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大慶煉化公司 信息中心,黑龍江 大慶 163411)
信息時代的來臨推動了我國企業信息化的全面發展,各個領域的企業都在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以及行業運行模式打造符合自身經營發展的信息系統,以實現企業的信息化發展與現代化轉型。企業信息系統的構建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方式也發生了質的轉變,同時,信息化對企業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企業迫切需要加強信息系統運維管理工作,而企業信息系統也亟待進行運維體系的標準化建設。
在信息時代企業全面推進信息化發展的大背景下,信息系統的運維管理工作水平成為企業信息化發展能力的重要標志,企業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企業信息系統運維體系的建設上。
企業信息系統的運維管理工作主要是幫助信息系統實現平穩運行,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通常情況下,運維管理工作分為軟件運維管理和硬件運維管理。一方面,硬件運維管理需要進行故障檢修、狀態檢測、日常巡檢、隱患分析和排查工作,通過技術手段為信息系統硬件的穩定運行提供強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軟件運維管理主要是通過軟件設計、開發、應用以及優化等工作,對企業的信息系統進行不斷的補充和更新,使軟件的兼容性得到顯著提升,適應現代企業發展,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統漏洞給企業信息安全帶來的隱患。
企業信息化發展為企業創新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時具備共享屬性的信息系統在互聯網絡環境中也更容易受到侵襲,企業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成為重要工作,因此,信息系統運維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病毒防范。通常情況下,運維管理的病毒防范主要分為預防性工作和查殺性工作,一方面,企業通過防病毒軟件和防火墻等防范措施發現和屏蔽掉互聯網絡中存在的病毒,定期對系統進行殺毒檢測;另一方面,一旦信息系統遭到病毒侵襲,運維管理就要轉入病毒查殺方面,通過斷網方式優先處理受感染部分,再進行系統性查殺,保護企業重要信息不被泄露。
企業信息系統設備的賬號以及運營管理口令權限設置對提高企業整體的生產經營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信息系統運維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對用戶賬號、口令權限、桌面終端、主機中間件、安全設備、網絡設備等進行定期掃描維護,時刻掌控企業各級用戶的性質和權限,保障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
以上三點為運維管理預防階段的工作內容,一旦信息系統的硬件或者軟件出現問題,運維管理還要進行有效的故障處理工作。運維管理工作需要根據故障數據庫對運維體系預先設定的故障等級依照級別的優先選項進行故障處理,使系統恢復正常運轉,并依靠技術手段予以修復和優化,避免同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信息系統的運維管理工作在執行一定時間后會產生大量的運行數據,運維管理體系要依照實際工況數據對信息系統的資源配置、設備損耗以及故障頻率進行系統的分析和優化,進而制訂更加優化的維修保養工況以及故障優化檢修方案。
企業的信息系統具有組成龐大、拓撲關系復雜的特性,再加上當前我國企業信息系統的運維管理工作尚處于初級階段,企業很難形成全面而穩定的運維管理機制,信息系統各個部分的運維管理很難形成一體化運轉,企業整體運維管理工作并不能夠在一個標準、統一和規范的條件下執行,使得企業信息系統運維管理服務工作效果不佳,無法擺脫傳統管理工作的桎梏,缺乏先進的運維經驗以及有效的運維數據資產。
與企業信息系統相比較,企業的運維體系相對簡單,且并不會引起企業上下的重點關注,再加上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能力參差不齊,企業的信息系統經過長時間的運行,結構變得十分復雜和龐大,企業運維管理工作的效率極其低下。此外,一些大型企業信息系統的軟硬件需要跨地區部署,訪問量級的激增使得數據分析變得十分艱難,運維管理很難實現有效的數據分析,降本提效變成了一紙空文。
