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偉
(江蘇省南通市幸福新城幼兒園,江蘇南通 226000)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的重點,也是培養幼兒核心素養的起始階段,良好的核心素養不僅體現在幼兒成長的每個階段,也會對幼兒將來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1]。幼兒一日生活是指幼兒從進入幼兒園到放學的時間里,是他們在幼兒園所經歷的進餐、喝水、集體活動、午睡等日常生活內容。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看似平常的一日生活中往往隱藏著許多教育的契機,能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掌握各項生活技能、社交技能;能有效鍛煉幼兒的自主性,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幼兒優良的道德品質,進而促進幼兒更加健康、陽光地成長。
好的言談舉止能讓幼兒受益終身,好的教育也應當是潛移默化的。對于幼兒來說,在幼兒園接受教育階段正是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發展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也是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和提升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在一日生活中不僅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文明禮儀,還要抓住契機,以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他們將來的社會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礎[2]。
教師可以和家長配合,通過共同努力,實現對幼兒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在早上剛入園的時候,家長要鼓勵幼兒主動向老師打招呼:“老師,早上好!”讓幼兒逐漸養成問候的行為習慣。當然,家長和教師也應該做好幼兒的表率。例如,有的幼兒在入園時因為害羞 、膽小不敢向老師問好。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在迎接幼兒時熱情、主動地向他和家長問好:“××同學,早上好!”“××媽媽,早上好!”家長也要禮貌地回應教師的問候:“×老師,早上好!”并鼓勵幼兒也向老師問好。幼兒看到老師和家長都非常有禮貌地相互問候,就會鼓起勇氣,模仿家長的言行向老師問好。這樣一來,家長和教師就在無形中給幼兒上了一堂禮貌問候課,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懂得如何禮貌待人,同時也有效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幼兒園應經常組織一些有關文明禮儀的實踐活動,如編寫文明禮儀兒歌,評選出懂禮貌、會禮儀的優秀幼兒,從而使其他幼兒在榜樣的帶領下學會各項文明禮儀,營造優良的學習氛圍,進而促進幼兒核心素養的提升。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午餐時間是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兒形成良好規則意識的好時機[3]。因此,在培養幼兒日常生活的習慣方面,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對幼兒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同時要注意發揮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為他們安排相應的工作,鍛煉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擺餐具、發放食物、收拾餐盤、打掃衛生等,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品質和核心素養。
例如,在幼兒園午餐時間,每個班通常會有兩三名教師負責幼兒的用餐,教師就可以抓住這一契機來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安排大班的幼兒負責分發食物和用完餐后打掃地面等工作;中班的幼兒可以負責在用餐前擺放餐具,餐后收拾餐盤、擦桌子等工作;小班幼兒則負責整理餐巾及托盤等工作。用餐方式以自主取餐、自主用餐為主,以此來鍛煉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幼兒的用餐禮儀,用餐前要指導幼兒洗凈雙手,在用餐過程中要細嚼慢咽,不要挑食,餐后要及時擦嘴、漱口、洗手。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進餐速度來調整餐后活動,讓吃飯較快的幼兒先到活動區閱讀、玩耍,這樣既不打擾未用完餐的幼兒,也不影響幼兒的餐后活動,整個用餐過程也會更加井然有序。在用餐時間對幼兒進行教育,不僅有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還能讓幼兒懂得用餐禮儀,從而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個人素質和核心素養。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午睡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培養幼兒核心素養的良好時機[4]。經過一上午的學習和活動,幼兒會略感疲憊,午睡能保證他們有良好的精神參加下午的活動,而良好的睡前習慣,不僅能使幼兒快速入睡,獲得充分的休息,促進身體健康發展,還能讓他們下午的學習和活動更加高效。同時,幼兒在午睡前應當進行盥洗、脫衣,在做這些活動時要保持安靜,以免影響到其他幼兒休息,這些都是睡前禮儀、道德品質的體現。
例如,午睡時間,教師按照常規程序組織幼兒盥洗、脫下外衣后,有的幼兒還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一時難以入睡,這時,教師要給幼兒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將燈光調暗、拉上窗簾,并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如果有幼兒在午睡時大聲說話,在床上蹦跳,教師應對其進行單獨引導,讓他換位思考:如果其他小朋友在自己睡覺的時候大喊大叫,自己還能睡得著覺嗎?是不是會很不開心?這樣一來,幼兒就能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由此可以看出,午睡環節雖然簡單,卻不乏教育的契機,教師適時的教育和引導不僅能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還能讓他們學會換位思考,懂得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自然少不了集體活動,教師可以在集體活動中融入游戲化和生活化的元素,讓集體活動在充滿樂趣的同時,更具教育意義[5]。此外,教師要給予幼兒一些社會交往方面的指導,引導他們在汲取知識和經驗的同時,體驗從交換玩具到尋找志趣相投的朋友這一人際交往過程,進而促進他們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有效培養幼兒的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商場售貨員”這個角色扮演活動來鍛煉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進而發展他們的核心素養。首先,教師可以讓一名幼兒扮演顧客,另一名幼兒扮演售貨員,然后設計一些交際任務,如顧客打算買一件衣服,但覺得有點貴,于是和售貨員進行了還價。幼兒對這個游戲都非常感興趣,不僅全情參與,還學習到了許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這非常有助于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同時提升了他們的核心素養。
此外,在培養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關社會安全的集體活動,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也可以根據不同季節安排相應的集體活動,如在春天,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春游”“山洞探險”“植樹”等活動,以此來拓寬幼兒的活動范圍,給他們提供更多與他人交流的機會,進而促進他們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這些充滿趣味、挑戰與新奇的集體活動,在給幼兒帶來各種知識和經驗的同時,也有效培養和發展了他們的核心素養。
總之,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核心素養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教師要準確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各個教育契機,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及時、正確的引導,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擁有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為他們將來的良好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