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力昆·賽依都 新疆農業大學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的不斷發展,課外體育活動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補充內容也隨之不斷發展,呈現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意義重大等特點。針對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這一現象的發展,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和管理,能夠在多方面全方位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并在校園中形成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良好鍛煉氛圍。
堅持體育鍛煉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培養。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是新時代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鍥而不舍的精神能夠在大學生活中為大學生追求自己的奮斗目標提供動力。作為整個當今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大學生必須主動培養自身鍥而不舍的優良品質,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對于大學生養成鍥而不舍的優良品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在大學校園里,大學生如果只對基礎的文化知識和基本專業技能進行學習,缺乏對學生培養鍥而不舍精神的意識,那么,我們的國家就會喪失了向前發展的動力,社會的發展也就難以為繼。
大學生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有利于人際關系交往,而人際關系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信息的傳遞。大學生在參加通過課外體育活動時不可避免的會進行人際交流,接觸更多的知識信息,通過對這些新接觸到知識信息加以整理、歸納和分析,并對加工后的信息進行吸收,可以使大學生形成新的知識理論與體系。因此,課外體育活動能夠間接地拓寬大學生的知識范圍。
古往今來實踐都是促進知識融會貫通的不變真理。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大學生可以把在體育活動中獲取到的知識運用到其他科目的學習或是實際生活中去,并將獲取這些知識的能力用到其他方面,使大學生更容易的掌握知識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對形成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和諧的大學校園文化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而和諧的大學校園氛圍又反作用于學生的學習,實現學生群體的全面發展。
1.學院規定的早操和鍛煉計劃
一個健康的體魄是大學生進行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本錢。沒有良好的身體作為基礎,就無從談及未來。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只有在大學這一群體之中廣泛形成并得到認同,才能使大學生更好的得到鍛煉和發展。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完善和推進,高等學府對于加強學生體育工作管理的意識也在不斷進行提高。目前高等學府通過各種手段的實施來推動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例如,實行早操制度,進行學生鍛煉周計劃安排等。在學校及各級學院的安排下,學生的鍛煉時長或完成的鍛煉強度與學分掛鉤,除去一些本身先天患有身體疾病無法進行體育鍛煉或有傷病及其他特殊情況需要請假的學生外,其余學生必須按時參加。
一些學院會組織的早操活動,早操大約進行20~30分鐘左右,學生可選擇進行晨跑或踢毽子、跳繩等各類體育活動,還有一些學院會規定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周計劃,例如利用keep、微信等APP進行打卡活動,規定學生在一周內進行規定數量和質量的體育鍛煉并進行打卡上傳,以此來監督和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在早操和鍛煉計劃的實施下,學生能夠養成按時進行體育活動的健康習慣,增強體質,促進發育。
2.校園運動會
校園運動會作為學校慣用的舉行課外體育活動的手段,貫穿于小學、中學及大學的各個學段,發揮了運動會對促進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重大作用,尤其在大學校園中影響甚大。校園運動會的開展發掘了大學生的運動潛能,相比中小學來說,多樣的運動項目為大學生展示自己的運動才能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與此同時,通過運動會的準備,磨練了參賽學生的意志,身體機能得到鍛煉。在比賽中也會使大學班級的榮譽感得以加深。
3.社團組織的體育活動
在大學生活期間,同學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加入一些符合自己心意的社團組織,而在這些組織中避免不了會存在以體育活動為主而形成的社團,例如排球社、輪滑社、網球社、籃球隊等。在社團的組織和學生興趣的驅動下,各式各樣的體育比賽競相開展,構成了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中精彩的部分。
1.態度
在對于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態度調查上,超過六成的大學生認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是有益于自身發展的并且表示自己非常樂意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大約有25%的同學認為是否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對于他們而言是無所謂的,他們表示如果學校要求的話,自己會按照規定完成,若是沒有硬性規定也不會主動進行鍛煉。此外,將近15%的學生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持反對態度,他們表示自己不愿意將時間花費在課外體育活動中。一方面原因是自己不喜歡體育活動,另一方面原因是想將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這些時間用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或學習中。
