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成杰
事故的發生并非偶然,企業應關注事故發生的前期跡象,深入開展各類事件、未遂事件調查,吸取經驗教訓,強化薄弱環節。做好事件調查,安全意識是基礎。事件調查離不開企業員工的支持,員工對于安全工作的認可和理解,是行之有效開展事件調查的重要助力。要做好事件調查,需要針對事件類型,對相關生產、工藝、設備等要素有深入了解。各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的安全意識,決定了參與事件調查的積極性及對制定措施的重視程度,也決定了事后調查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對企業實現“防微杜漸”意義重大。
做好事件調查,信息收集是渠道。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發現問題,事件調查建立在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基礎上,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渠道尤其重要。調查組成員走訪期間需要相關員工積極提供線索,匯總整理各項信息,才能有效還原事件整個流程,為客觀分析研判危害因素提供依據。
在實際工作中,個別員工“怕擔責任、怕捅婁子”,現場問題“瞞報、謊報”現象時有發生。管理上也可能存在麻痹大意、放任自流等現象,對員工反映的問題置之不理或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必然影響員工信息反饋的積極性。
做好事件調查,促進了解是手段。要做好安全管理,爭取員工支持是第一要務。安全管理人員日常工作中應當促進了解,多做交流,讓員工信賴、認可安全管理人員,事件調查時安全管理人員才能夠聽得到真話、實話,其主要途徑包括但不限于:一是抓好培訓教育,通過培訓教育可以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增進安全能力,為促進交流創造條件。二是完善獎懲機制,安全工作重在實效,安全工作的推進應當體現在實際行動中,獎懲措施的落實可以有效提升員工參與安全工作的積極性。三是做好溝通交流,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多去現場、多到基層,充分了解生產、設備、工藝實際,創造共同話題,引導員工大膽說出所思所想,“多談心、多交流”是安全管理人員掌握“一手消息”的不二法門。
做好事件調查,明確職責是前提。要做好事件調查,首先要明確職責,資金調配到位、人員配給齊全、措施具體有效是將事件調查落到實處的關鍵環節。例如由HSE 委員會或者主要負責人牽頭,安全主管部門制定調查方案,抽調相關設備、工藝、生產精干人員參與事件調查,指定財務專人負責相關費用的調撥,成立事件專項調查組,以確保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做好事件調查,規范流程是關鍵。事故事件處理不能一改了之,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一是嚴格遵守事件調查流程,以充分了解事件經過為目標,明確事后調查要求,制定完善的事件調查制度,從調查流程上約束事后調查的規范性。二是做好現場勘查,事件的發生往往存在多種原因,時間、地點、環境、人員的變化都能夠改變事件性質,安全、設備、生產、工藝、操作等相關人員應當共同參與事后調查,確保事后調查的全面性、客觀性、深入性。三是做好記錄追溯,及時對相關資料記錄進行封存、檢查,尋求事件發生的支持性證據,判斷是否存在安全措施不落實、違章冒險作業、監督檢查不到位等不遵守安全管理要求的情況出現。四是做好總結分析,深入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后果,正確判斷直接、間接、管理原因,做好事后分析,查找安全工作薄弱環節,同時通過上級單位通報、網絡新聞、行業資訊等途徑,借鑒事故預防、調查、處理經驗,舉一反三,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以彌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