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朋溪 李瑞琴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臨汾 041000)
2019 年,中國女排在女排世界杯取得十一連勝的優異成績,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女排代表并指出,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女排的喜愛,不僅是因為奪得了冠軍,更重要的是在賽場上展現了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面貌。同時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精神的凝練,是中國精神、中國性格、中國文化的詮釋。新時代,女排精神鮮活延續,2021年世界排球聯賽,中國女排以3∶0橫掃美國女排,取得六連勝,繼續以昂揚的精神斗志向前發展,深遠傳承、傳播女排精神。鑒于此,揭示中國女排精神的內涵與價值,形成對當代體育運動發展的啟示,對弘揚女排精神,推動競技體育發展、建設體育強國,具有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
女排精神發展于改革開放新時期。1981 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杯比賽中,袁偉民率領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7 場比賽全勝,輝煌成績轟動世界。自此,“女排精神”成為時代的精神標志。1984 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決賽3∶0 再次戰勝宿敵美國隊,首度加冕奧運會冠軍,成就女排國際大賽“三連冠”?!捌床背蔀楫敃r中國女排留給國民最為深刻的印象,國民以此為傲,女排精神在社會各領域廣為傳揚,掀起了女排學習的熱潮,女排精神增強了國人的自信心和發展競技體育的底氣。
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世錦賽上,盡管中國女排得分主力相繼退役,實力出現下滑,但是女排姑娘不畏強敵,展現出頑強拼搏的精神,成功衛冕世錦賽冠軍,實現史無前例的世界大賽五連冠。如此傲人的成績,使中國女排廣受國民喜愛,更使“頑強拼搏、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為國爭光”的女排精神成為大時代精神。
2003年,陳忠和擔任女排教練,帶領女排出征日本女排世界杯,以全勝的成績時隔18年再度奪得女排世界杯冠軍,這也宣告了女排第二個黃金時代正式到來。2015年,郎平擔任中國女排教練,帶領中國女排不斷創造偉大的奇跡,不僅拿下世界杯冠軍,又獲得里約奧運會冠軍。從此,女排運動員重獲自信,重新煥發不折不撓、英勇頑強的精神。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國女排榮獲11連勝的驕人成績,成功衛冕世界杯冠軍。女排精神作為中國女排不斷突破自身、創造紀錄的精神命脈,同時也成為中華體育精神的標志與象征。
女排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以此為根基,不斷激勵著中國女排突破自我、創造佳績。每一次的奪冠不僅是女排運動員的愛國表達,同時也深刻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情懷。中國女排隊員心系祖國,將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視為其訓練與比賽的標桿。女排隊員朱婷曾言:“訓練很苦、比賽很殘酷,但只要一想到打排球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是集體榮譽的一部分,就會咬牙堅持下去。”
排球運動是一項團體項目,在比賽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擔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作用,比賽的勝利離不開隊員的默契配合、團結協作,這也成為女排制勝的關鍵法寶?;仡櫼酝柧?,堪稱魔鬼訓練場的湖南蘇仙嶺,上下臺階總共有3600級,陳忠和教練要求所有隊員必須在22min內登上去。只要有一個隊員沒有完成,所有人須再從頭開始。這讓每位隊員都不斷激勵自己,一定要拼命堅持。
每次參加世界比賽,登上世界冠軍巔峰,所有女排隊員都歷經著艱辛、磨難與坎坷,充滿了隊員們的頑強拼搏精神。2016 年里約奧運會中,中國女排成功上演了“逆襲”“置之死地而后生”等一幕幕頑強拼搏的“話劇”。從一開始中國女排被分到了“死亡小組”,在被社會各界大多數人不看好的形勢下,女排隊員依然靠著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最終贏得冠軍。以此,再次彰顯了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深入詮釋并充盈了輝煌璀璨的女排精神。
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精神貫穿于中國女排發展的始終。2004 年的雅典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中國女排面對實力強大的俄羅斯女排,在0∶2 落后的不利局面下,依靠頑強的意志力奮起直追,最終以28∶30、25∶27、25∶20、25∶23、15∶12 的優異成績斬獲冠軍,上演驚天逆轉。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再次被生動詮釋,同時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注入了新鮮血液。
中國女排的發展與國家發展密切相關。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換言之,離不開精神文化建設。女排精神的影響力早已超過體育本身的意義,不僅是時代的集體記憶,激勵國人持續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符號,更是推動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精神支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各方面都強起來。實現體育強國目標,要大力弘揚新時代女排精神,把體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結合起來,把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同堅定文化自信結合起來,堅持舉國體制和市場機制相結合,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努力開創新時代我國體育事業新局面。
女排精神不僅是中國體育精神的重要標志性符號,也是中華民族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1]。德國軍事學家和歷史學家克勞塞維茨曾說:“歷史最能證明精神因素的價值和它們的驚人的作用?!敝袊艔娜〉玫谝淮问澜绻谲娮叩浇裉烊〉玫拇T果,形成的女排精神無不是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神圣的使命,無論處在什么社會條件,無論面臨多么艱苦的環境,中國女排都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始終弘揚民族精神,匯聚力量,以永不懈怠、為國爭光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拼搏姿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前進。
發揚中國女排精神也是一種文化傳承。女排精神給予人們文化自信、文化自尊的充分理由,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能夠護航復興中的中華民族[2]。黨的十八大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高度提煉概括其基本內容。女排精神是新時代背景下的必然產物,蘊含著濃郁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集體主義至上的思想境界,是社會主義現代建設中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與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較強的內在統一性[3]。
在競技體育領域,中國女排在國際賽場上的輝煌成績,充分展示了我國體育所蘊含的強大實力和無限潛力,證明了我國當前體育發展道路的正確性[4]。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過程中,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舉重等項目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國的三大球中,卻呈現出了女排一枝獨秀的尷尬境遇,籃球、足球的成績則較為落后。由此,要以女排精神激勵三大球項目發展[5]。蔡振華接受采訪時就曾表達了對女排精神的“運動遷移”主張:中國足球向女排學習的東西很多,其中一點就是女排精神,這種韌勁、拼命、不怕、敢闖的精神,恰恰是中國足球最需要的。鮑曉明研究員也談到,三大球后備人才培養必須長期堅持,目前的足球改革及職業化改革要堅持先普及后提高,抓好基礎和技術等實力因素,再配以精神力量才能實現突破[6]。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的精神產物,曾作為時代主旋律,影響了幾代人的體育事業建設與發展,為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樹立了鮮明旗幟。發展至新時代,女排精神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激勵著代代國人奮勇前進,普惠至社會各個領域,影響了體育事業及其他領域的發展。中國女排的愛國主義情懷、無私奉獻、團結一心、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寫照。弘揚新時代中國女排精神,將愛國情懷、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惠及至社會各階層、各領域,為國家建設做出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