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琴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世界經濟受到嚴重沖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世界經濟可能下滑4.9%,加上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的持續影響,中國對外經貿環境錯綜復雜。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4.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而同期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表現突出,逆勢增長,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進出口增長26.2%,其中出口增長28.7%,進口增長24.4%。充分說明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對新時期的外貿創新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海外倉的建設將成為必然趨勢。本文將主要探討外貿新業態背景下我國海外倉建設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才能更好地促進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
海外倉,也稱海外倉庫,是跨境電商企業在國外自建或租用倉庫,通過多種運輸方式,先把貨物批量運至國外倉儲設施,當國外客戶通過電商平臺下單后,及時、安全、準確、低成本地送達國外終端客戶[1]。它是在全球商業一體化趨勢下對現有跨境物流運輸方案進行優化與整合的供應鏈新模式。跨境物流是當前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而海外倉則是解決跨境電商物流問題的重要形式[2]。
疫情暴發以來,各國進行嚴格的疫情防控,各國航班停飛或限制,對于跨境電商傳統物流影響很大,但是海外倉在疫情困難時期發揮了本地化運營的優勢,即使跨境物流受阻,只要海外倉中商品庫存充足,它就只需要在國外完成最后一公里派送。據億邦動力網顯示在美國、英國、德國和澳洲的海外倉因疫情原因交易量上升明顯,上升幅度大致在20%-25%左右。
根據eBay委托Forrester Research公司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51%的調查對象認為跨境電商平臺物流成本過高阻礙用戶購買,而47%的調查對象認為派送時間過長阻礙用戶購買,這一調查結果說明跨境物流是跨境電商實現本地化購物體驗中的最大障礙。海外倉可以突破這些發展障礙,一方面讓終端客戶享受到本地化購物體驗:快速的配送時間、無憂的退換貨和便捷的售后服務;另一方面海外倉通過集中運輸模式的優勢和供應鏈體系的優化能夠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從而促進跨境電商持續發展。據俄E郵數據顯示,跨境電商企業運用海外倉進行發貨物流成本大約能降低60%;根據eBay公司數據,在英國市場上采用海外倉發貨的商品有79%能在跨境電商平臺下單后三天內送至終端消費者,96%的商品能在五天內送達[3],這樣的運輸時效是其他的跨境物流方式無法比擬的。
國外客戶為了享受到更滿意的購物體驗,他們在跨境電商平臺購物時一般會習慣性優先選擇本地發貨,海外倉的應用可以提高產品在平臺的曝光率,提升產品價格,增加毛利,如果產品質量得到買家認可,就可以樹立自己的海外品牌加以運營,并且適機擴大產品銷售范圍,做大做強,打造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增強我國跨境電商國際競爭力。
2014年為我國跨境電商元年,自2014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年均增長率保持在50%左右,海外倉作為跨境電商發展的產物,在跨境電商的高速發展過程中海外倉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企業在境外設立的海外倉數量超過600個,2019年超1000個,覆蓋面輻射全球,海外倉的地理分布與我國貨物貿易地理結構類似,主要集中分布在歐美、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內的企業是建設海外倉的主力軍,國務院在2020年4月7日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全國共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綜合試驗區的增多也會促進海外倉的建設。2020年7月1日業內所稱的跨境電商B2B新規正式落地,標志著我國跨境電商正式邁入B2B時代,對于跨境電商而言是一個新的里程碑,同時對于海外倉而言也是個重大利好消息。新規賦予了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的貨物專屬的業務監管代碼“9810”,日后海外倉貨物出口將會更加便利和優惠。此外商務部在2020年的多次發布會中都提出“加快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建設海外倉,加大對外貿服務平臺建設的支持”。相信在這些政策扶持下,海外倉的建設將會呈現快速增長。
1.海外倉建設存在盲目性
海外倉享有更低的物流成本、更快的發貨時效、更滿意的客戶體驗和更便捷的退換貨等明顯優勢,因此很多中小跨境電商企業也紛紛嘗試開展海外倉業務,但結果并不理想,很多企業因為經營不善損失慘重。海外倉的本質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建設和運營,并不是所有的跨境電商企業都適合開展海外倉業務。企業首先應判斷自己的產品是否適合海外倉來發貨,一般來說適合用“海外倉”的產品有三類:1.尺寸、重量大的產品;2.單價、毛利潤高的產品;3.貨物周轉率高的產品,通俗來說就是我們常說的暢銷品。當產品適合海外倉發貨之后還應選擇適合自己的建倉模式,切不可盲目跟風。
2.成本較高,資金壓力大
海外倉前期建設和后期運營成本較高,對于企業而言資金壓力大。前期成本方面,海外倉的前期建設包括倉庫的建設、技術設施設備的購買、物流信息系統的應用等,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并且短期內回報少,不利于企業資金周轉,容易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后期運營成本主要包括頭程成本、綜合倉儲成本和最終本地配送成本。我國海外倉主要分布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運作和管理成本以及人力資源成本都較高,即使有資金優勢的大型企業也面臨嚴重的資金壓力。
