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峰
(晉中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晉中 030600)
由于足球運動的特殊性質,足球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經常需要在場地內來回奔跑,且足球場地面積大,導致足球運動員的訓練強度極高,運動員需要有極高的體力、體能。不僅如此,在足球運動員的高強度訓練中,必然會產生一些無法避免的肢體接觸,嚴重時甚至會發生碰撞或受傷[1]。因此,在高強度訓練后,足球運動員很容易出現肌肉損傷的現象,尤其是剛開始接受高強度訓練的足球運動員,其出現肌肉損傷的概率更大。為加快足球運動員高強度訓練后肌肉損傷的恢復速率,使其能夠盡早投入到訓練中,針對其肌肉損傷恢復研究是具有實際意義的。以往的相關研究主要是通過設置相應的肌肉損傷恢復方案以及配合一定的按摩措施,幫助運動員盡快恢復[2]。但傳統針對其肌肉損傷恢復的研究存在片面性,主要表現為制定的肌肉損傷恢復方案未結合足球運動員高強度訓練的特點。由此可見,傳統針對此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之處,有待改進。基于此,該文針對足球運動員高強度訓練后肌肉損傷恢復展開優化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恢復方案,致力于從根本上促進高強度訓練后肌肉損傷的足球運動員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到初始狀態,進而使其能夠重新投入到訓練中。
在對足球運動員高強度訓練后肌肉損傷原因的分析中發現,出現肌肉損傷現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練在對足球運動員進行高強度訓練時,對于肌肉損傷沒有認真看待,并認為此種現象屬于正常現象,沒有在根本層面對肌肉損傷現象進行控制,也沒有給予足球運動員反映問題的足夠重視。
同時,在對教練進行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專業教練均為體育院校畢業,他們具備充足的足球運動專業知識,但對于人體生理學、運動醫學、運動心理學等方面的理解存在不足。因此,教練為運動員制定的高強度訓練計劃缺乏一定科學性,甚至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與主觀意識。在實際訓練中,教練員常要求運動員反復重復某一具體動作,導致訓練負荷過大,與實際需求脫節。此外,研究還發現足球運動員在參與高強度訓練前,相關準備工作的實施不夠完善。例如,沒有做好準備活動等,當機體未完全活躍時便參與到了高強度訓練中[3],此時運動員的器官尚未被完全調動,肌肉活性較差,無論是伸展能力或訓練中的爆發力均略顯不足,倘若在此時一味要求運動員執行某一高強度動作,難免會導致其機體受到損傷。并且,在對足球運動員進行高強度訓練時,倘若存在技術動作不標準或教練指導不到位的現象,也會使運動員的肌肉受到損 傷[4]。例如,在訓練支撐跳躍動作時,運動員若起步的動作過快或向前的沖力突然變大,會出現身體重心偏移問題,此時高強度訓練行為的發生便違反了機體協調性規律,一旦沒有注意到此方面的問題,便會導致足球運動員肌肉損傷。
除此之外,足球運動員休息時間不足、帶病參與高強度訓練、訓練場地不平整等,均會在不同程度上對運動員肌肉造成損傷。
除上述原因,一些生理學因素也會導致足球運動員在完成高強度訓練后,肌肉受到損傷。下述將從4個方面對生理學原因展開分析。
1.2.1 肌肉組織發生變化導致肌肉損傷
當足球運動員長期參與高強度訓練時,其肌肉的體積會變大,當肌肉的體積急劇發生變化,但肌肉周邊的筋膜彈性沒有增強時,肌肉組織將出現缺氧的現象[5]。當肌肉組織呈現缺氧狀態時,機體內部細胞環境發生變化,首先為細胞內產生乳酸,體液從細胞中滲出,導致肌肉形成炎癥。
