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婷婷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東興路校區(qū) 安徽 滁州 233200)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教育模式和教學理念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變,中國的教育體制也在不斷地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更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開放式教學的方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互動交流,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相關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并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大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讓其綜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當然在進行課堂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當中,老師也要注重一定的技巧,讓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交流當中,從而獲得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進而有助于提高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水平。
1.1 在課堂互動過程當中忽略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注重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且要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但是目前有部分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只注重其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忽略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且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的時候,只是采用提問的互動方式,不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互動方式太過單一,而且在課堂上也沒有積極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提問,大大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久而久之,學生會對這種互動方式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上這種單向的互動方式屬于一種傳統(tǒng)的互動方式,老師在課堂上并沒有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地互動,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讓課堂互動的效果大打折扣。
1.2 在課堂互動過程當中缺乏一定的情感互動。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部分語文課堂上所進行的互動,只局限于語文知識內(nèi)容的互動交流,教師在互動的過程當中更注重于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老師與學生情感上的交流和溝通,從而導致整個互動過程變得枯燥無味,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并沒有起到拉近師生之間感情的目的,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2.1 聆聽學生心聲。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比較基礎的工作是要對每一位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學習情況充分掌握,這樣一來才可以在互動當中找出問題的關鍵點,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在互動交流當中更好的指引學生。此外,教師要學習如何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傾聽者,并非是簡單的信息交換。教師要非常耐心且認真地聆聽學生的心聲,充分關注學生的需求變化以及個人情感的變化,充分掌握學生內(nèi)心的實際想法,真正做好換位思考,在聽取學生所表達的信息后,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2.2 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一定要對身邊的教學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從而加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多媒體作為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老師在課堂教學當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互動學習環(huán)境。當然學生也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在網(wǎng)上查閱與學習內(nèi)容相關的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跟老師和學生進行一定的分享交流,針對不足的地方老師可以給予一定的補充和指導,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且還可以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大大增強班級凝聚力。
比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一些相關的預習任務,讓學生上網(wǎng)查找有關于圓明園在毀滅之前和毀滅之后的相關資料。在進行課堂內(nèi)容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所查找的相關資料進行分享和交流。然后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有關于圓明園的相關視頻和圖片,并且給學生設置相關的問題“你們有誰去過圓明園嗎?現(xiàn)在的圓明園與毀滅之前的圓明園相比有什么不同之處呢?”由此,老師可以將課堂內(nèi)容進行有效地導入,并且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互動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愿望,促進課堂教學順利有效開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學校一定要重視課堂教學當中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對目前師生互動當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一定的優(yōu)化和改善,改變老師的教學理念,對互動方式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采用科學合理的互動方法提高學生互動的積極性,拉進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建立融洽的班級氛圍,增強班級凝聚力,讓學生進行輕松愉快的學習,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順利有效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