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楠 常州大學懷德學院
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在今天,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單純的傳授知識教學的傳統教育模式已經很難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是更加強調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獨立學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更加強調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獨立院校的體育教師,尤其需要注意提升個人的教學能力,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全面推動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在此基礎上,開始本文論述。
教育強國一直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戰略,國家與政府對教育事業投入了非常大的關注,獨立學院是其中的重要一個方面。2020年5月18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為獨立學院的發展前景指出了明確的前進方向。截至2021年1月26日,我國共有獨立學院186所,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著人才資源。同時,體育強國是新時期我國體育工作改革和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是我國近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要力爭實現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轉變。2019年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綱要中提出,到2035年,我國參加體育鍛煉人數要達到45%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達到92%以上。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社會不斷進步,文化事業取得了繁榮發展。我國面臨著這樣的發展機遇,同時社會轉型加劇,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必須以更加開拓創新的精神,不斷推動、鞏固、拓展已有的成果,推動我國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前進。在這個過程中,獨立學院承擔著重要的人才培養任務,而體育教師是其中的重要發展力量。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否能夠得到提升,是否能夠達到應有的水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未來的發展前景。因此,獨立學院體育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改善教學質量。
獨立學院體育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對于學校而言,有利于改善教學水平,從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為實現獨立學院的教育目標提供重要的推動力量。對于體育教師個人來說,提升個人的教學能力,意味著能夠在學校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實現個人的成長目標以及個人價值。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提供更高水平的教學,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培養強健的體魄,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于整個國家和社會而言,有利于實現從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的轉變,提高整個民族的身體素質,進而提升整個社會全體民眾的生活質量,充分發揮體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利在長遠。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逐漸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筍般飛速地發展壯大,獨立學院也是其中一類。由于教師職業的地位比較尊崇,在社會上相對其他職業來說更加受到人們的尊敬。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教師作為自己的理想職業。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或是研究生畢業后直接走上高校教學崗位,導致教師群體整體趨于年輕化。獨立學院體育教師也不例外。以福建省為例。某項研究調查顯示,福建省2014年共有九所獨立學院,擁有教師職工8046人,其中“80后”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獨立學院教師群體逐漸趨于年輕化,體育教師由于相對來說更重實踐性,因此年輕化的趨勢更加明顯。
正是因為獨立學院體育教師群體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些年輕的教師們,由于畢業后直接參加工作,缺少實踐經歷與工作經歷,在一定程度上專業實踐能力相對缺乏,實踐教學能力缺乏應用性,與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不相符合。在體育教學方面,具體體現在體育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不足,以及創新能力以及創新思維有所缺乏,大多時候照本宣科,難以從根本上推動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嚴重影響了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的實現。
體育教學缺乏實踐性與應用性,導致體育課程內容較為枯燥乏味,進而導致學生缺乏對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傳統的教學思維下,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本就處于較弱的地位,沒有得到學校與學生的雙重方面的認可與重視。這種情況下,體育課程若是不能在形式上有所創新,在內容上有所斟酌,更加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也無法提高學生的體育專業實踐能力,使教學效果難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因此,獨立學院體育教師必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結合體育教學實際,從整體上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實現綜合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
不論是一些高等院校還是獨立學院,體育課程受到的重視程度與其他課程相比,都處于弱勢地位。但是隨著國家體育強國戰略的實施,現在對于體育鍛煉與運動健身的認同越來越多。要想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獨立學院方面需要嚴格制定與國家政策相符合的體育教育方針政策,以實際行動來提高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師的地位,充分發揮體育對學生全面發展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學院的主管領導需要對體育課程開展提供更多的支持與扶持政策,鼓勵并重視體育相關活動的開展。一方面,獨立學院應建立健全一套適合體育教師發展特色的考核激勵制度,在物質層面對表現優秀、工作能力突出的體育教師進行福利和待遇方面的獎勵,在精神層面,對優秀教師提出表揚,進行精神激勵。另一方面,獨立學院應通過招聘,選拔來選擇更優秀的體育專業教師加入團隊,也可以通過進修,深造,交流等方式來對本校的優秀人才進行深入培養,加以鍛煉,充分激發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實現教學能力不斷提升。
要想提升獨立學院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最重要的主力軍還是體育教師個人。只有體育教師充分認識到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并下定決心做出行動,才能真正實現根本上的能力提升。具體來說,一方面,從心理上,體育教師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形成正確的職業認識,真正認識到體育教學開展的重要性以及關鍵地位,從心底里認同工作的意義。另一方面,體育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能因為自己是教師就排斥學習,也不能因為體育專業的特殊性便認為理論學習是沒有用的,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體育教師必須要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勇于擔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通過學習提高個人的職業素養。同時,身為體育教師,首要的前提條件是需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體魄。因此,體育教師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在學校里,在生活中要盡量避免抽煙,酗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熬夜等有損身體的行為,通過自律的方式以及運動鍛煉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學院可以制定一些激勵政策,為體育教師發展與體育課程的開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比如通過舉行類似于體育教師技能大賽,運動比賽等形式,為體育教師提供展現個人風采的渠道,以這種方式來推動體育教師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同時也能夠使體育教師在比賽中相互交流,學習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與公平競爭的環境,從而使得更多的體育教師開闊視野,學習知識,實現教學能力的提升。體育教師尤其需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一些新入職的年輕體育教師,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學校可以通過采取以老帶新的模式,讓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對年輕體育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幫助,也可以邀請經驗豐富的專家教師組織培訓來,幫助年輕教師提升教學能力,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為獨立學院的骨干力量。
綜上所述,獨立學院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是一項勢在必行的重要任務,不論是對于社會與學校,還是對于教師個人與學生群體,都有著十分重要且關鍵的意義。因此,必須從多個方面相結合,形成提升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合力,齊心協力地推動獨立學院體育教師實踐能力的提升,培養更多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