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雷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馬山街道中心小學 浙江 紹興 312000)
童話最大的特點是具有濃厚幻想色彩,其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離奇曲折,往往有多種角色。部編版教材中有較多的童話文本,如四下年級中《寶葫蘆的秘密》《巨人的花園》《海的女兒》。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效引導讓學生“聊起來”,落實語言訓練,使學生品味到童話之美。
在《巨人的花園》教學中,通過“談話導入”落實語言訓練:圍繞“童話”引導學生說句子,激發學生語言表達的興趣。
——師:同學們,喜歡看童話故事嗎?
——生:喜歡。
——師:那你認為什么是童話?
——生:童話就是老師給我們講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動物會說話。
——生:童話里有會飛小仙女,有女巫,有魔法!
——生:童話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生:童話就是想象出來的美好故事,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生:童話是編出來的!
——生:童話一般結局都很美好,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對于童話,孩子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雖然有些說法不太準確,不過不能正確說出童話的含義有什么關系呢?新課標“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虛話。”談話導入,導出課堂的主題——童話。接下來就可以引導學生進入課文。
——師:同學們剛才的發言真不錯!接下來做幾個和童話有關的游戲,看圖猜童話故事中主人公。(出示圖)
——生: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師:(出示圖)
——生:小紅帽。
——師:換種方式,看詞語來猜。(出示“水晶鞋”)
——灰姑娘。
——師:(出示“鴨子和白天鵝”)
——生:丑小鴨。
——師:難度加大。聽,從前,有個男子,膝下有三子。小兒子叫小傻瓜,經常受哥哥們的嘲弄。……小傻瓜走過去砍倒了那棵樹,就在老樹倒地的一剎那,一只大鵝飛了出來,渾身上下的羽毛全是純金的。
——生:金鵝。
——師:今天你們的表現真棒,接下來我們就要走進童話世界,將有一個巨人出現……
在“猜”中導入童話故事,學生的思維在跳動,接下來落實學生的語言訓練將會更容易,更有效。
劉勰《文心雕龍》里有一句:“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景如此,文如此,童話亦如此。童話優美的語言中包含著真善美,學生在閱讀時,先有認識,情感,后有表達,在教學中通過有效引導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童話的內容,帶著感情色彩,走進童話世界,品味童話之美。
童話一般配有插圖,通過讓學生看課文插圖,猜測畫里的人或動物會發生什么事,可以更有效落實學生的語言訓練。以《巨人的花園》為例:畫面中有大花園,有巨人的大腳,嚇得跑開的孩子。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然后同桌互相討論,把自己觀察到的告訴對方,并合作想象故事情節。孩子們看著畫面可以想象出很多情節,他們在編童話時陶醉在幻想世界里,開始自己無限的思維發散。比如:在看《巨人的花園》畫面時,有編出類似白雪公主的故事情節,還有學生在表達中說到“雖然圖中看不到巨人的臉,但是可以從孩子們驚恐的表情中想到巨人當時的神情,他給人的印象是個自私、冷酷、任性的人。”“插圖中孩子們嚇得四處跑,但是發生轉變后,孩子們在這個美麗的花園里盡情玩耍的情景也很美。”孩子們編得有趣,講得有味。
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交流和討論,教師可以補充課外童話。以童話故事《東西說話》《安拿生找傻瓜合作捕魚》為例。《東西說話》題目就很有趣,番薯、狗、布、凳子都會說話。教師講述完后讓學生自己交流,討論,能發現很多孩子在聽的時候就已經做了筆記,有簡單記名字的,有畫畫的,也有沒動筆的,但在交流中,一般都能回憶起來,復述不是目的,彼此的交流是最重要的。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說出來,聊起來。故事《安拿生找傻瓜合作捕魚》里的安拿生,總想用聰明的方法占別人的便宜。他以為他很聰明,就和一個賣魚的小男孩去捕魚,可是賣魚的小男孩占盡了便宜,而安拿生聰明反被聰明誤。在故事講到一半時,小組里就有人說“這個故事我也會編”。確實,故事中有“循環”的情節,根據前面的故事可以預測將要發生什么故事。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們自己說,圍成討論圈進行小組內編故事。學生對故事本身肯定會有不少的想法,或許編出的故事比作者寫的結局更離奇,更有趣。當然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陷入“循環”當中,編不出結尾,可能會編得跟原來的故事完全不一樣。我們都要對孩子的表達加以肯定,這樣,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才會敢說,樂說。
引導孩子從讀故事到說故事,落實語言訓練,這樣既能增強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又能使學生對童話作品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從而真正品味到童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