1.2.2 肌肉極限收縮導致肌肉損傷
在高強度訓練的條件下,運動員機體運動變化速度過快。運動員下肢快速落地、上肢作為支撐這一動作屬于訓練中的常見動作,對這一動作從生理學角度分析,可以認為此動作形成的爆發力是由韌帶發力產生的[6]。但韌帶發力的同時也會伴隨著一定的反作用力,當反作用力過大時,運動員機體所承擔的負荷便越高,當機體所承擔的負荷超過自身可控范圍后,便會導致運動員肌肉出現損傷。
1.2.3 肌肉長期處于疲勞狀態導致肌肉損傷
足球運動員肌肉組織被撕裂通常情況下是由于某一運動行為超出負荷范圍或自身極限,與此同時,長期對足球運動員施加較小的負荷也會引起肌肉組織損傷[7]。身體中任何一個部位,當其反復重復某一個動作或行為后,部位對應的關節都將發生磨損,此時運動員機體將處于長期疲勞狀態,最終使運動員機體的綜合性能下降,從而導致肌肉適應能力與承受能力下降。
區別于機體其他組織的恢復,肌肉組織的再生能力及自我恢復能力相對較差。而要對足球運動員高強度訓練后肌肉損傷進行恢復,主要從下述兩個條件進行分析。其一,應評估肌肉組織損傷區域內的血液是否可再次循環;其二,應分析肌肉內膜是否完整、肌肉組織是否仍依附在肌肉核中、肌肉能否再次存活等。倘若足球運動員在參與高強度訓練后,對肌肉組織的損失較低,可通過對剩余健康肌肉組織進行細胞核持續分裂的方式,生成再生組織,從而實現肌肉的完全愈合。若肌肉組織內細胞完全發生斷裂,盡管有可能存在再次生長現象,但生長后的細胞能否再次連接也屬于損傷恢復中的難題。為此,在掌握肌肉損傷原因的基礎上,該文提出采用物理恢復療法的方式,對足球運動員高強度訓練后肌肉損傷進行恢復具體研究。
物理治療方法,也就是在醫學層面常說的理療方式,即通過多元化的物理治療手段,產生物理影響因子,對于運動員機體內損傷細胞起到刺激作用。而肌肉生理功能的維持和修復則是通過一系列刺激反應,對運動員機體進行調節[8]。此種方式屬于對病因及病理現象進行影響的方式,通過此種方式可以達到對肌肉損傷恢復的最終目的。在用物理療法治療的過程中,多種物理因子可以用來預防或治療肌肉損傷,產生的因子包括力學因子、電學因子、光學因子、聲學因子、磁場因子、熱性能因子等。在選擇物理因子的過程中,需要結合運動員肌肉損傷的程度以及不同運動員對于物理因子的接受程度進行治療[9]。常規情況下,選擇物理因子進行運動員骨關節恢復、肌肉痛感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采用此種方式對肌肉損傷進行治療,不僅可以對運動員機體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運動員的肌肉痛,避免其肌肉產生痙攣現象,對肌肉損傷恢復的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運動恢復療法。當足球運動員在參與高強度運動后肌肉組織受到損傷,此時對運動員進行適當的運動訓練,可以有效促進肌肉組織中蛋白物質的變化。當肌肉組織中蛋白物質發生改變后,肌肉力量也會發生改善,在此種條件下,血清睪酮在肌肉組織內的含量將呈顯著上升趨勢。此種狀態下肌肉纖維將再次呈現活躍狀態,此時肌肉組織活動能力被調動,因此,肌肉損傷被恢復。因此,采用適當的運動恢復療法,可以促進對足球運動員肌肉損傷的恢復[10]。并且,通過運動恢復療法恢復的損傷肌肉,其活性顯著增強,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肌肉損傷現象復發的可能性,通過此種方式,進一步增強足球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中的機體體能。在此過程中,應當注意不同運動恢復強度對于肌肉損傷所恢復的程度是不同的,倘若足球運動員肌肉組織存在急性拉傷現象,教練可適當采用強度較低的運動恢復療法對肌肉組織進行訓練。倘若在此時采用較高強度的恢復方式,極易造成其再次斷裂現象,對肌肉恢復便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負面影響。