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健,劉麗娜
(1.長春市第一外國語中學,吉林 長春 130117;2.東北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智能移動設備逐漸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本質上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在“互聯網+教育”戰略計劃的推動下,教學資源的載體形式與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傳統的紙質材料到文本、圖片、圖表、音頻和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教學者的理念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從傳統的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
我國使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的遠程教育已經邁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1]。但是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實踐中,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如教師與學生分離、交流和溝通的方式有限、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監督與控制、無法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和需求等。在網絡環境下,構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并將其應用在教學資源的開發、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學過程的監督與管理、教學效果的評價等方面,實時有效地反饋,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在網絡環境下,學習者通常需要借助網絡平臺、資源共享、情景模擬、數據處理、實時通信等信息技術手段獲取所需要的資源;并且可以與其他學習者創建聯系,進行互動合作;還可以展示和分享學習心得、體會與成果,提升信心,調動學習積極性。
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習空間相比,智能化教學模式的學習空間包含在線討論、資源共享、情景模擬、互動學習、數據處理等網絡環境下的多種類型的模式。為學習者提供的服務更全面、更加重視學習的適應性、教與學的協作性更強。因為智能化教學模式的各組成部分比傳統空間更加復雜,所以在網絡環境下產生的數據數量、數據結構和數據類型也更加豐富。由于操作類型增加了,因此學習者在學習知識后,可以為掌握與強化知識概念和知識體系提供保障。
在智能化教學模型中,教師、學習者和教學管理人員是教學過程的主要成員,下面從這3個方面進行分析,看他們如何為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發展提供更好的幫助。
第一,教師可以借助智能小助手,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學習者的一些基本情況,并且可以通過一些自動算法分析學習者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認知程度、學習特點,為每個學習者建立個人庫,這樣有利于今后進行個性化教學的實施[2]。第二,提供的智能教學系統,可以代替教師的一部分工作,減輕教師工作量,利于實現與學習者的互動交流等活動??梢酝ㄟ^語音識別學習者對問題的反饋情況,更好地實現人機交互。第三,教師在構建學習環境時,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語音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手勢識別等技術創建專用的學習環境,提高平臺的識別能力,有效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第四,教師應該采用新的評價方式與評價標準,如采用模型及各種影響因素的權重值相累加,更多地考慮客觀因素,忽略主觀因素,有利于更加客觀地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給予公平、公正的評價。
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方式有多種形式,如視頻課件學習,在線直播課程學習。大多數學習者選擇在線直播課程學習。在智能化技術下,在線直播課程學習平臺可以為學習者建立檔案,根據學習者的特點,為其推薦適合的教師,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學習者仿佛身臨其境,就像在課堂里面對教師一樣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習者的學習驅動力,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實時進行個性的評價,并即時獲得反饋。
如何來重量課程的教學質量,傳統的方式經常是通過人工測評方式來完成。這種方式存在片面、主觀、成本高等缺點。而采用智能化評價體系使得評價方式更加客觀、評價指標可以量化、降低成本,形成智能化管理與評價體系。通過對教與學過程的分析與數據采集、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預測出學習者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和管理者,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進[3]。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情況分析出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從而節約教學成本。教學質量的量化程度高,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智能化教學在過程中,通過對學習者進行人臉識別建立個人庫。教師在第一次課進行簽到,對人臉進行記憶存檔。那么,在今后課程學習過程中就可以對每個學習者自動識別,這樣可以精準獲取每個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及行為動作。
語音識別技術可以對學習者的發音水平進行測評,對學習者的學習綜合成績進行打分[4]。這種方式對于語言類課程的學習者有極大的幫助,有利于客觀地評價學習者的語言水平。
通過識別學習者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如打手勢,低頭記筆記,認真聽課等,判斷他們的學習狀態,學習積極性,并通過算法分析學習者的有效學習程度,進行記錄與打分,有利于對學習者學習效果做出客觀正確的評價。
教師在直播授課過程中,首先,可以對學習者進行檢測,如查看學習者是否在指定區域內,有利于教師對學習者進行正確的指導;其次,可以對講授內容進行檢測,識別該課程的關鍵詞,是否是利于學習者接受的正確的思想或正確的言論等;再次,檢測學習者與教師之間,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交流是否有敏感詞語等問題,對學習環境進行監督與管理;最后,可以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析,檢測教師與學習者的活躍度,有利于有效地構建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方式。
在網絡環境下,可以將各種高品質的教學資源,根據各節的教學內容所編寫的知識點錄制為小微課,在教學過程中,自動播放,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根據不同的情境播放不同的小視頻。可以向學習者智能地推送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喜歡的教師、及時地溝通與反饋。
學習評價體系在評價教師教的質量與學習者學習的效果方面顯得尤其重要。該體系可以通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講授的內容、提問或改錯等情境,來衡量教學的質量;通過對學習者學習姿態、行為動作進行分級別打分,進行量化智能分析,形成學習進度與學習質量報告,預測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發展變化趨勢,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在網絡環境下,構建智能化學習模式,首先,可以建立教與學的有效過程,學習者通過移動網絡隨時隨地學習并參與課堂討論;其次,教師按授課內容選取的素材,根據學習者的特點進行個性化推薦,如根據知識點自動組卷,根據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錄制教學短視頻等;再次,教師可以根據當前課程與相關課程進行鏈接,進行擴展與整合訓練,加強學科系統知識的鞏固與利用。智能化的網絡平臺增加了課程資源,實現多學科,多層面,課內、外資源的相互融合;教師與學習者都可以參與根據知識點生產知識,積累教學經驗。有利于培養學習者的網絡素養,建立學習情境、對話、合作與共享;提供資源檢索、數據處理、模擬實驗、成果展示、即時互動、在線交流等活動。構建體驗型和研究型學習模式,教師采用項目驅動、實例、角色體驗和翻轉等教學方法;重視知識的掌握與鞏固方面的思考。對于教學效果的評價研究,提供學習者的學習進程進度表,通過行為進程的分析,并對每階段進行匯總,得出學習者的心態變化及趨勢,給出正確客觀的評價;因學習者而異,提供多種題型供選擇,推進教與學不斷改進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