企業信息系統的運維管理工作需要知識、經驗與技能的有效結合,面對技術架構多元、業務類型復雜的信息系統,高效的運維工作往往依賴于專業的技術人才,當前我國很多企業雖然設立了專門的信息系統運維管理部門,但并未將工作重心放在打造專業化的運維管理核心團隊上,運維管理工作人員缺乏較高的專業素養,不僅難以實現正常運維環節的高效運轉,還難以開展運維管理有效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工作,造成運維分級處理工作滯后,給企業信息系統的運維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企業信息系統具有自己的核心數據庫,企業的運維管理體系也同樣需要擁有自己的核心數據庫,企業只有將自身的運維管理工作進行量化積累,詳盡記錄信息系統維護、管理、檢修、故障處理的生命周期等數據信息,才能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當數據庫中的核心數據積累到一定量級后,才能制訂符合自身經營生產特性的運維管理方案。然而當前多數企業并沒有充分地意識到運維管理系統核心數據庫建設的重要意義,導致運維管理的方案設計以及工時頻率等都沒有數據作為基礎支撐,難以充分發揮運維管理體系的效用。
現代社會的發展瞬息萬變,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往往也受到捕捉機會能力的影響。因此,企業的信息系統一旦發生故障,就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進而容易造成企業失去良好的發展機遇,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求企業信息系統運維系統具有更加靈敏迅速的特點,不僅要保障信息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信息系統出現故障時還要能夠做出迅速和靈敏的反應。
隨著我國企業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信息系統也在不斷優化和擴張,這樣就會造成信息業務數量的激增,越來越多的子系統結合在一起,實現功能的集成化發展,而信息系統的集成化發展給運維體系提出了大容量的全新要求,企業信息系統運維體系必須具備強大的運算能力和信息分析處理能力才能匹配企業信息系統的優化發展,才能真正發揮運維體系的作用。
企業信息系統運維體系未來必將朝著運維智能化的方向邁進,以大數據技術為依托,通過對企業信息系統運維信息數量群進行智能化分析,配備完善的終端智能設備,依照嚴謹的邏輯思維設計,制定自動化運維管理模式,能夠實現故障信息反饋、處理、調度調配、簡單維護等業務的自動化處理,進而全面提升企業信息系統運維體系的服務效率和質量。
企業需參照ISO 20000 體系的服務管理標準,依照自身生產經營的實際業務特點制定標準化的信息系統運維體系流程,包含運維體系計劃、推行和監控,形成有效的運行管理流程、維護管理流程、信息安全維護流程、故障檢測與評估流程、數據統計和分析流程,以及故障的發現、分析、訪問、處理和反饋流程,同時,還要依托各個標準化流程建立成熟的監督機制,確保運維體系標準流程能夠順利執行。
本文中信息系統運維體系構建采用的是三級服務模式,即:幫助熱線、信息技術支持中心和信息技術專家中心。第一級幫助熱線主要是提供運維服務的請求、咨詢以及故障受理等業務流程;第二級信息技術支持中心,主要依照運維系統業務模塊分組,坐席人員將具體運維問題依照不同模塊要求交由信息技術支持工程師進行處理;第三級信息技術專家中心,解決二級中心工程師不能處理的問題。
具體的業務流程為:
(1)服務臺熱線,依照接受的運維管理問題完成事件記錄的創建和分派動作(服務臺對于能夠直接解決的咨詢、投訴或者服務請求予以直接解決;監控系統輸入的事件依照系統平臺設計預定自動生成事件單;不能解決的技術問題直接創建事件記錄,對事故信息進行全面的記錄,轉送服務請求流程)。
(2)一線支持,技術升級事件單經由運維服務臺轉送至一線支持,一線支持對其進行影響度分析和分類,若為重復事件或與自己有關聯的事件記錄,則進入分析、診斷與解決流程,并執行事件關閉動作(若事件單不在本人受理范圍,則記錄事件并輸入返回理由返還至運維服務臺;若事件單并未解決,則二線關聯認領)。
(3)二線和三線支持,一線升級后的事件單,二線對其進行再度的事件分析和分類,若為重復事件或與自己有關聯的事件記錄,則進行分析、診斷與解決流程,并執行事件關閉動作。若故障成功解決,則填寫解決方案并關閉事件記錄,若規定時限范圍內無法及時解決,則申請三線支持,通常三線支持為專家中心或系統廠商。
(4)重大事件處理流程,事件經理直接負責運維體系的重大事件處理流程,“分配對象” 通常情況下被設定為事件經理,并在“事件標題”中注明是“重大事件升級”;同時對事件的分類和影響度進行重新分析和修改,然后根據修改后的事件分類重新分配給相應的服務臺人員。
首先,企業要將運維體系構建工作的重心放在運維管理團隊的專業建設上,通過提升企業運維核心團隊整體的專業素養,為企業運維體系優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為企業運維管理工作奠定專業基礎;其次,企業運維體系要依托信息系統構建綜合類管理平臺,采用統一的運行架構,有效地降低運維壓力,形成運維管理工作的集成化發展,便于企業信息系統和運維體系的同步發展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