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
(四川省閬中市洪山鎮朱鎮中心學校 四川 閬中 637400)
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許許多多智者精神財富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中華傳統文化值得中國人民繼承和發揚。怎樣能夠真正的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已成為教育人員所重視的問題。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呢?筆者根據自己長期的教學實踐,摸索總結出如下的一些方法:
漢字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認識和辨析漢字,熟悉它們的內涵,是我們了解歷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我們可以采用生動有趣的方式來教孩子們學漢字。例如,教一年級《家》時,先利用多媒體出示“家”這個字從古至今的字形演變,從字形的演變中讓學生知道“家”由兩部分組成。接著告訴他們“家”這個字上部分的“宀”指的是房子,下面放的卻是一只豬(豕)。為什么呢?因為在遠古時期,人們以游獵為主,后來,他們將捕獲到而又吃不完的動物養在家里,這里面就有豬,后來,人們喜歡養豬、吃豬肉,而養豬越多就代表財富越多,所以,在他們看來,家中有豬,生活才能安定,那樣的家叫做家。又如,“莫”字,是“草”和“日”兩個象形字組成的會意字,即上一草,下一草,中間一個日,也就是說,太陽已經被草叢包圍了,也就是說日落了。“莫”的本義是日落的時候。總之,一個漢字身上往往蘊含著深層意思,這種深層的積淀既反映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外在因素的滲透,又受制于人們的思想觀念,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所在。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步發展,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整合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引入,可以大大的增強課堂的感染力、為學生營造一種情感氛圍,更加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等,是教師在教學中非常好的選擇之一。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使得最終的滲透效果達到預期。例如,在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非常多的歷史遺跡,比如蘇州園林、趙州橋、長城等等,這些文化遺跡往往都蘊含著非常豐厚的文化內涵。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就可以運用好信息技術所具有的多種功能,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相應的圖片、視頻等,實現圖文并茂,使得學生在觀賞的同時深深地感受到我國的傳統文化,增強其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
在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主要內容設置來為學生推薦相應的國學經典作品,并要求他們對其中的優美語句、名言警句和文學常識進行積累,由此來引導他們學習各種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提升其文學素養。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古詩詞推薦學生閱讀主題相似的詩詞,或是從文章作者入手,推薦學生閱讀該人物的其他文章,也可以按照課外閱讀的計劃組織學生誦讀《三字經》、《論語》等經典作品,然后要求他們根據個人的閱讀收獲來制作讀書卡片、記錄讀書筆記、積累語言知識,由此在完成語文教學工作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
傳統風俗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這些風俗歷經歲月的變遷,如今依然盛行在我們的身邊,其原因就是傳承,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去多經歷,多感受實際生活,通過切身體驗中國傳統風俗,來體會中國優秀文化的魅力。在傳統課堂教學中要融入生活化教學方式,將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散發,將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體驗去切身體會,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如在長春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是過年這一主題,眾所周知春節是我國最熱鬧、最溫馨、最盛大的中國傳統節日,過春節有著許許多多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在進行這一單元課堂教學時,便要去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去結合學生實際的生活經驗去展開,讓學生去各抒己見,暢談他們心目中對于春節的印象。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讓學生充滿學習的興趣,然后再通過對課堂內容的具體講解,學生會更加能體會到中國傳統風俗的豐富多彩,讓學生去理解春節背后的家文化。家文化一直是我們中國文化骨子里的精髓,無論你深處何方,心里都會記掛著家人,深化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在中國古代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之中,就方法而言,“讀”是第一大法,可謂“讀”占鰲頭。古訓有“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之說;東坡詩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種讀,不僅僅是默讀,更注重于朗讀。中國語文教學方法以誦讀為本是由漢字、漢語的特點決定的,漢語是以漢字為基礎的,漢字一字一音、一形一義,獨立性很強,其具體含義,得從上下文中體味。這種文字又具有聲韻之美,只有讀之于口,方能“聲與心通,聲可求氣,亦可傳情”,從而形成強烈的語感。可見,“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唯其意”的“誦讀法”對漢語學習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方法途徑呈現多樣性,但是它一定有助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養成好的德行與操守。加快傳統文化滲透的措施還有許多,需要結合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措施,加快滲透的腳步。雖然這個過程會經歷一些困難,但還是需要教師去努力克服,從而實現培養學生文化素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