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度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石塘鎮新華書店希望小學 廣東 仁化 512324)
在我國的教育中,一直以來強調的就是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這就是我國德育的主要內涵。目前我國偏遠地區教育體系中教育理念較差,隨著我國加強教育理念要求的提出,應當在中小學中加強對愛國教育的傳統觀念。就我國小學語文德育方面宣傳教育工作做出更深刻的要求。
1.1 小學時孩子具有強烈的學習能力。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小學是孩子身心發展的最為重要時期,需要從幼兒初步玩學互補,以玩代學的教育進行到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嚴謹的時期。在小學的時候,孩子開始接受善惡,美丑,是非等觀念,而小學語文因為具有母語的優勢,在這一時期,教育孩子不單單是從課本上的文學作品讀寫的層面上,更是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將孩子從懵懂變為符合社會道德的新一代人才。
1.2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必要性。小學語文在小學這一時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更擁有很大的占比,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小學語文僅僅停留在課本上,字句或者詞句上,而在現代教育中這樣做顯然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社會的逐漸智能化,導致在孩童時代就從智能為伴,孩子從小在家庭接受德育的時間很少,無法通過在父母的教育下達到全面發展的要求,那么在學校進行必要的德育滲透對孩子具有非常大的教育意義。
1.3 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要求教師在培養學生時需要對語文教學內容和德育教育進行結合,使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獲得德育教育,進而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部分經濟不發達地區,進行德育教育的成功案例卻是不多,究其原因是教師未找到合適的方式方法。
2.1 在日常教育中找創新。傳統的語文教育已不適合現代教育,那么該如何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將孩子在課堂上得到的知識升華,這就是現代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比如在講到幫助別人時,除了讓孩子們互幫互助,扶老人過馬路,給老弱病殘孕的特殊人群讓座位,捐獻衣物、玩具給困難地區等等之外,讓同學們講一講曾經在生活或者學習上幫助過自己的人和事以及之后的感受。而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更要在這方面做出表率,尤其是教師的親身經歷,在講述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方法讓孩子在孩童時代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2.2 在文學作品中找升華。目前的小學課文中有許多的古詩詞,大部分教學都是先背誦,以一種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做法來讓孩子自己領悟。可是現代生活中,這樣的做法完全脫離了軌跡,各種節奏的加快,課程的加多,學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來進行對文學作品深層次的思考。絕大部分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思考僅僅停留在字句表面。學生可能張口就來,或者滾瓜爛熟,卻很少有學生對這些古詩詞有足夠的理解,對古人作出來的詩詞蘊含的思想感情缺乏認同感。現代教師就得在這些古詩詞找升華,讓學生在背誦之后對古人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有一個大致的把握。現代父母有很多就是專門為了孩子有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而背井離鄉,去另一個城市生活。
2.3 在情景教學中找目標。情景教學現在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占有必不可少的位置,教師在德育滲透的時候,若是不小心,便會成為生硬的填鴨式教學,怎樣讓教學活過來,情景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去了解,積極地去接受德育滲透,切實地接觸到情感的臨身,設身處地的理解。比如在開展《鑿壁偷光》這一篇文章的講解時,除了通過現代技術比如動畫或者PPT等軟件來進行現場模擬之外,讓學生在教室中活躍起來,認真的思考這一做法的好與壞,通過教師的逐漸的引導,讓學生明白古時學習的艱難與現在學習的簡易,更要讓學生明白是非對錯,珍惜時光,好好學習。讓德育滲透在每一篇文章,每一堂課中慢慢的進入到學生的思想。
德育滲透在小學語文中是極其普遍存在的現象,通過德育滲透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更加的有效率。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課程,最重要的是它思想性與理論性皆具的特性,傳統教育的應試性教學和填鴨式的教學已經不適合現代教育,死記硬背,只注重新詞釋義以及文章篇局的部署在小學教育中更是只占據很小的一部分,不理解詩詞的含義,不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樣教出來的學生不會對這門課程有多大的興趣。因此,只有在這一課程的教學中,將文章中的德育內涵剖析給學生,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以及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才是一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