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周
(四川省閬中師范附屬實驗小學校 四川 閬中 637400)
在新課標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方式及運用知識能力已成為活躍課堂,高效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努力營造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差異及其獨特性。將數學的趣味性與實用性融為一體,傳授給學生。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將學的知識融會貫通,讓生活給他們啟示。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摸索總結出如下的一些方法: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其有效性的引導,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藝術教學的方式。例如,我在比較數字大小的教學中運用道具,如用實物代替抽象的數字,引起小朋友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授小學五年級數學《用字母表示數》時,我用的是生活情境導入,你今年幾歲了?再過兩年呢?再過三年、四年、n年呢?學生回答自己的年齡,根據教師的問題回答:過幾年就用年齡十幾,n年就加n。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來了,經過一番思考討論,他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學生發現用字母來表示數字是非常實用的。經過這一輪的思考、討論與探究。教師就在黑板上板書課題。
一般來說,小學階段的孩子思維跳躍很快,活潑好動。根據此規律,教師在營造活躍課堂時,可結合該階段學生特點,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找出數學問題,提出自己一些的假設,找尋知識的內在聯系與規律,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為讓學生的思維實現發散,更新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不僅要結合書本知識,還可以發放一定形狀的硬紙板,引導學生將不同形狀的硬紙板剪成之前學過的圓形、長方形、三角形等。為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讓學生將兩個直角三角形與正方形拼接一個圖形,許多學生不僅很快把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和面積推導出來,還將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系也表達出來了。
多媒體技術是集圖象、文字、視頻等于一體的,能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理論概念和難點、重點清楚地呈現在學生眼前,能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還可以做到聲畫并茂,能在較短時間內提供豐富逼真的直觀材料,這無疑地極大地提升了教學的趣味性,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優化教學過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思路變得開闊。在課堂上若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就可讓課堂豐富形象,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例如:在新授“圓柱的面積”時,我首先在課件中插入了一個超鏈接,將圓柱的模型以動畫的方式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還將圓柱與長方形間的關系也展現在學生面前。采用這種方式,易讓學生掌握知識的難點,同時有力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高效課堂的建構作了很好鋪墊。
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除了要教授學生基本的知識之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授之以漁”遠不如“授之以漁”,終生學習的意識從小學就要抓起。具體的一些做法:第一步,在課堂上有意識創設幾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再通過教師的點播、引導,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發揮出主觀能動性,更深入地探索數學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第二步,要注意將學生學習的得以主動能動性充分發揮,要充分相信我們自己的學生,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學習,讓他們真正擁有學習的自主權。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內容設計和任務的安排布置中要充分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學習中自己發現問題,并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問題的解答。例如:學習梯形的面積時,先引導學生溫習一下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再提出這樣的問題:想一想,怎么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呢?學生會主動地把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遷移到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去。又如學習乘法意義時,當出現:2+2+2=6,3+3+3+3=12,5+5=10后,提出:請仔細觀察三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這樣的提問,促使學生去尋找算式之間的聯系,抓住本質,尋找共同點,激活了思維,從中學到有用的思考方法。通過設計開放型的訓練題,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直覺思維、辨證思維,而這些都是創新思維的基本組成,可以充分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雖然高效課堂的建構的手段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因為各個階段的學生的學習特點不同,為實現高效教學,教師需要遵循學生發展的特點,打造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用最恰當的方法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讓課堂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自身的主體地位;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鍛煉自身的思維,摒棄差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