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添良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第二實驗小學 福建 寧化 3654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教師必須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高質量的“和大人一起閱讀”板塊教學,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1 教師缺乏對學生閱讀學習的指導。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學生閱讀學習的指導者,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閱讀學習的指導。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錯誤地認為和“大人一起閱讀”板塊,只需要將課堂交還給家長和孩子即可,忽略了教師在板塊中的教學指導工作。低年級學生剛開始接觸系統性的閱讀學習,字詞積累和閱讀技巧有限,缺乏教師的指導,這就導致學生閱讀學習能力不足,無法適應“和大人一起閱讀”的教學活動。
1.2 家長缺乏參與閱讀活動的時間。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家長通常工作繁忙,雖然重視教育,但是缺乏陪孩子一起學習的時間。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精力有限,一方面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另一方面要參與各學科的家庭教育工作,給家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此外,還有部分家庭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孩子由老人照看,老人本身缺乏文化教育能力,無法配合教師完成“和大人一起閱讀”活動。
1.3 學生在閱讀活動中主動性不足。學生是閱讀學習的主體,但是在開展和大人一起閱讀教育活動時,許多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主動性明顯不夠。學校有老師的監督,學生能夠配合教師完成閱讀活動,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監督效果遠不如學校,許多學生出現馬虎應付的情況,為了爭取娛樂的時間,草草完成“和大人一起閱讀”的任務。
2.1 和教師一起閱讀,重視課堂中對學生的指導。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和大人一起閱讀”板塊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自身的教育作用,在課堂上對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培養和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教師需要在咬字和斷句方面對學生做出指導,結合低年級學生認知特點,幫助學生強化表達能力。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搖搖船》的閱讀活動為例,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樹立童謠中由韻母“ao”構成的字,并觀察學生在閱讀中的表現,做出專門的指導。
2.2 和家長一起閱讀,在課外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在實施“和大人一起閱讀”板塊的教學時,教師必須與家長積極溝通,引導學生和家長一起閱讀,幫助學生在課外時間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要求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通過家長會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導“和孩子一起閱讀”的重要性,盡可能地爭取家長的配合,并通過簡短的培訓,幫助家長掌握指導孩子閱讀的技巧。在家長的監督和配合下,學生能夠自覺地參與“和大人一起閱讀”活動,在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中培養閱讀習慣,形成終身閱讀理念。
2.3 拓展“和大人一起閱讀”的學習材料。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閱讀教學,主要以課本知識為基礎,為了進一步提高“和大人一起閱讀”板塊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推薦相關學習材料,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選擇既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又能夠滿足大人閱讀需求的材料。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字詞積累有限,無法完成純文本類型的閱讀,因此,教師必須采用繪本閱讀的方式激發學生閱讀學習興趣。教師必須對兒童讀物有深刻的認知,根據不同主題推薦閱讀材料,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的輔助作用,為家長推薦電子讀物,一方面節約閱讀成本,同時也方便家長參與閱讀。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和大人一起閱讀”板塊的教學工作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幫助學生豐富文學知識積累的重要方式,傳統的活動開展形式過于死板,教師對閱讀指導不夠重視,加上家長缺乏參與閱讀活動的時間,導致整體效果無法滿足預期要求。作為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開發“和大人一起閱讀”板塊的教學資源,在課堂上對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專項指導,在課外時間鼓勵家長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家長良好的閱讀指導技巧,根據家長和學生的需求推薦相關的學習材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和大人一起閱讀”板塊的教學質量,在推動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同時突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