當足球運動員機體組織存在高強度拉傷時,教練可適當采用適中強度的恢復措施,即不斷對運動員機體進行訓練,要求機體在訓練中適應肌肉所發生的變化,提升肌肉組織的強度與肌肉拉伸極限,通過此種方式,使運動員的綜合指標達到受損前狀態。總之,在運動恢復療法中,不同的運動方案對于運動員所起到的恢復作用是不相同的,適當的拉伸運動對于肌肉的恢復可以起到促進作用。但要如何制定更加規范的運動恢復方案,還需要針對此方面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第二,磁療恢復療法。在此過程中,應全面考慮人類機體的生存環境本身便處于地球這個強大磁場所包圍的范圍內,因此磁場與人體之間是具備某種相互直接聯系的。而使用磁療恢復療法,也屬于足球運動員高強度訓練后肌肉損傷的關鍵方法。目前,使用磁療恢復方法進行應用的措施包括靜置磁療恢復法、復合磁療恢復法、經絡磁療恢復法和水療磁療恢復法等。此種方式,可以促進足球運動員機體內毛細血管的再生,以此提高受損皮膚的生長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對損傷肌肉鎮定止痛的效果。目前,此種方式已在臨床方面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當運動員受損的肌肉組織經過磁療治療后,其生物體將發生一系列的磁場變化,如局部的血液循環能力增強、淋巴循環能力得到改善、毛細血管的通透力顯著提升等。此時,運動員機體內血液的流速提升,血液中有炎癥的滲透物質被快速滲透,并被機體自動吸收。此種方式可解決肌肉損傷問題,達到肌肉恢復的最終目的。
除上述肌肉損傷恢復措施,該文還提出使用中西醫藥物結合的恢復方法,對足球運動員高強度訓練后肌肉損傷組織進行恢復。其中,中醫藥物恢復方法為內外兼用的方式,主要分為內服與外敷的兩種方式,此種方式對于肌肉組織恢復的療效較為顯著。常規情況下,中醫外敷外用藥包括中藥外敷、中藥外擦、中藥滲透、皮膚組織貼合膏藥、中藥熏蒸、中藥熏洗、中藥噴灑、直流導入中藥等;內服類的中藥包括中藥丸、中藥試劑、中藥酒、中藥湯劑等。目前,我國醫療行業針對此方面的研究再次提出了中藥膠囊。在中醫藥物恢復方面,曾有相關研究者對其進行了理論研究,通過此種方式對肌肉損傷組織進行恢復,可以對損傷的肌肉組織內部血液進行活化處理,并且,此種方式,可避免運動員出現外部創傷,具有保護內部血管的優勢,并控制肌肉組織內部炎癥持續滲出的風險。此外,使用中醫藥物進行肌肉組織恢復的過程中,可以為細胞再生創造有利條件,提升纖維組織成熟的速度,避免肌肉增生現象。
采用西醫藥物進行肌肉損傷恢復,大多數為注射美達拉松試劑,此種方式更加適用于肌肉的急性損傷問題。使用對癥的設計可以降低損傷炎癥組織液的滲透,改變出現病理位置處血液的微循環,并促進創口的愈合,提升受損肌肉組織的生長速度,此方面屬于西醫學研究內容。而常規情況下,使用中醫藥內服與外敷輔助西藥注射的方式,對于損傷肌肉組織的恢復效果更為良好。
該文通過開展足球運動員高強度訓練后肌肉損傷恢復研究,從生物視角、解剖視角和生理視角等多個方面對足球運動員的肌肉損傷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礎上,以高強度訓練的基本原理為重要依據,做好對足球運動員肌肉損傷的防治工作,從而進一步避免足球運動員在日常訓練或比賽的過程中發生意外,提高運動員的整體水平。在足球運動員實際訓練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科學性和系統性,并以技術監督和醫務監督作為重要支撐,以此不僅能夠讓運動員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肌肉損傷以及相應的影響,同時還能夠讓運動員在賽場上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