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祥
(濟寧市工業技師學院 山東 濟寧 272100)
行為導向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導向學生正確的行為做為教學目標,真正從教師的教轉變成學生的學,學生自主完成學習,完成咨詢收集、資料查閱、動手實踐、歸納總結等,而教師引導、啟發糾正學生的學習行為,使其行為朝著正確的、高效的方向改進,它是一種理念,在中職教學多個教學方法中都會體現。
1.1 行為導向教學法內涵。行為導向教學法,本質上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導向學生正確的行為做為教學目標,使得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學習任務,包括學習中的咨詢收集、資料查閱、實踐探究等等,行為導向教學法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項目教學、模擬教學、表演、卡片展示教學、案例研究、實踐演練等都會有所體現。
1.2 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意義。首先來看中職教學的特點,中職包括機械加工教學在內的多項教學,都有著極強的應用性質,旨在培養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畢業后從事社會基層工作,往往需要獨立自主地完成工作,而行為導向教學法,就是在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完成能力,增進學生的實際應用行為和能力。
其次來看中職學生的特點,中職學生普遍表現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較差,傳統教育采用強行灌輸的教學方法,其會導致學生學得囫圇吞棗、隨波逐流,沒能有效地參與進課堂教學中,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應用,是在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從教師的教轉變成學生的學,相較而言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課程參與度,改變應付學習、敷衍學習的現象。
2.1 教師正確認知自身教學角色。在中職機械加工教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教師需要明確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內涵,正確認識到自身教學角色,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不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往往沒有太高的質量和效率,因此還是需要教師科學有效的引導,這也就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本質,教師需要科學合理的把控教學和引導的尺度,從知識傳輸者的角色轉變成引導者、解惑糾錯者的角色,教師正確認識自身教學角色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內容,研究行為導向教學法應用的方法和途徑,實現精準定教[1]。
2.2 行為導學法的準備。
(1)給學生準備實物或者實踐機會:行為導向教學法會應用在很多實踐教學中,教師以給學生準備實物或者實踐機會為基礎,好讓學生以實際操作來加強對機械加工知識點的理解。
(2)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常見的獲取知識的方法有查閱課本、網上求助、開展實驗、控制變量、思辨討論、個例研究等,教給學生簡單的、大致的自主探究方法,讓學生有動力且有能力完成學習。
(3)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鼓勵并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一些學生知識淺薄,可能自主學習起來較慢,且錯誤較多,教師保持耐心,不斷鼓勵和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端正學生學習探究知識的思維和途徑。
2.3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機械加工教學中的應用,即是讓學生以教材為基礎展開自主學習,去解決實際問題,在整個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規范化、高效化學習路徑[2]。
例如,在教學內輪廓插削加工中刀具進退刀方式的知識時,讓學生自主在教材上或者網絡上搜集咨詢,初步掌握插削內輪廓的一般進退刀方式,具體有哪些方式,需要如何操作、如何進行調整、各種進退刀方式的優缺點是什么、如何改正和優化等,這一系列的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頭腦風暴和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領悟正確的學習途徑和方法。
2.4 在實踐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行為導向法應用在實踐教學中,原則上是以安全為前提,在安全得以保證額前提下,學校和企業合作,為學生準備相關的機械加工設備和機械加工環境,并給學生布置實際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實際任務,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加以引導,給學生講解實際操作的標準化流程,并加強關注,在過程中引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2.5 在課外拓展教學中的行為導向。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仍需要引導和鼓勵學生的課外學習,讓教學具有連貫性和延展性,而且課外拓展教學中沒有課堂的約束,才算是真正意義的自學,在課外拓展中教師與學生建立線上聯系,積極推送有教育意義的話題,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探討,不斷引導糾正學生的思想和見解,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行為導向教學法是適應高職院校教育特點和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理念,在多種教學方法中均有體現,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引導學生實現高效化、標準化學習的教學理念,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觀主動性,提高機械加工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