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舉 南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對于自行車運動員來說,身體素質的基礎就是力量訓練。青年運動員需要有足夠的力量克服阻力,才能提高自行車的騎行速度。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對自行車速度的影響越大。其次,運動員進行相關訓練,可以提高機體的靈敏度,增加肌肉的協調性,從而能夠從根本上讓肌肉發揮作用,因此,鍛煉好自己的力量訓練,能夠實現運動成績的提高。騎自行車運動時,主要是下肢肌肉協調性的改變,在短距離自行車比賽中,下肢肌肉的爆發力非常重要,對于運動員的成績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在長距離自行車比賽中,肌肉的耐力更為重要,能夠支撐運動員完成整場比賽。掌握動作技能,加強力量訓練,上身也是非常重要的靜態訓練,以確保運動員在比賽時能夠保持平衡。在自行車運動中,肌肉力量和身體平衡是必不可少的兩方面,因此,需要根據運動員個體實際情況,對運動員機體單獨部位進行針對訓練,提高其穩定性,避免在比賽中受到不良影響。同時,對運動員來說,肌肉力量和身體平衡的有效結合,可以使運動員腰背力量和上肢肩帶力量得到鍛煉,在比賽中提高力量和控車能力,同時,力量的加強也能提高運動員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在接下來的訓練和比賽中心態更加積極。
力量訓練(包括杠鈴、啞鈴等器械訓練)、負重訓練機訓練(包含鋼索、液壓、氣動組合器械訓練)、自重訓練(包含徒手訓練及 TRX 訓練、瑞士足球訓練、bosu 球訓練)等,是青少年自行車運動員訓練中常用的訓練方法。在進行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選擇訓練方法及手段,遵循力量水平提升的原則,將訓練強度、訓練容量與主被動恢復方法做好積極的對應關系。運動員在進行力量訓練時,應重視下肢的力量訓練,如股四頭肌、小肌三頭肌等,要結合技術特點和專項進行訓練。將青少年力量訓練安排在訓練的基礎部分,同時做好準備訓練和放松訓練,既有利于預防損傷,又有利于恢復,應重視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同時,對青少年進行訓練時應有計劃地進行肌力的發展,應注意肌肉發育的平衡,軀干部分、大肌群和小肌群,還要注意和其他素質相聯合,對青少年進行力量訓練疏忽其他素質的訓練,如柔韌性等,那么訓練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1)拉重物練習
拉重物的練習方法是用繩子把重物綁在一起,另一端套在運動機的肩部或腰部,運動機可以在田徑場上訓練,也可以在校外道路上跑越野。拉重物訓練主要是鍛煉腿部的后蹬力量,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腿部后蹬力量明顯提高。
(2)柔韌性訓練法
在訓練準備階段,要對柔韌性進行訓練,通過身體后屈、站立位前屈、弓步走、弓步壓腿、擺腿等,強化柔韌性訓練,只有柔韌性結合力量訓練,才能達到協調發展。
(3)肩負杠鈴練習
力量訓練練習中最有效的器械訓練就是杠鈴訓練,這也是最直接的訓練方式。對于青少年來說,練習時,一般采用較輕的杠鈴片,每組練習20-30 次,可以選擇不同重量的杠鈴,如舉10-30 公斤杠鈴,每次休息8-10分鐘,做弓步、半蹲跳、后蹬跑,練習3-5 組杠鈴力量訓練,加強思想教導,做好保護工作,避免運動損傷。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青少年運動員更是我國競技體育的未來和希望。自行車運動具有其獨特的特點,教練員應根據自行車運動的特點,按照自行車的力量輸出方式,結合自行車運動員的特殊性和實際情況,對青少年運動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力量訓練,探索潛在的力量素質,通過有效激活青少年運動員的身體潛能,在今后的競技比賽和日常訓練中,為運動員建立堅實基礎。但是在力量訓練中,我們也應該注意一般的力量訓練,而不是盲目追求最大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年輕人發揮特殊的力量素質,贏得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