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江,彭天宇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現代籃球運動集競技性、娛樂性、觀賞性、對抗性于一體,技術、戰術、體能、智慧、心理在籃球運動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青少年對籃球運動表現出高度熱情,其用各種各樣方式參與籃球運動并不斷提升自我,以實現籃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青少年在參與體育運動時既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更需要具備堅韌的心理素質、充分的運動智慧,在爭取競賽勝利的同時實現自我發展。籃球意識是籃球素養的重要構成要素,它建立于籃球技術、運動能力、心理素質、籃球智慧基礎上,體育教育工作者在籃球意識培養過程中要充分關注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從運動心理學切入推動青少年籃球意識發展。
青少年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與適應能力,其對新鮮事物的接受速度很快,現代籃球的高速發展將人類的體力與智力完美融合,青少年在觀賞高水平籃球賽事時往往會被細膩精煉的技術和出乎意料的配合吸引,教師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青少年的正確判斷和大膽嘗試肯定能有效激活青少年的創造思維和籃球智慧,使青少年敢于運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動作,感受到籃球運動帶給自己的快樂。籃球意識的形成需要青少年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只有青少年對籃球充滿熱情才能主動地想看、想練、想提升、想思考,最終形成主動訓練、主動參與、主動實踐的良好習慣,為籃球意識發展注入活力。
籃球比賽的勝負取決于攻防雙方的進球數,比賽中所有技戰術的運用都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得分機會并破壞對方的得分機會,在得分機會出現后青少年必須要把握機會,將機會轉化為得分,最終實現在分數上超越對手的目標,否則努力的目的無法實現。因此,技術訓練是籃球意識形成的關鍵,青少年準確理解籃球技術并能熟練運用才能提升籃球意識的創造力。例如,很多青少年覺得投籃訓練非常枯燥,反而更加鐘情突破上籃,但投籃恰恰是最高效的得分方式,隊友之間通過有效配合尋找空位投籃機會是一擊制勝的關鍵。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引導青少年提升籃球技術的完成度,能在對手的強烈干擾、觀眾的喧囂、連續的進攻未果之下,依然保持注意力集中和技術動作標準穩定,實現籃球意識的穩定生成。
籃球賽場上讓人們回味不絕、贊嘆不已的不僅是團隊的優質配合,更是隊友在電光火石之間的一致判斷和統一行動,這恰恰是集體籃球意識、團隊協作和籃球智慧的體現。籃球賽場的情況瞬息萬變,籃球意識能幫助青少年及時尋找到攻防機會,迅速調整戰術并作出準確判斷。戰術應變的及時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教師在日常訓練要圍繞運動員的跑動路線、技術運用、戰術實施展開深入研究,引導運動員更好地掌握跑動實踐、位置和方向。例如,教師可以用攝像機將青少年比賽和訓練的過程記錄下來,帶領青少年共同分析比賽布局、攻防戰術、主次銜接、團隊機會等,引導青少年尋找自己最適合的位置和戰術,鼓勵青少年借助語言、手勢和眼神給予隊友暗示,及時調整戰術打法,實現每一名青少年應變能力的有效提升。
籃球運動既要求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靈敏、力量等身體素質,同時也要求青少年具有堅韌不拔和機智果斷的穩定心理素質。籃球賽場上可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比賽情況和比賽環境,青少年的穩定心理素質能幫助隊伍在領先時不放松、落后時不急躁。例如,NBA騎士隊在總決賽上以1∶3的大比分落后于勇士隊,歷史無數次證明騎士隊已經沒有翻盤機會,但是騎士隊的球員詹姆斯卻以強大的心理素質展示出極強的斗志,他號召隊友勇往直前并穩扎穩打,最終以4∶3逆轉勇士隊贏得總冠軍。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引導青少年形成堅毅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在賽場上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心理才能夠臨陣不驚,穩定地展示自己的籃球技戰術水平與籃球意識。籃球意識本身并沒有一定之規,它由多種影響因素共同構成,青少年只有從細節入手才能夠實現籃球意識的厚積薄發。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籃球運動員展示技戰術水平的基礎,更是籃球意識持續增強的保障,有助于青少年在籃球比賽中掌握主動權。