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媛璐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第四小學 江西 信豐 341600)
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問題驅動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學習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本文將從設置閱讀問題、舉行小組活動、聯系實際生活和制定教學評價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帶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的教學思路。
我們在工作之中往往有領導向我們布置任務,之后由我們對任務進行具體落實工作[1]。在小學語文閱讀學習也是相同的道理,一般由教師根據所學課程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問題進行思考,之后進行正式的教學環節。
例如,教師在講述小學語文《兩小兒辯日》內容的時候,可以對學生說:“今天我們學習《兩小兒辯日》的課文,在進行正式學習之前,老師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太陽每個時間段的大小情況是怎樣的,發光發熱情況又是怎樣的呢?”通過教師根據課程內容提出的問題,學生能夠積極的對問題進行思考,不論學生是否想出答案,其思考的過程就是對文章更好的進行理解的過程,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本篇課文的教學。學生A會說:“太陽由東邊升起,在西邊落下,中午的時候最大也最熱。”當教師聽完學生發表的觀點之后,可以進行正式的教學內容,因為這個時候學生學習的動力最大,激情最高。
人們常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對于學習而言也同樣如此。教師如果單純向所有學生進行講述,那么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會很理想,其會認為這是大家的事情,少我一個人沒有什么大不了[2]。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為了改變這一學習現狀,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的特點進行分組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學習。在另一方面,同一個學習小組的學生也能夠進行彼此監督,督促對方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從而實現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共贏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詢問學生對什么事物感興趣,學生可能回答是自然現象,也可能回答對天文地理,不論學生回答什么內容,其都會對宇宙的內容感興趣,由此教師可以開始《宇宙生命之謎》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分別對土星、木星和月球等天體的情況進行討論,并由一名學生作為代表發言。學生B會對月球的情況進行發言:“月球是微淘地球旋轉的球形天體,其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在古代月球被稱作嬋娟,也有關于月球的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由此可以看出月球對于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當不同學習小組的學生全部發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發言的情況進行點評,并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綜合講解。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
閱讀過程中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在生活中尋找到答案,根據這個特點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通過聯想自己的生活對閱讀問題進行解答。
比如,教師在講述《匆匆》課文的時候,可以對學生說:“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常常會感覺到時間流逝的速度很快,那么大家有哪些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的事例呢?”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時間流逝”的問題驅動,能夠讓學生快速聯想實際生活中時間流逝的例子,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堂學習。學生C會說:“我們在等待公交車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等車可是車不來的情況,不知不覺之中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過去了,這個時候我會覺得時間流失得很快?!苯處煈摻Y合學生講述的例子,向學生講述課文中“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之情,從而讓學生更加珍惜現在的學習時光,珍惜還能夠享受課堂的時間。
當學生通過問題驅動教學學習完畢之后,教師應該對其學習效果進行檢查,確保其真正掌握教學內容,并能夠很好的將所學知識在生活中融會貫通的應用。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問題驅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價值。
不論在哪個年代,人們都應該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社會才會不斷進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問題驅動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產生的原因,聯系生活實際內容解釋問題的發生過程,也能夠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得出明確的結果,最后通過教學評價確定自己的綜合成績。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向著更完美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