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璽
(甘肅省酒泉市第一中學,甘肅酒泉 735000)
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做好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的有效銜接,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完善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銜接具有重要意義。
小學英語中的單詞和句子結構比較簡單,課本內容一般采用情景對話的方式,有大量的插圖和形象的人物,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小學英語教學僅是從簡單層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屬于語言的淺層次學習。由于小學生剛接觸英語學科,教師一般比較注重基礎英語知識的傳授。
相較于小學英語,初中英語的學習難度大大提升。學生需要通過積極的思考,才能提升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同時,初中英語課程內容增多,考試難度更大,課本容量也大為提升[1]。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消化吸收新的知識。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教師應找出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教學的差異,促進二者的銜接,從而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
盡管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的教材編寫存在一定的差異,但二者編寫的思路存在相似性,每個單元都有共同的主題,通過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豐富的英語知識,建立完善的英語知識體系。
小學英語教材和初中英語教材都非常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任務型教學活動的設計,強調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在對小學英語教材和初中英語教材的研讀中,教師發現,初中一年級英語教材內容并不難,甚至比小學六年級的內容更簡單。初中一年級前幾個單元都是從最簡單的字母開始講起,這樣做的目的是體現由易到難的過渡,以便更好地開展英語學習。因此,教師應注重小學英語教材和初中英語教材的有效銜接,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初中英語教師應反復研讀小學英語教材,了解小學英語教材的編寫方法和編寫規律,如此才能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的放矢,了解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了哪些英語知識,以便進行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2]。
小學英語教學相對簡單,學生學習的是比較基礎的知識,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學生是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習的。而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初步具備思維理解能力,應更注重對知識的理解與剖析。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加深學生對英語語法的理解,讓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加入一些情景對話,使學生的學習更具交際性及創造性,同時引導學生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整理、分析,為學生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對學生的要求不同,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模仿和記憶的方式,提升英語成績。這是因為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比較簡單,通常以情景對話為主,幾乎不涉及語法知識。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英語學習標準,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練習,并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
1.了解小學英語的教學特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各類活動、創設各類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小學生融入英語學習中。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對話練習,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任務非常重,因此,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為學生創設情境,而是將更多精力放在課本上,摒棄了原有的小學階段的教學方式。課堂上,教師講解得非常多,課堂活動不夠生動,而且書面作業非常多,導致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壓力很大。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學生開展知識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改變思維模式,提升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例如,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兩兩對話,通過情景對話練習,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促進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的有效銜接。
2.以人為本,采用分層教學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初中生來自不同的小學,不同小學的師資水平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小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使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在運用分層教學模式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測試,然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在備課階段,教師就可以結合分層教學理念,將問題和練習進行分層,并分發到不同的小組,讓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完成相應的英語學習任務,從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通過分層的方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會感到更加輕松,從而更好地適應初中英語學習。
3.注重音標和語法知識的學習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循序漸進地融入音標和語法知識的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小學階段,有些學生的英語基礎不是很扎實,甚至不能熟練地認讀音標,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音標教學,幫助他們正確地朗讀單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恰當引用例句幫助學生掌握語法知識,實現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的有效銜接。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教師一般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初中英語教學應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因此,英語教師在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還應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因為進入初中階段,英語知識非常繁雜,學生做好課堂筆記,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課堂內容。教師還應通過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通過單詞、詞組和句型的預習,學生可以很好地把握單詞的讀音和含義,在課堂學習中進一步鞏固知識[3]。在課文預習階段,教師應教授給學生掌握單詞含義的方法,通過錄音跟讀讓學生掌握文章大意。在復習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讓學生明確復習的方向,從而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
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實現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銜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為學生初中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