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青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城北小學 安徽 滁州 233200)
當前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改革也逐漸被重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如何使學生保持語文學習的興趣,成為當前教師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堅持發展學生的興趣為核心,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通過改進自身的教育學習方法,以優秀的傳統文化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1.1 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的難度雖然不高,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難。而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優化為學生構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1.2 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優化使語文課堂給學生帶來更加新穎、有效的刺激,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1 注重有效的教學設計,遵循靈活應用原則。當前隨著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只重視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在語文教學中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豐富的情感,塑造學生進而實現其全面發展,因此將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育進行了有效結合符合學生教師的共同學習目的。
例如,在引導學生講朗誦白居易“池上”這首古詩的過程中,教師面對五言絕句這一特殊的載體,可以采用二三分的斷句方式來進行朗讀示范,進而通過有效的朗讀示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與韻律,通過有效體驗使學生能夠快速的抓住這首古詩所寫所描繪的景象,即小娃、小艇、白蓮、浮萍,并將這些景物在腦海中進行有效的串聯,進而使學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這首古詩中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朗讀,學生能夠快速的掌握相關知識,并能夠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寫這首古詩時的心情與意境,詩歌中節奏豐富,語言簡潔的文體,提高了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能力。
2.2 注重教師的有效引導。在進行語文習作教學的過程中,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開展教學奠定了基礎。不難看出,有效引導對學生興趣的有效激發,顯著提高了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使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獲得好的體驗,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向學生講述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歌時,教師可以通過有效引導的方式來強化教學,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重陽節”這一中國傳統文化入手來進行探索,感悟創作這首詩詞時的意境和思想,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搜集相關資料,通過學生的搜集,學生了解了古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并結合重陽節的寓意,感受到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真摯情感,然后引導學生從詩人王維自身的生平事跡入手,了解到王維當時所處的政治及生活的大環境,理解作者“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心情,進而通過有效的分析與引導,強化學生對這首詩詞的理解感悟,感悟作者創作這首詩詞的意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
2.3 注重發揮語文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與講解,同時語文教學還應該著重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通過互動與交流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塑造良好的品德素養,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與進步。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教學優化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最終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與綜合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向學生講述“詩詞”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在教學的開始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的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思考影響詩詞中所表達的思想與情感,這時學生就會以課本中的知識為出發點,去積極探索和尋找相關知識,并將相應的知識進行總結,最后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并在小組內部展開相關討論,將首詩歌翻譯成現代漢語,并對學生做出積極評價,指出學生的不足和優點,通過有效的評價與對比提高學生的情感認知,使學生明白自身的不足。最后教師還可以同獎勵學生一些含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禮品,如古風書簽、毛筆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提高了進行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與能力積極開展合作教學,進而通過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為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