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麗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徐霞客校區),江蘇 江陰 214433)
如今,世界的發展進入信息化發展時代,伴隨著時代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升級和普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發展已經十分成熟,中等職業學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實踐操作技能是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學生要想掌握必要的實踐技能,就要求教師采用一些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使課堂生動起來。
伴隨著我國各方面的改革和發展,在會計準則的更新之后,對會計手段和會計素養方面的要求變得更高,同時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使得在中職階段的會計教學工作當中,需要利用新時代背景下誕生的科技手段。傳統教學工作中的基礎會計教育方式主要是通過簡單的板書和講解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傳輸,向學生傳授從如何填制原始憑證開始到最后編制會計報表的方法和全過程,既枯燥又不易理解。對學生而言,幾年的專業課學習,學到的只是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而現代教育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教學手段之上的,我們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來傳授知識和技能,這將成為21 世紀會計教學手段的新模式[1]。
傳統的基礎會計教學內容基本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實踐經驗,這種教學方式下培育的學生往往在學習過程中缺少主動性,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有效地提升。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如今對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改良的同時,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多的批評,并且教師也一直在思考著如何進行改良,專家認為會計課教學應由單一方式向多元方式轉化,由單向交流向雙向交流轉化,由灌輸式向啟發式轉化,由重視記憶訓練轉變為重視原理應用。如課堂講授要以引導為主,充分調動和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加強案例分析、現場模擬、課堂交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要廣泛采用演示教學方式。有條件的教師應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室,或自制基礎會計教學課件向學生進行講解;沒有條件的可以在教研室廣泛開展交流,同行之間互相探討教學方式,對教學內容展開討論和講解。但是筆者認為,對于中職學生來講,前者的教學效果會更好。所以,教學方法改革的需要,使多媒體課件能夠更加廣泛地應用到基礎會計教學之中[2]。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當中通過整合聲音、圖像的形式,讓學生和教師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會計教學內容,對于課堂教學中包含的信息量變得更多更大,并且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穿插更多的生活內容,讓課堂的教學內容能夠不斷地擴大容量。對于學生來說,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使課堂內容變得更加有趣、生動且直觀,能夠更加愿意進行知識的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知識[3]。
在中職的基礎會計教學工作當中,一直以來都存在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即會計知識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抽象的知識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接受,而中職階段學習的基礎會計知識內容是繼續學習后期會計知識必須具備的重要內容,如果掌握不足容易造成在未來的就業當中,造成基礎知識不足,帶來嚴重不良后果,造成工作上出現紕漏,影響學生就業。為了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吸收和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使內容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能夠快速地吸收記憶。以我國的中職教學當中基礎會計知識中的填制憑證的內容為例,傳統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很不直觀,想象不出來,而多媒體課件的加入,能夠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整個操作過程中,讓學生既學到了理論知識又掌握了實際技能。又如,教學中作為難點的“財務報表的編制”,教師必須一點兒一點兒地給學生慢慢講解,但是效果還是不理想,許多學生不理解。假如做成課件,在課件中利用計算機中的Excel 做成表格,利用數據之間的轉換來給學生演示具體的報表操作和數據計算,就能夠得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4]。
中職的基礎會計教學工作會涉及新材料的呈現,這時以計算機技術為載體的多媒體課件能夠創設出模擬真實環境的會計場景,包括購買材料、銷售產品、在銀行進行借還款、產品的生產加工、投資等工作,通過將真實場景的畫面和聲音進行整合,能夠有效地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這些場景包含的內容,通過模擬出的正式場景,讓學生為未來接觸相關業務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深化對具體內容的記憶,能夠牢牢地刻印在學生心中。比如在講“會計核算形式”時,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圖表結合起來,可以設計成動畫畫面,把“各種會計核算形式”以圖的方式顯示出來,形成對比,加深學生對各種會計核算形式主要區別在于登記總賬的依據和方法不同的理解。再如,在學習“供應過程”和“銷售過程”的核算時,利用自制會計課件的演示,隨著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的聲音,購料和銷售的情景就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印象深刻[5]。
中職校的課程教學時間是標準的45 分鐘,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不只是中職校的基礎會計教學課程在犯難,也是所有中學思考的問題,并且,在45 分鐘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效率會隨著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而不斷地下降,傳統的教師用單獨講解的方式,由于其知識灌輸的低效性,需要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口頭講述,根本無法讓單節課程包含更多的內容,無法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雖然基礎會計的教學內容大多為理論知識,但是會計行業的工作要求便是需要理論結合實踐,在具備基礎理論知識的情況下,還需要在實踐中積攢經驗,并且需要進行主動的經驗總結和探索才能夠成為優秀的會計人才,傳統教學方式缺少有效的實踐,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總結經驗的時間從而導致整個課堂的低效率。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工作的主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在課堂當中,節奏將會變得更快,使整個課堂出于動態環境,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對知識的承載量大大增加。例如,在教學時,有教師把重點、難點、練習題、板書要點等都設計編制成課件,存入計算機網絡中,利用其超文本功能,任意調用,反復重現。既大大節省了講解和板書時間,避免了教師對重、難點煩瑣的講解,同時也為新材料的操作鞏固騰出了時間。教師可以精講多練、加快課堂節奏,環環相扣,加大課堂訓練密度,提高訓練的效率,這種方式更能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的能力[6]。
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場景不僅能夠應用于課堂環境當中,結合現如今的互聯網背景,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將原本的紙質實體作業,通過制成多媒體課件的形式,上傳到相關的網絡平臺當中,讓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平臺,接收到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對自身的學習狀況進行檢查,讓教師也能知道學生在知識應用上的不足之處。通過這種對雙方都具有很強針對性作用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能力進步的同時,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而教師也能夠發現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了解學生普遍在什么地方存在著知識漏洞,方便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將課后練習以多媒體形式呈現的案例的普遍做法是多媒體課件能有效地組織大量的多種形式練習,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如練習中安排5 個會計分錄練習,這些練習都被設計成了游戲,計算機對學生的答題做出評判,隨時顯示反饋信息,知識性與趣味性都很強。在編制憑證、登記賬簿時,教師通過監控臺瀏覽,再利用網絡廣播功能,切換轉播一個學生典型錯誤的整個屏幕,并把它發送到其他學生的視屏上,讓全班學生進行校對、評價或補充,或教師示范批改,或師生評議后該生自己改,使學生在改錯過程中再一次復習。這樣,以點帶面,促進學生間的交流,互相促進,及時反饋,集體受益,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講解,極大地增加了課堂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7]。
要做好多媒體課件的應用,首先需要教師對計算機技術有所了解,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進行課件的制作,其次,教師需要能夠將課程內容整合成為多媒體文件的能力,這需要教師進行仔細的鉆研,另外,學校應該升級班級內的多媒體課件播放設備,讓學生能夠接受到優質的多媒體課件內容[8]。
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技術進步帶來的多媒體教學是教育行業的重要助力,多媒體課件的引入,對于我國中職校基礎會計教學能夠起到莫大的幫助作用,教師應該加大力度不斷拓展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范圍和應用方式,提高中職校基礎會計教學的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