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如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實驗小學 福建 明溪 365400)
習作教學中常常看到學生苦于習作無內容可以寫,無從落筆,茫然于習作的選材,有著“山重水復疑無路”“剪不斷,理還亂”之感。學生的習作過程都是平鋪直敘,沒有細節描寫,內容缺乏具體性,過于空洞。如何讓學生的習作活起來,寫具體,做到內容豐富,那就得放大文章的細節描寫!細節描寫即文章的環境描寫、人物的動作描寫、人物的語言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人物的神態描寫……如何寫好細節,讓文章中的內容活起來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要想讓學生的習作“有活水”就必須讓學生在習作中有自己的素材。習作中無論是寫人的習作還是寫事的作文,都離不開人的活動,有活動就離不開人的活動!動作的描寫更能刻畫人物的精神和品質!
如在教學習作《高手在民間》時,學生剛開始寫玩魔方的高手的動作只寫了“裁判一聲令下,五個人的手指便飛快地轉動手中的魔方”。學生只能再現出玩者的手速之快,“快”的表現不夠明顯。經過修改后文章“裁判一聲令下,五個人的手指便飛快地轉動手中的魔方;那一根根靈活的手指充滿了魔力,彈指間,仿佛能扭轉乾坤;而一個個千變萬化的魔方,再魔方高手的巧手下,重整、排序、調轉,來去自如,讓人眼花繚亂。”學生通過修改,加入了動作的描寫,讓讀者有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感,把魔方高手的手速之快這一特點躍然紙上。
又如:《精彩的校運》中,我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做仰臥起坐的動作:“雙腳彎曲”“手指交叉”“緊緊地抱”“攏成”。學生通過仰臥起坐的動作指導,快速構思以下:“我胸有成竹地躺在軟軟的墊子上,準備好架勢:雙腳彎曲,手指交叉,緊緊地抱在后腦勺,膝蓋并攏成三角形。隨著裁判一聲哨響,我深呼一口氣,腰、手同時用力,再收腹坐起,兩個胳膊蜻蜓點水般分別接觸著膝蓋,然后順勢往后仰,就像云一樣輕飄飄地躺下,成功完成了一個仰臥起坐的動作。”學生把動作寫到位后,就讓讀者能把運動會中學生在仰臥起坐比賽的場景再現,真正做到“千樹萬樹梨花開”。
在習作中不論是寫人的文章,還是寫事的文章都離不開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心理活動的描寫是人物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中,在個體內心活動中折射出某種的情感如沮喪,難過,高興,擔心,害怕,驚喜……
例如在習作《焦急的等待》指導中側重學生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如用上“心神不寧”“忐忑不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學生經過指導剛開始寫成:“那時,我真著急,數著從教學樓出來的同學,就是沒有他的身影。怎么還不來呢?真想上去把他給抓下來。我站在原地自言自語道。”學生這樣寫過于簡單,雖然有寫到等待焦急的心情,于是我在行文中讓學生嘗試用上數字的遞增和矛盾的心情來寫出自己的等待時的焦躁。學生經過指導把作文改為“10分鐘,20分鐘、30分鐘都過去了,還沒有見到他的身影。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停地在原地走來走去,嘴里喃喃自語道:怎么還不來?”學生通過放大心理細節就能看到一個焦急等待同學的場景。
心理活動的描寫不僅能再現人物的心理,還能夠體味文中人物的情感。就如教學游戲習作,讓學生先說說自己游戲時的感受:“游戲剛要開始時,我提心吊膽,生怕輸,心跳加速,心里仿佛裝了一只小兔子蹦蹦直跳,有仿若像裝了個水桶——七上八下,坐立不安。”通過學生的心理活動描寫就能讓我們讀者讀到了一個為團體著想的孩子形象。
神態的描寫是人物面部表情的一個重要特征。放大神態的描寫,能讓讀者身臨其境,再現當時的情境中人物面部表情,為文章的人物的性格特點做下鋪墊!如我在指導學生《小書蟲》的習作中,讓學生抓住“小書迷的特點如課間大家都在聊天,在玩耍唯獨“她(他)”正站在書柜前津津有味地看著書。學生經過指導后寫出:“下課了同學們都如出籠的小鳥般飛出了班級,唯有她一下課就沖到了圖書角,像一匹饑餓的狼貪婪地讀著。瞧,她時而眉頭緊鎖,時而神情沮喪,時而嘴角微揚,時而眼眶泛紅。”通過一連串的神態描寫,惟妙惟肖地寫出了一個“小書蟲”的形象,為下文小書蟲看書入迷做好鋪墊。
我在指導《媽媽生氣了》的習作中,讓學生圍繞“生氣”來寫。學生在習作中寫道:“媽媽頓時變得火冒三丈,問我這是數學考試怎么只考了82分,這些題你應該錯嗎?我低下了頭恨不得地下有條裂縫,可以鉆進去。”學生抓住了“火冒三丈”寫出了考試考不好,媽媽看到試卷生氣的神態。
語言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常常有著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透過人物的語言描寫,刻畫出人物的品質!如指導學生寫《久別重逢》一文中讓學生抓住相逢是互相的對話。學生在習作中寫道:今天我走在路上,突然看見了一雙熟悉的眼神……那雙明亮狡黠的大眼睛是那么的熟悉,又是在一閃間消失,我撓了撓頭,靈光一閃。忽然,我想到了他是誰,就大喊了一聲:“張宇辰”。他嚇了一跳,轉過身看了看我,驚訝地說:“你……你……怎么在這兒?”“我還想問你呢!”我高興地回答道。這一組對話寫出了許久不見的同學忽然相逢時的驚喜畫面。精彩的語言描寫就能在字里行間讓讀者品味百態人生。
總之,習作教學中要讓習作活起來做到“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就必須放大文中細節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