3.物流運作效率低
高效穩定的物流體系是海外倉高速發展的基石。從訂單、倉庫作業、頭程運輸、國際物流、費用結算、報表等各環節,均需要物流信息系統和庫存管理系統高效銜接[4]。而當前我國企業迫于資金壓力,一些海外倉物流技術與自動化設備跟不上,仍采用勞動密集型作業方式,陷入物流效率低、成本高的窘境。國外先進企業通過采用事件管理軟件,實現物流自動監視,發現問題自動解決,而我國企業當前還在采用ERP系統下單和人工核查,效率低且容易出錯。另外我國海外倉也經常面臨爆倉和滯銷等問題,這些都制約著海外倉的運行效率的提高。
4.本土化程度不夠
跨境電商業務中顧客的體驗滿意度至關重要,海外倉建設在目的國市場,面對的是目的國本土消費者,高度本土化是海外倉成功建設和運營的核心因素。
一方面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終端消費者購買力、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等存在差異,導致信息不對稱,不能準確把握消費者的線上購物習慣,無法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本土化線上購物體驗,客觀上給海外倉本土化經營帶來困難[5]。另一方面我國海外倉實現本土化用工存在不小的難度,因為相對于我國國內的薪資體系、勞動法規和工作觀念,在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倉本土化用工成本高效率低,很多海外倉不得不招聘一些華人進行工作,影響海外倉本土化經營效果。
此外海外倉建設中還面臨缺乏專業化運營人才和法律風險防范等問題,但海外倉是跨境電商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及企業應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這些困擾海外倉發展的難題,從而促進海外倉的健康持續發展。
海外倉不僅僅是個境外倉庫,它其實是完整的海外貿易體系,包括財務、稅收、單證、物流等,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條件和需求去選擇海外倉建設模式。目前海外倉主要有三種模式:電商企業自建模式、亞馬遜FBA倉、第三方海外倉服務商(也叫物流公司一站式配套服務模式)[6]。一般來說規模大業務量大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可以選擇自建海外倉,利用規模優勢獲得收益最大化,并且還可以延伸海外倉的展示、品牌打造功能,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而資金不充裕且業務量大的中小企業可以選擇亞馬遜FBA倉來實現專業化服務并降低風險;對于資金不足和業務量較小的中小企業可以選擇第三方海外倉節約成本提高收益。
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建設海外倉,但面對巨額的資金投入和日益激烈的跨境電商市場競爭壓力,海外倉建設如果僅僅依靠企業的一己之力,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會望而止步,應積極深化政企協作機制,推進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
首先,政府應該不斷完善海外倉建設中的市場準入、出入境監管、信息安全等法律政策,為海外倉建設提供有利的制度土壤;其次,各級政府應加大對海外倉的資金扶持力度,尤其是“一帶一路”新興市場上新建且有發展潛力的海外倉[5],這不僅可以提高企業在新興市場建設海外倉的積極性,還可以防止海外倉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優化我國海外倉布局;第三,政府應鼓勵金融機構給予企業建設海外倉更多的融資便利,比如簡化融資手續、適當放寬融資限制,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利率等政策支持海外倉建設;最后,政府可以與跨境電商企業、物流企業合作以PPP的模式建立公共海外倉,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7]。
海外倉作為跨境物流的新產物,本質上不僅是資本密集型企業,它還是技術密集型企業,海外倉的運營和管理離不開先進的技術。完備的信息管理系統是海外倉高效運作不可缺少的條件,它可以實現跨境電商企業和海外倉的協同運營管理,實時掌握庫存信息和物流進度,減少人力資本投入,提升服務質量。通過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消費習慣和支付方式等信息進行采集和整合,然后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科學指導跨境電商企業海外倉選址、備貨等決策,提高海外倉運作效率。
提升海外倉本土化水平,可以提高消費者購物體驗滿意度,增加顧客粘性。本土化運營主要體現在本土化營銷、本土化服務和本土化配送這三個方面。本土化營銷和服務方面要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注意本土化語言、本土化支付方式、本土化營銷方式的使用。本土化語言方面公司網站的建設、商品包裝和標簽以及線上的客服都需要使用目的國語言;本土化支付方面,通過對目標市場的線上支付方式做調研,爭取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完成端口對接實現方便快捷的本土化支付;本土營銷方式方面要深入了解目標國的風土人情、充分利用當地流行的社交軟件進行互動和促銷,比如Facebook、Instagram、Line等。本土化配送方面要聘用當地人員作為物流配送員,或者與當地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完成最后一公里的本土化配送。
此外專業化人才培養方面,企業一方面可以通過校企合作、訂單班、實習基地等方式保障海外倉的常規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適時引進跨境電商海外倉的高級國際化人才,完善海外倉人才結構。法律風險防范方面,企業應熟悉當地稅務、用工和退貨等方面的法律規定,在法律框架內運營,避免巨額罰款或遭強制關閉。
海外倉的優勢顯而易見,它不僅能夠解決當前跨境物流的瓶頸——消費體驗和物流時效,還能節省跨境物流成本。對于我國海外倉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可以從海外倉的選擇模式、深化政企協作、完善管理信息系統、提升本土化水平等方面進行努力。外貿新業態背景下海外倉的有序建設將促進跨境電商的持續發展,從而更好地發揮跨境電商對我國外貿的拉動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