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晶
(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江蘇蘇州 215000)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為了在英語課堂上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可以設置大任務,讓學生圍繞目標、帶著評價工具、順著評價標準,采用多維度的評價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會開展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以此發展和提升自身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敏捷性、系統性等特點[1]。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些教師喜歡設計一連串的問題,整個課堂上,學生的回答此起彼伏,場面甚是熱鬧,如頭腦風暴,列舉所有學過的水果單詞,請每位學生說一個。這樣的設計輻射面很廣,照顧到了大部分學生,但是沒有全面發散學生的思維,只是讓每位學生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并沒有給他們提供全面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筆者在研究中發現,利用評價工具,實施大任務教學,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與空間,有利于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
所謂評價工具,就是指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學生使用一個恰當的工具來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該工具有一定的維度和準則(下文稱之為評價要點),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英語水平、能力來完成任務,并評價自己或他人的完成情況。利用評價工具來完成學習任務,有利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全面地思考問題,挖掘問題的本質,從而增強思維的深刻性、系統性;有利于學生集思廣益,互相爭辯,增強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和創新性。在活動的最后,學生對自己或他人進行評價,能增強自身思維的批判性,從而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思考的過程,最終提升自己的英語綜合素質。
本文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6 In the Kitchen的Story time 為例,談談評價工具如何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要想運用評價工具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首先要制訂合適的教學目標。教師設計真實情境的大任務來組織教學,有利于學生整理碎片知識,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從處理簡單問題過渡到處理復雜問題,最終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筆者對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大任務:美食主播秀
目標一:認識美食 (聚焦思維的系統性)
(1)學生能理解并掌握常見食材及菜肴的詞匯和短語,如soup、meat、potato、tomato、carrot、mushroom等。(2)學生會用句型“Is/Are there...?”詢問食物。
目標二:制作美食 (聚焦思維的獨創性)
(1)學生會根據色香味等進行小組合作“制作美食”,如meat with potatoes,tomato soup,carrots with broccoli 等。(2)學生會用現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及回答來講述美食的制作過程,如“Are you cooking tomato soup? ”“Are you washing the vegetables?”等。
目標三:介紹美食 (聚焦思維的靈活性、批判性)
(1)用不同的句型來介紹美食。(2)學會對美食進行評價,如“It smells nice. ”“It's yummy/nice. ”等。
本節課圍繞一個大任務“美食主播秀”展開,這個大任務正好契合學生喜愛的電視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十二道鋒味》《深夜食堂》等,圍繞大任務的三個目標,學生可以從認識食物到制作美食,再到介紹美食,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以書本知識為載體貫穿其中,最后落實到實際運用中。
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評價工具,可以讓教師的教變得有據可依,讓學生的學變得有跡可循,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也不用再以經驗為導向,而是用數據說話,更有說服力,更能體現公平、公正原則,同時也能讓學生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在上述案例“認識美食”這個活動中,教師設計了“冰箱里的食物”環節,同桌兩位學生手里有兩個不同的冰箱圖片,冰箱里有不同的食物,學生通過以下評價工具(見圖1)用句型“Is/Are there...in the fridge?”來詢問食物并進行分類。

圖1
這樣,每位同學對食物的單詞都進行了一次頭腦風暴,并能利用情境中的句型來進行操練,對以前學過的單詞進行復現,在句型練習中鞏固新知識。
由于小學生英語詞匯較為貧乏,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還處在初級水平,有時很難將心里的想法表達出來?;诖耍處熆蓮囊弧⒍昙夐_始引導學生使用“Yes”or “No”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三年級開始就可以引導學生使用“I think...”“I don't agree with...”“Because...”等句型來具體闡述自己的觀點;同時使用評價工具,并根據評價要點,使學生在小組合作或者獨立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一定的準則,進一步提升評價自己或他人的能力。
在本案例中,在“美食主播秀”的“介紹美食”環節中,筆者給出了這樣的評價要點:(1)思維的靈活性,即語言表達靈活,準確且優美,句型使用合理,小組合作人人參與,有動作、有表情;(2)思維的批判性,即能給出自己的評判,能流利地闡述理由。以下是一組學生的展示實錄。
A(主播):Hello,everyone. Today we're going to cook a kind of food. It is called“ Small houses”. It has mushrooms and meat. Mushrooms are just like houses. Hi,B,what are you doing?
B:I'm washing the mushrooms. Look,what a big mushroom!
A:Yes,how big! C,are you washing mushrooms?
C:No,I'm cutting meat. I'm making it small. Then I will put the meat into the mushrooms.
A:D,What are you doing?
D:I'm boiling water now. Then I will cook these “Small Houses”.
A:Look,our“Small Houses”will be ready. They look very yummy. Do you want to eat them?
在上述活動中,根據評價要點,學生在創編對話時有據可依,同時一改以往的填空式對話編寫,去掉了句型支架,使學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每個小組的創編都各顯神通,充分體現了思維的靈活性,也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語言的掌握情況。隨后,其他組的成員對展示小組的美食進行評判,不僅要說出自己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還要闡明理由,這對五年級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考驗,更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評判、學會闡述觀點。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課程內容需要使用合適的評價工具設計大任務,通過評價工具讓學生更加靈活地使用語言,了解自己的優勢和薄弱環節,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加強交流,提升英語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