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明,戰向新
(杭州市錢江灣小學,浙江 杭州 310000)
在花球啦啦操的教學中,專項身體素質練習是花球啦啦操項目的基礎、核心,也是啦啦操項目獨特性的體現。專項身體素質練習包含手臂動作練習、核心力量練習、腿部動作練習,3個練習方法彼此促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本文對小學“花球啦啦操專項身體素質練習方法”的課堂教學進行研究,結合筆者自身教學、帶隊經驗,分類整合花球啦啦操動作的練習方法,進而提升小學“花球啦啦操專項身體素質練習方法”的課堂教學效果,旨在為花球啦啦操的教學貢獻綿薄之力。
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動作技術特征為快速發力、短暫制動,動作路徑通常是采取最短線路,以實現花球啦啦操動作的力度感。因此,在花球啦啦操的手位練習中,應主要針對小學生動作速度能力、協調能力等方面進行練習,以達到良好的練習效果。
本文將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與生活、學習中的常見小情景相結合,以培養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小學生練習的熱情。小情景的設置是整個教學的核心練習內容,將其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末,能極大地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情景設置過程中的素材主要源于體育學習的過程,便于小學生、體育教師的理解與實施,具體內容操作見表1。

表1 “生活+學習”情景法具體內容歸納表
另外,在特定情景中練習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時,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節奏的音樂進行輔助練習,提高小學生的興趣,培養小學生的節奏感。開始練習時可運用節奏動感相對較慢的音樂,待小學生熟練后可選擇節奏快的音樂進行練習。練習動作要求小學生握緊拳頭、大腿用力、臀部收緊,這樣更有助于快速發力,干凈且利落地完成動作,為呈現出更優質的操化動作做鋪墊。
花球啦啦操屬于難美類項目,對核心力量素質要求較高。其專項身體素質包含靈敏、協調、柔韌、力量等,此部分主要針對核心力量素質進行詳細說明,核心力量在各個項目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核心”是人體的中間環節,就是肩關節以下、髖關節以上包括骨盆在內的區域,是由腰、骨盆、髖關節形成的一個整體。
單純的核心力量練習對小學生而言往往過于乏味,所以體育教師要主動尋找練習方法并進行實時更新、細致分類,避免小學生練習疲勞,本文主要以軀干核心練習動作為主進行舉例說明。體育教師可以用成型的《Tabata》音樂系列(小學生適用)進行練習,或者用秒表進行計時練習,練習初期間歇時間可以長一點,待小學生核心力量增長適應當前強度時,可適度調整間歇時間及運動量,保證小學生在練習過程是逐漸進步的狀態,為完成更高質量的、難度的動作奠定基礎。
小學生練習核心力量動作主要以克服自身重力為主,練習負荷要小于67%,以組為單位控制在30~60s,間歇時間小于30s。水平一小學生練習時不做個數要求,水平二、三的小學生做個數規定,單組每分鐘不少于30次,如表2所示。

表2 花球啦啦操學生力量素質練習方法
花球啦啦操下肢動作要求在移動過程中保持重心穩定,區別于健美操下肢動作中的彈動技術,強調動作的穩定平穩。小學生在花球啦啦操的學習中,應做好區分并扎實基本功,反復錘煉腿部動作,進而為日后的“常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運用步伐組合練習提升練習效果,主要考慮到小學生現階段的身心特點,此方法既能提高小學生的記憶力,又能培養小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配合音樂的使用可以激活小學生的大腦皮質并熟練腿部動作,教師可根據小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腿部練習搭配,可以分套餐進行組合練習:按沖擊力大小進行劃分,可以分為無沖擊組合、低沖擊組合、高沖擊組合,呈遞進式地練習,既練習了動作的準確性,又提高了小學生的體能。
小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步伐后可以配合基本手位動作進行提高練習,時刻讓小學生有挑戰的興趣并適當增加練習的多樣性,為提升基本步伐的練習效果開創良方。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動作與步伐的組合創編,為更好地掌握基本步伐探索練習方法。表3是花球啦啦操基本步伐練習的具體細則,初級練習可以根據此表進行。

表3 花球啦啦操基本步伐練習具體細則
花球啦啦操專項身體素質練習方法共分為3個部分,每個部分目標的達成可以助力學生更好地學習花球啦啦操,更自信、更陽光地完成動作。在此過程中,練習方法、手段的創新型、實用性、針對性至關重要,對花球啦啦操的教學更為關鍵。教學中各項身體素質的提升,每一種方式方法的應用,都要緊跟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合理巧妙地設置每一個課堂環節,控制好節奏與進程,提高練習動作方法多樣性,提升體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