,ei 和ie;有些學生會將“先”的拼音寫成xɑn;有些學生在j、q、x 等字母后邊寫u 時依然加上兩點;還有部分學生在看圖寫話時,用拼音代替不會寫的漢字,但錯誤百出。以上種種現象表明,提升拼音教學的趣味性成為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關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合理、有效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而使學生樂學、好學。
學生的動手操作意愿非常強,他們會在動手操作中保持較高的專注力[1]。因此,教師可以將動手操作與拼音教學有效結合在一起,從而全面增強拼音教學的趣味性。
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廢舊線繩來制作相應的拼音字母。教師可以請家長幫忙,將廢舊線繩剪成合適的長度,然后將其擺成b、p、m、n、l、z、c、s 等形狀。當然,學生也可以運用廢舊線繩擺出bɑ、mɑ、lɑ、zɑo 等簡單的兩拼音節。學生拼出不同的字母和拼音后,就像是完成了一幅美術作品,他們的自信心及學習拼音的興趣都會有所提升。
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關于拼音字母的卡片,幫助學生加深對字母的理解和記憶。學生可以用普通的紙張或彩色的紙張,將其剪裁成大小合適的卡片,并依次寫出生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然后,教師在課堂上隨意說出一個拼音字母,學生要迅速拿出相應的卡片,從而有效提升拼音學習的趣味性。
朗朗上口的兒歌,節奏明快,富有情趣,將其與拼音學習有效結合起來,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拼音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的記憶速度[2]。因此,教師可以將兒歌學習作為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切入點,從而全面提升拼音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教學標調的相關規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兒歌:“聲調帽子真奇怪,有ɑ 在,給ɑ 戴,ɑ 不在,o、e 戴?!痹诮虒Wj、q、x 與ü 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兒歌:“小ü 小ü 有禮貌,見到j、q、x,趕緊就脫帽?!苯處熆梢詫焊枧c相應的手勢聯系起來,像幼兒園的手指操一樣,讓學生的腦、口、手協調發展,全身心地展開對拼音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多姿多彩的游戲活動往往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保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拼音課堂上的游戲活動就是將拼音知識與具體的游戲活動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下展開學習。因此,教師可以設計趣味化的游戲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拼音學習效率。
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呈現游戲情景圖片。比如,教師可以創設“摘果子”的游戲情景,呈現很多水果圖片,有蘋果、香蕉、菠蘿、葡萄,每種水果圖片上有相應的音節。如果學生準確拼讀出了音節,這個水果就歸學生所有。誘人的水果圖片會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他們會爭先恐后地通過拼讀音節的方式“摘果子”。
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卡片,引導學生開展“找朋友”的游戲活動。由于低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漢字認讀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音節和相應的漢字看作是一對好朋友,然后使學生將兩張卡片放在一起,即幫助每張卡片找到“好朋友”。在游戲活動開始前,教師要準備好分別寫有多、duo、dou、都、du、讀等音節或者漢字的卡片。
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貼商標”的游戲,即讓學生給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寫上拼音,可以是文具類的“鉛筆、尺子、橡皮、練習本、語文書”等。學生要分別寫上qiɑn bi、chi zi 等音節,并注明聲調。
由于聲母和韻母中的很多音節有相似之處,學生容易混淆,如b 與d、p 與q、ei 與ie、i 與yi、yue 與üe。很多時候,學生會將“美”的拼音寫成mie,將“打”的拼音寫成bɑ,將“月”的拼音寫成üe。究其原因,學生沒有在腦海中明顯區分出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沒有正確區分相似的聲母和韻母等。因此,教師不妨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以加深學生對拼音字母的理解與記憶。
例如,教師可以將b 和d 寫在一起,讓學生一邊朗讀:“右下半圓b、b、b,左下半圓d、d、d?!币贿呌檬直犬?。然后,教師可以寫出盡可能多的帶b 或d 的漢字,讓學生進行集中的對比練習,如“百、帶、爸、大、不、讀”等。
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音節,讓學生理解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的運用特點。一般而言,單獨用韻母作為音節的漢字非常少,幾乎都是一個聲母加幾個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可以單獨作為音節,如“字”的音節是zi而不是z。
如果把拼音知識比作食鹽,那么趣味化的學習情境就如含有食鹽的美食,人們會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吃下很多食鹽。這樣一來,學生會在學習情境中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并高效掌握相關拼音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創設趣味化的教學情境,全面激發學生的拼音學習興趣[3]。
首先,在教學i、u、ü 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圖文并茂的拼音學習情境。比如,教師可以一邊呈現衣服的圖片,一邊讓學生朗讀并記憶i;一邊呈現魚兒歡快躍出水面的圖片,一邊讓學生朗讀并記憶u;一邊呈現魚兒翹著尾巴吐出泡泡的圖片,一邊讓學生朗讀并記憶ü 等。
其次,學生單一記憶某個拼音字母時,會感到非??菰?。學生對趣味化的語言充滿興趣,他們會在記憶整句話的同時,記住相應的拼音字母。因此,在教學g、k、h 等拼音字母時,教師可以創設相應的語言情境,如“鴿子,鴿子,g,g,g;蝌蚪,蝌蚪,k,k,k;喝水,喝水,h,h,h”等。
最后,教師可以運用故事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一年級小學生對故事充滿興趣,這是孩子們的天性。在孩子們充滿童趣的世界里,任何一種植物或者動物都是有生命力的,所以他們喜歡聽各種各樣的故事。因此,教師可以將拼音教學融入具體的故事情境中,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ɑ、o、e 這三個拼音字母時,教師可以創設如下故事情境。有一個小女孩非常喜歡唱歌。于是,她每天早上都會到家附近的小河邊唱:“ɑ,ɑ,ɑ。”小河邊的大公雞被小女孩美妙的嗓音吸引了,也情不自禁地唱起來:“o,o,o?!焙又械拇蟀座Z被小女孩和公雞的歌聲吸引,情不自禁地唱起來:“e,e,e?!苯處熯€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小女孩、大公雞和大白鵝,使學生加強對ɑ、o、e 三個拼音字母的練習。
總而言之,漢語拼音對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拼音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對拼音進行理解與記憶。因此,在一年級拼音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趣味化的教學情境,運用兒歌、游戲活動、動手操作等方式來營造愉悅、寬松的課堂氛圍,從而讓拼音學習活動變得趣味十足,進而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高拼音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