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燕
(廣西柳州市陽和工業新區古亭山中學 廣西 柳州 545006)
高效課堂的構建,應基于素質教育的指標要求進行教育反思,應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思考,應基于傳統教學的不足進行補充糾正。初中語文課堂效果的提升,需教師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需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互動,需師生和諧展開文章思辨,教師應意識到,高效課堂是教師這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的任務,但最終還是要靠學生們的共同努力實現。
工具可分為實體工具、虛擬工具,實物教學比較直觀,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虛擬教學空間比較廣,信息量比較大,趣味性更強,因此在教育創新中,提及工具教師首先考慮的就是多媒體工具。當前社會中,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教學中也是如此,信息技術的使用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改善了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推動了語文教學改革,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無形中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這都無疑有利于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讓學生體會到文章人物形象的特點,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閱讀體會,增強學生的情感意識和思維意識,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課文的中心思想。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合理構建語文高效課堂。信息技術教學的方式除了多媒體還有很多,例如微課也是一種教學效果比較理想的工具。微課的特點是短小精悍,針對性比較強。對于學習中一些難度較大的文章,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信息技術教學方式,都需要教師有足夠的信息素養和信息使用能力,這樣才能讓教學變得更豐富有趣,創建良好的教學條件,推動核心素養和高效課堂的語文教學。
教學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配合的過程,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要相融合,并且學生作為教學的主要對象,其學習情況能直接反映出課堂教學的效果。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教學方式就是課堂提問。這種方式可以打破師生之間的壁壘,將學生帶入到課堂中來,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授課效果。學生在這種課堂上學習,需要時刻注意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這樣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起來,讓他們能夠以飽滿的精神去面對學習中的問題,進而全面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提問過程中要關注問題的質量,最好能夠用“畫龍點睛”的提問方式。一個好的問題不僅能讓學生對相應的知識點理解得更加深刻,還能增強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備課階段就要重視提問問題的設計,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上才能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此外,教師在提問時需要注意問題的深度和多樣性。有深度的問題能夠讓學生針對教學重點進行深入思考,而豐富多樣的問題能夠使學生被提問時不感到厭煩。同時,教師不能在課上一直進行提問,要注意把握提問的頻率和節奏,這樣有張有弛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思考效率。
在教育中,老師可以注重觀察學生的行為狀態。初中學生有一定的自主性,因為他們處于青春期會很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教師可以根據這些特征對學生進行教育,反映出情感教育和知識的結合教育。例如,教師可以執行文本表演活動教學,允許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表演,而教師可以在這其中充當引導者的角色。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促進了師生關系并增強了課堂互動,使學生對初中語言更加感興趣。
例如,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時,學生可以選擇一個人來演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我”,老師則扮演旁白,其他人則可以在文本中選擇扮演其他角色。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中文本自由設計臺詞,最后每個人都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表演。表演期間,學生們會發現這很有趣,并加深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在準備表演時,學生對文章也有深刻的理解。表演后,老師在課堂上再次介紹該課文,學生組成的小劇場演繹使課堂教學更加輕松,并提高了整體教學效率。為了提高課程的有效性,有必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并獲得有效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態,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這樣,學生可以對課本的內容感興趣,通過簡單的教育學習知識,并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課堂上不應該只重視對知識的學習,還應該學習相應的品質,比如合作意識、關愛同學等。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小組教學,讓學生互幫互助,共同合作。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要明白自己擔負的責任。教師在充分理解新課標理念的基礎上,應竭盡所能優化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出一個高效、豐富、飽滿的初中語文課堂。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課堂學到足夠的語文知識,進而實現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