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燕
(寧夏平羅第五中學 寧夏 平羅 753400)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教學創新成為永恒的話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依據社會和學校對人才的要求來做出相應改變,轉變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課堂組織形式,著力于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以學生學習興趣作為創新基點,教育新理念作為創新突破口,學習自主性作為創新指引,不斷優化教學策略,革新教學目標。以打造現代化高效課堂,促進學生信息技術綜合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新課標指出要把信息技術定位成一門以實踐為基礎,以創新為動力,可以綜合其它學科的課程。創新是教育教學發展的根本動力,創新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可升華其學科價值,展現學科魅力,打破學生思維枷鎖,優化學習思路,其意義不容小覷。從教師角度而言,教學創新過程亦是教師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提升的支點,有助于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精準性與有效性,對于素質教育教學目標的落實起到推動作用。從學生角度而言,教學創新意味著課堂環境的創新、解題思路的創新,可以將一成不變的教學氛圍變的生動活躍,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同時,為學生打造相對獨立自由的思維空間,有助于推動學生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為學生的長足發展奠定基礎。由此可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是必要性和革命性的,是對教育新課改方針的落實與推動。
2.1 實施游戲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游戲對于初中學生具有難以抵擋的吸引力,采用恰當的游戲教學手段可以極大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創造相應的游戲環節,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習熱情,以夯實理論知識。以“初識Excel”教學為例,教師設置闖關游戲,將枯燥的理論知識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傳遞給學生。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嘗試如下設計,第一關卡為理論問答,為進一步深化學習打好基礎。第二關卡為實際操作,設置工作表文本錄入、調整表格列寬、工作標簽命名等游戲任務。學生準確完成第一關游戲任務之后,即可獲得開啟下一關游戲關卡的鑰匙,調動學生的獵奇心,將對于游戲的熱愛轉化為求知欲望。通過層層遞進的游戲,打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更為深入的理解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并具備實際操作的能力。
2.2 組織小組合作,培養探究能力。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數據輸入有技巧”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教學目標及學生認知情況進行分析,以此為據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堅持組內異質原則,使小組成員之間形成相互促進的關系,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奠定基礎。其次,教師布置小組探究任務,一是舊知識回顧任務,設置實際操作練習題,如怎樣輸入不具有計算意義的數據,快速輸入較長的數據等,喚醒學生的固有知識經驗。二是新知識探究任務。如探討數據輸入習慣、輸入規則以及如何使用記憶輸入與填充序列等,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經歷疑問、思考、交流與實踐一系列自主學習活動,掌握關于數據輸入的知識與技能。借助小組合作學習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質,積極主動的突破知識難點,促進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形成。
2.3 增加實踐活動,提升操作水平。初中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以實際運用為落腳點,教師應增加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上機操作機會,促進動手能力的提升。以“使用公式計算數據”教學為例,此部分知識具有一定的理解難度,若單純的以理論講解方式很難實現融會貫通。因此,教師可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敢于動手的意識與能力。首先,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如期中考試結束之后,教師想要快速的匯總學生的成績,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幫助老師快速完成工作。以生活化的情境拉近信息技術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什么是公式、Excel中的公式有什么特點、歸納常見的算術運算公式以及使用公式的基本步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其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需要反復的實踐練習,做到熟能生巧。因此,教師打破課堂教學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如Excel項目操作競賽等,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信息技術作為綜合性學科,是推動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學科教育價值日益凸顯,同時也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加快教學創新步伐,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鍛煉其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信息技術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