青少年的速度、柔韌、力量、靈敏、耐力等均是身體素質的直觀表現,青少年運動能力的全面提升必須要以身體素質為基礎。在籃球賽場上青少年需要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及時運用合理技術應對籃球賽場的各種變化,青少年在籃球運動快速發展的當下需要進一步展開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更好地適應當下籃球運動速度快、變化快、輕度高、對抗強的要求,在激烈的比賽中依然保持充足經歷和清醒頭腦。教師在青少年運動能力訓練過程中要堅持以全面性的身體練習為主,循序提升各個運動系統機能,改善青少年的身體形態,綜合發展其各項素質為專項訓練奠定基礎,結合籃球運動特點專項發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彈跳和靈敏等素質,為青少年籃球意識的培養提供穩定根基。
籃球比賽的攻防雙方始終處于矛盾之中,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技術組合運用需要在動態變化中完成,青少年必須要盡可能適應比賽變化才能穩定發揮技術,而技術動作的運用并沒有一定之規,要依據比賽情況變化做出合適選擇才能達到更好效果。青少年參與籃球運動時技術動作的運用受到籃球意識的直接影響,而心理素質更對籃球技術的發揮具有決定性作用,三者之間相輔相成且相互促進。籃球技術集中體現了籃球運動員的智慧、技術、體能與身體素質,教師在技術能力訓練過程中要從基礎入手,確保青少年準確掌握投籃、運球、傳球、卡位、搶籃板等基本技術要領,同時將技術運用與籃球意識培養結合,引導青少年在最恰當時機運用最合理技術,保證在瞬息萬變的籃球賽場穩定發揮技術能力。
籃球是集體性對抗項目,籃球戰術的不斷創新為籃球運動發展注入了動力,青少年對現代籃球理論與戰術實踐的深入理解是青少年籃球意識發展的根源。籃球賽場猶如戰場,狹路相逢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戰術意識,青少年只有理解了教師的“排兵布陣”并準確執行戰術目標才能夠贏得勝利。籃球戰術主要包括戰術思想、戰術意識、技術基礎、具體形式等方面,同時又可以劃分為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戰術將個人與團隊有效聯系組織起來,發揮己方優勢并遏制對方特點。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引導青少年熟悉各種戰術,并鼓勵其在比賽中準確運用和大膽創新,鼓勵青少年積極學習最新的戰術并用于比賽中,如NBA勇士隊創造的“五小戰術”“電梯戰術”就是其取勝的密鑰,教師可以借助比賽錄像為青少年詳細解析,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戰術意識與戰術運用能力。
籃球意識是籃球運動員的最寶貴財富,很多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在身體機能大幅下降后依然能在籃球場上發揮重要作用就是因為其擁有極高的籃球意識和籃球智慧。籃球意識的形成需要長期科學而系統的訓練,在持續參與籃球比賽并不斷積累后逐漸形成,籃球意識的形成是大腦對籃球直觀認知到理性推理的過程。教師在青少年籃球意識培養過程中要秉承“觀察—感知—思考—判斷—行動—應答—反饋”的過程,鼓勵運動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教師可以在比賽時嘗試將戰術板交給青少年,由他們根據自己的籃球意識制定下一步戰術,有效檢驗青少年的籃球意識發展情況。
穩定的心理素質能幫助籃球運動員在賽場上充分展示自我能力,幫助球隊贏得主動權和最終勝利。心理訓練能提升青少年的穩定性并克服競賽中的心理障礙,集中青少年注意力,在激烈對抗環境下應對干擾并穩定發揮個人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成績優劣由技術能力、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共同決定,三者中的某個因素短板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的成績。教師在青少年籃球意識培養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培養青少年的心理素質,保證其在任何情況下均穩定發揮,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干擾。例如,教師可以將青少年分為2支隊伍,將比賽初始比分設定為0∶15,引導雙方在領先和落后局面下開始比賽,同時制造嘈雜的環境氣氛,目的明確地培養青少年的心理素質。隨后教師交換2支球隊角色,再次展開心理訓練。青少年能更好地體會不同條件下的心理狀態,逐步實現自我穩定發揮,展現出更強的籃球意識。
籃球意識培養對青少年籃球運動能力的發展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教練員在教學中應該從運動能力、技術能力、戰術能力、意識能力及心理素質等方面入手,實現青少年戰術意識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