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珺丹 廣西建工集團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業財一體化已經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主流,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在開展業財一體化的建設,本文以J公司在實施業財一體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例并提出建議,以完善業財一體化構建體系、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屏障、提升財務管理成效,使施工企業業財一體化建設路徑向成熟的財務智能化發展,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J公司為一家大型建筑企業,近兩年來J公司已經實現將項目管理模式從粗放型的模式:如通過個別財務人員記錄所有項目資金收支臺賬來控制資金,單獨利用財務軟件登記收入成本等方式,轉變為使用ERP信息系統實現資金模塊與合同模塊、業務模塊、生產模塊的勾稽管理,并推送資金收付單到財務核算軟件的業財一體化管理模式。但實際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些許管理問題:比如業務活動流程、財務會計流程和管理會計流程各自為戰,缺乏一種思想理念及技術手段將其完全融合,而智能財務是一種將業務活動流程、財務會計流程和管理會計流程等全流程融合的管理模式。因此將業財一體化升級并朝財務智能化模式的探索尤為重要。以下是關于目前J公司實施業財一體化進程中的一些現狀及問題。
目前,J公司設計的業財一體化使用ERP的G9系統對各模塊流程實施管控,現有的模塊包括合同管理模塊、生產管理模塊、資金管理模塊和成本管理模塊等,業務模塊和管理模塊設置已經相對比較齊全。然而各模塊之間相對較為獨立。各項目人員通過相應的模塊發起流程,雖需要通過相關幾個部門主要負責人審核,但系統中各模塊的具體管理人員僅對本部門的模塊有絕對權限,對于其他模塊無法完全獲取及掌握所需信息。使得財務管理中對其他業務模塊的熟悉度不高,其他業務部門也無法獲取項目的主要財務狀況信息。
J公司現有的ERP系統針對于項目回款、用款的資金流程搭建較為完善,已經采用ERP系統與現有財務核算系統EAS對接推送收付款單據,自動生成相應的收付款憑證,但資金管理僅是財務管理的其中一個部分。對項目成本管理而言還無法實現將會計核算、稅務等系統參與其中,為項目提供成本核算方面的信息搭建集成,做到信息自動化管理。例如,項目成本方面除了人、材、機以外的其他費用類支出依然需要依靠項目臺賬手動錄入生成其他付款單,無法直接自動推送;另外,建筑業項目眾多,涉及的供應商數量非常龐大且資質參差不齊,盡管J公司已要求各供應商使用統一格式的結算單,在資金計劃及付款模塊中將結算單電子版作為附件上傳審核流程,但通過電子圖像的附件方式導致有些項目審批前對電子圖像進行了篡改,而目前一體化系統并不能將圖片信息轉化成數字化信息進行識別處理,尚未達到處理不可篡改的圖像轉換技術,因此對線上審核帶來了一定風險。目前J公司的業財一體化ERP系統尚未能構建智能管理會計共享平臺,實現全面自動化的財務信息系統搭建,從而無法達到數據智能化分析的目標,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和展示大數據智能化分析帶來的成果。
健全有效的管控及考核制度是業財融合順利推行的重要保障,J公司各部門對業務審核流程各有要求且不夠統一,各部門要求不一導致付款申請過程中有些部門通過流程而其他部門打回流程,降低了流程審核的效率且易引起各部相互推諉;各部門間績效考核目標不夠一致,為企業帶來潛在隱患風險;各部門業財一體化融合度不夠高,未設置專人全過程追蹤管理,缺乏追責制度,從而不利于一體化制度的深入開展。
目前我國專業性的業財一體化管理者普遍稀缺,大多數財務人員依舊在傳統財務模式中埋頭苦干,即使J公司當下采用了ERP系統提供相應的業務數據參考,但財務人員依舊對業務流程模塊不甚了解,尚未達到事前參與和事中有效控制的管理目標。而精通業務又懂財務的管理人員也屈指可數,高水平的業財融合管理人才較為匱乏。
高效的信息集成系統是連接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關鍵紐帶,將業財一體化信息技術升級成各部門高度勾稽的管理系統有助于財務人員更全面地了解項目各模塊的情況,更輕松地獲取各模塊的信息。通過完成業務標準化、流程自動化、數據一體化、數據結構化、模型可視化和系統一體化六個方面的智能化縱向路徑使業務模塊與財務模塊緊密結合,發揮財務對業務的指導作用,能更好地促進業務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為公司提供科學、客觀的數據分析支撐。
智能財務系統的建設并不是簡單的疊加財務流程的新技術,其核心在于通過大數據、區塊鏈等、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再造企業的業務流程,企業的財務智能化轉型不只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財務管理人員通過信息技術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重要手段。企業財務智能化轉型可以通過流程化、標準化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然后將智能技術運用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財務共享平臺的橫向路徑,進而以該平臺為基礎可以將業務活動的數據轉化為維度化、可視化的信息并提供給管理者和決策者使用。因此,完善ERP系統的搭建,完成會計成本管理和稅務管理在ERP系統與會計核算系統中的融合;開發圖像轉換數據信息的處理技術。做到實現全面自動化地會計核算,建立健全管理會計模型,完成業財一體化向財務智能化轉型的信息平臺搭建。
建立完善的業財一體化制度是保障業財一體化能夠真正落實的前提,目前J公司業財一體化進程已在不斷完善,但仍存在部門間推諉的情況,且無責任人全程追蹤管理,為保證業財一體化能穩步推進建議完善如下幾點:第一,建立績效考核機制,一般情況下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考核指標相互獨立,考核目標不一致給企業經營帶來潛在隱患,如施工企業業務部門考核承接的項目合同總額,生產部門考核項目完工產值,而財務部門考核營收、利潤指標;項目促生提產帶來大量的產值進而產生大量應收賬款,而應收賬款卻容易導致產生大量壞賬,從而給企業帶來潛在隱患。績效考核中應增設閉環考核目標,如應收賬款回款率等,使各部門業財考核目標趨于一致,降低潛在隱患產生的風險,充分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性,提高協作效率。第二,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將責任落實到人,設置全過程追蹤管理人員,明確各部權利和義務,推動各部門之間的銜接,提升企業組織效率。
隨著業財一體化建設的深入發展,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更為嚴苛。大數據背景下的財務人員不僅要自身業務本領過硬,擁有相應的財務經驗,還應當轉變思維和視角,將思維轉變到業務和經營上,了解和掌握其他業務模塊的知識,主動參與到業財一體化建設中去,如財務人員可定期或不定期到項目一線了解實際情況,沖破僅靠審核制度來管理項目的壁壘,并加強大數據模分析技術的學習與運用。而建設復合型業財人才隊伍光靠財務人員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大企業管理層及各部門對財務信息智能化知識的普及,只有全員意識到位并且熟悉業財一體化信息環境才能擺脫信息“孤島”現象。公司可根據業財一體化流程制定相應的培訓體系,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建立復合型人才管理團隊。
本文僅對J公司業財一體化建設過程中產生的一些不足并提出個人建議,但不針對企業財務智能化的轉型開展詳細的系統性方案設計。搭建全面財務智能化信息環境不僅能有效地防控企業的業務風險,還能進一步提高施工企業的經營效益,實現資源優化整合,因此業財一體化對所有施工企業的發展來說都勢在必行,而完善業財一體化建設并實現全面財務智能化轉型的道路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