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芳
(福建省連城縣實驗小學,福建連城 366200)
小學階段是學生獨立人格和思維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高階思維能力是學生在未來適應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核心競爭力和必備素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育領域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必然趨勢。教師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要注重開展探究學習活動,在探究活動中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
思維最初是人腦借助語言對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應過程。通常意義上的思維,涉及所有的認知或智力活動,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2]。而思維能力主要包括認知、理解、運用、綜合分析、評價比較、拓展創新這六類基本能力。國際上,很多數學學者認為,認知、理解、運用為低階思維能力,而綜合分析、評價比較、拓展創新為高階思維能力[3]。
數學學習活動中的高階思維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對具體問題的深入思考,即能夠通過問題的表面現象,通過科學抽象的邏輯推理,得出更深刻、更本質的具體結論[4]。第二是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和多元化,即能夠通過事物的某一個方面對事物的整體性質做出綜合分析,或者能夠通過更多的角度對問題進行研究,擺脫傳統思路的桎梏,用科學嚴謹的態度更具體、更系統地解決問題。第三是對已掌握知識的靈活應用和對固有思路的有機拓展,能夠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隨著實際問題的具體情況和客觀條件的變化做出思路和方法上的對應調整,高效實現對問題的準確掌握和延伸應用。
探究性教學是當前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模式之一,具體是指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對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綜合分析,使學生全面、準確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探究活動是問題教學模式的延伸發展和深入運用,需要教師設置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的問題,著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5]。在探究活動中,學生更加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加注重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和發散思維的開發。由此可見,探究活動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各學科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都有了新的變化。在小學數學教學領域中,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素質教育教學活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是,一些學校還存在不少問題,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比如,部分學校對數學學科的指導觀念僵化、陳舊,授課教師的業務水平難以滿足深度開發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要求,授課模式單一。很多學校的教師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先單純地講解教材中的知識點,然后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授課教師在思想上對深度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認識不足,阻礙了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6]。
在探究活動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探究主題,注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主題的設計需要考慮當地的實際發展狀況和班級學生的數學能力水平[7],既要保證學生能夠在主題的探究和討論過程中實現對教材知識點的理解,又要兼顧高階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評價比較、拓展創新三個方面的著力引導和強化。主題的設計可以是具體的一系列問題,也可以是具體的研究項目,甚至可以是課堂中的游戲環節,但必須兼顧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并且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深度思考是高階思維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探究活動教學中,教師需要特別加強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在認識和理解問題的過程中,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進行分析和理解[8]。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小學語文課文《曹沖稱象》的故事,對事物的等量關系進行舉例說明,引導學生思考重量對應關系的本質,也可以在適當的節點介紹浮力的概念,深入分析浮力的基本原理,總結出排水量和物質質量的等量方程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從多個角度全面考慮問題的思維模式是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重要體現。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對知識進行批判性吸收和綜合比較、合理評價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客觀細致的研究精神[9]。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應用習題,羅列出代數運算法、比例量化法、百分比分析法等多種解題思路,通過對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的思路啟發,來開展對具體問題全面分析、多角度解決的探究式教學活動。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需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思維轉換的能力。這樣,學生在分析問題遇到阻礙時,就會變換思路,嘗試創新方法,在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中鍛煉自身的高階思維能力。
數學是教育科學領域中的基礎性學科,具備邏輯性強和理論性強的特點,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開展探究活動,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授課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探究主題,注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進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