2.目的
從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目的上來看,首先,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免疫力,塑造好看健碩的體型是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最重要和最想達成的目的;其次,進行娛樂、調節情緒也是大學生在空余時間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原因,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在運動時會促進體內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的分泌,使人產生快樂和興奮的情緒,因此通過運動可以有效的幫助大學生進行情緒調節;也有一些同學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是想通過這些活動交到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范圍;還有一些同學是為了形成更好的運動技能,促進自己的多方面發展。總之,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目的是五花八門的。
大量研究證明,籃球、足球等競技類球類運動項目相對來說在男生之中更受歡迎,參與率達45.2%,而女生的參與率則較相對較低為6.2%。各種緣由與男女大學生的不同生理構造有關,對于男生而言,更加偏愛可以展示自己力量和速度的競技類項目,而女生則更青睞于那些運動強度較弱、對抗性不明顯、姿態優雅動人、可以展現自己女性美的運動項目;在跑步、羽毛球,網球等項目上,男生和女生都有比較高的參與率,在這之中參與率顯示最高的項目為跑步,這與跑步的自由度高、場地限制小、動作簡單、健身效果顯著等特點密不可分;另外舞蹈這一較為特殊的體育項目在大學體育活動中受到許多人的偏愛,但受限于缺少職業教練的指導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本項活動參與率并不高,女生為11.8%,男生為2.5%
據調查可得,對于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是各式各樣的,各種因素按照其影響程度從高到地進行排序可為: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不足占52.70%、沒有形成鍛煉的習慣占50.35%、空閑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少占42.68%、學校組織管理缺乏占15.93%、鍛煉方法欠缺占12.39%、鍛煉經費不足占9.18%、缺乏專業老師進行指導占8.15%、對體育活動沒有興趣占7.82%,綜上所述,場地器材的限制是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困難。
①高等學府應當把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擺在學校體育工作的優先發展位置上,督促高校體育工作者把課堂內的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實施責任到人的制度,切實加強對體育工作者對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指導工作,鼓勵學校對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進行積極的干預,校方應該盡可能的為大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提供便利的活動條件,增加高校內的體育資源,諸如活動的場地和活動設施等,方便大學生在校內進行身體活動。
②在平時的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要更加注重對學生鍛煉身體和進行體育活動的意識的培養,鼓勵體育活動中每一位學生的積極參與。同時組織多種形式的競賽和活動,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增加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熱愛。此外,體育教師要在課堂上傳授一些科學的健身方法,幫助同學們正確鍛煉。
③高校可以積極地鼓勵學生成立形式多樣的體育社團和體育組織,并在實踐上加以指導,運營經費上加以支持。并鼓勵學生團體自行組織比賽,借此來激發學生進行參與體育活動的意愿。
④高校的教師及學校職工應有榜樣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體育鍛煉,或者通過教工的體育比賽形成健康的校園文化和氛圍,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⑤積極開展國際間的高校體育交流與合作。體育是全世界各個國家和人民進行友好交流的活動,是世界人民最容易進行溝通交流的形式之一。國際間的體育交流日益活躍,各國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也日漸加深,高校要將開展體育國際交流活動重視起來,為參加重大的國際體育賽事創造有利的條件。要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進行各種形式的體育交流與合作,例如:選派優秀的體育教師和表現突出教練員前往各地參加相關的國際體育學術會議,聘請國外高水平的專家蒞臨學校進行任教和專業的指導訓練。不斷增強高校的體育教學及科研水平,不斷提高我國高等院校在體育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高等學府在體育教學上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形成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體質的增強,提高學生體育意識,并為學生進行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物質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下也潛伏著許許多多的“文明病”,人類健康在懶惰面前遭受著極大威脅,健康問題逐漸獲得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成為人類發展問題的一個焦點。大學生作為未來的建設者,大學生對于健康的意識關系到整個世界的發展,因此,加強課外體育活動和鍛煉是學生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