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春雨
(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沈陽 110159)
青少年體質狀況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缺乏運動熱情。研究結果表明,2017年我國青少年群體肥胖率為7.1%,超重率為12.2%,地域差異也較明顯,較高地區達27.9%。《2015年中國青少年健康體重調查報告》顯示,體重正常人數比例不足50%。人們熟知肥胖的危害性,不僅易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如脂肪肝、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還會對大腦健康造成損害,影響兒童青少年認知功能的發展[1]。在2020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中指出,兒童青少年近視總體發生率為53.6%,大學生超過90%,然而其中80%的眼病可防可控。運動不足已是導致青少年體質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2],喚醒青少年的運動熱情刻不容緩。因此,研究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對我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熱情的影響,了解青少年體育健身熱情投入,為激發我國青少年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培養健身意識、提高青少年體質提供了理論依據,而且對我國學校體育改革和全民健身計劃的成功實施,以及大眾體育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這也對我國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有著深遠的意義。
運動熱情可以從微觀和宏觀角度來對其定義進行詮釋。從微觀的角度來看,運動熱情是人們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對運動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體育各種內外關系等方面表現出的一種肯定的、強烈的、穩固而又深厚的情感反應和情緒狀態。實踐證明,運動熱情影響著個體的運動行為;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運動熱情是確立學校體育思想、教學模式的依據,是實現家庭體育教育的基礎,是制約社會體育存在和發展的主要因素。
關于舉辦奧運會對青少年體育參與熱情的影響國內外尚未有系統的研究與統計,但舉辦重大國際賽事對青少年體育參與熱情同樣有著重大影響。總體而言,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青少年參與率較高,發展中國家的青少年參與率相對低一些。以下是各國的具體情況。
英國有3類課外體育活動:運動部、兒童會和社區體育俱樂部。很多學生幾種課外體育活動社團都參加。其中,在運動部的小學生中,有15%的學生每周活動1d,6%的學生每周活動2d;在中學生中,12%的學生每周活動1d,8%的學生每周活動2d,6%的學生每周活動3d,3%的學生每周活動4d,5%的學生每周活動5d,即每天都活動,另外還有9%的人不定期參加活動。兒童活動的時間一般較短,也不夠系統,但參加者較多。在社區體育俱樂部的活動中,每周參加活動1h以下的人占19%,1~5h的占40%,5~10h的占21%,10h以上的占20%。由此可見,運動部的活動比社區體育俱樂部要少得多[3]。
美國在青少年運動參與率方面的目標之一是,將6歲以上不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減至15%以下;目標之二是至少有75%的16~17歲的青少年每周參加3次以上、每次20min以上的可促進心肺健康的高強度體育活動。
日本65%的初中生和63.3%的高中生除體育課外,每周參加1次以上的體育活動。43.5%的初中生和48.9%的高中生每周參加3次以上的體育活動[4]。
奧運賽場寄托著各國民族情感。1964年,日本成功舉辦了東京奧運會,獲得了16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三,創造了當時日本乃至亞洲各國在奧運史上的最好成績。這使日本人民恢復了民族自信心,在精神上暫時擺脫了二戰的陰影,振奮了民族精神。東京奧運會后,日本掀起了體育熱潮,體育人口顯著增加,體育健身俱樂部更加充實和完善,社會環境衛生不斷改善。
1988年,漢城奧運會成了韓國增強民族凝聚力的誓師大會。有調查表明:87%的被調查者認為,“這是一次讓國人感到自豪的奧運會”。漢城奧運會后,“小老虎行動計劃”的成功實施,韓國人體育熱情之高漲更是不言而喻[5]。
從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我國首次實現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國體育代表團躍居金牌榜第一位,一次次升國旗奏國歌,士氣為之振奮,民心為之激越。全國人民的體育熱情也逐年提高,體育人口顯著增加。2022北京冬奧會即將到來,冰雪運動參與度逐年提高,“冰雪熱”逐漸形成,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持續提高,這股“熱流”還必將隨著我國國民收入的增加及健康意識的增強而持續下去。
奧運精神作為一種教育形式能有效地喚醒和激發青少年強身健體的熱情,以及培養健身習慣和行為。把握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契機,喚醒和激發青少年的健身熱情,同時要不斷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效地推廣冰雪運動,大力宣傳青少年健身理念。因此,應充分利用這一時機開展相關的奧林匹克教育活動。
運動健身欲行之有效,首先要了解或掌握科學運動的原則、內容、方法,更要懂得科學制訂運動訓練計劃的方法和體育鍛煉的自我醫務監督等內容。否則,鍛煉者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久之則喪失信心。
歷史的發展證明,先進的思想理念總會在落后的思想理念斗爭中發展起來。但是,往往落后的思想理念是根深蒂固的。中國古代農耕文化中產生的健身意識,有精華,亦有糟粕;佛教、道教對健身思想也產生過較大影響,讓人們從思想上忽視終身體育的重要性,這與現代健康思想格格不入。這種落后思想觀念至今仍有土壤,這可以從滋補品市場的消費行為中得到證明。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健身文化之瑰寶,內涵豐富,流派眾多。但在武俠片等渲染中給武術蒙上了一層神秘玄虛的塵埃。比如,把“輕功水上漂”“隔墻打人”“踏雪無痕”“刀槍不入”等一些偽科學和人類根本無法做到的事強加其中,使得有些人誤入歧途。有的練習者在三九嚴寒的清晨在冰冷的地上打坐,并不做動作,而且口中似乎在默念什么,如此的鍛煉方法根本沒有科學依據,更沒有健身價值,只是在愚昧無知下尋找一點心理安慰。
奧林匹克運動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在衛生許可的環境下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掌握好適宜的運動量和強度,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管練習哪一項內容,都會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其根源在于學校體育受競技運動的影響,學校開設的體育課都是以運動為中心的,很少有體能訓練內容。無論是教大學還是教中學的體育教師,在學生時期所學的運動及就職后所教的運動中,對體能訓練都很少涉及,加之學校體育在長期的金牌論英雄的思想指導下,忽視了體能訓練的培養,忽視了健身意識和習慣的形成[6]。因此,要在繼承體育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樹立健康意識,制定科學的運動方法,促進教學改革,樹立“健康第一”思想,為到2035年實現體育強國而努力奮斗。
提高青少年強身健體的熱情是歷史賦予每一個體育工作者的使命。要把握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契機,大力推廣冰雪運動,提高青少年的健身熱情,吸引廣大青少年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擴大健身娛樂場所,開放體育運動場所,增加體育運動娛樂項目,提高健身理念。
經常參加冰雪運動非常益于身體健康的發展,能夠提高人體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協調和平衡能力等身體素質,能夠提高人體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和提升各關節靈活性。
冰雪運動屬于在低溫狀態下的運動,不但能夠提高練習者的御寒能力,而且對人體的熱量消耗較高,尤其是對于缺乏下肢鍛煉的久坐辦公室人員和對塑型有需求的人群來說,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優化體育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實施體教融合。同時,要不斷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青少年為國為民意識、大力推廣奧運精神、大力宣傳青少年健身理念等。為實現到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的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