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 膠州市中醫醫院
現如今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工作在不斷的深入,醫療行業之中的競爭也一天比一天激烈。同時我國也進入了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幫助推動國家每行每業的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公立醫院想要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以及優化患者就醫體驗,就需要積極主動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提升公立醫院包括內控在內的財務管理能力,有利于公立醫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中,健康長遠地發展下去。
傳統的結算支付手段主要有兩種,分別是現金支付以及銀行卡支付。因公立醫院通過該兩種支付手段繳費的資金數額較大,因此也存在相應的風險。
1.刷卡套現風險。患者采取銀行卡支付,可以刷信用卡支付住院需要交的預交金,而患者在出院進行結算的時候,得到了現金退款,患者可以通過這種手段來實現刷卡套現;同樣患者通過現金支付的方式交款,公立醫院的收費工作人員也可以進行刷卡套現,工作人員刷自己的信用卡,來替換掉患者的現金支付,也能夠達到刷卡套現的目的。這些行為,這會給公立醫院引來相應的財務和法律風險。
2.公立醫院收費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大,工作疏漏而導致的現金流失風險也相應增大。因為公立醫院平日的現金流動數目比較龐大,收費工作人員需要點鈔,收費的工作強度也比較大,容易出現收錯現金,漏收錯收等各種問題,而造成公立醫院現金流失的風險,公立醫院還需要特地指派專門的工作人員,來進行現金對賬,核查等這些工作,這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醫院的成本,而且現金管理風險也比較高。
3.通過現金支付的手段,公立醫院每一個收費窗口的工作人員都需要準備大數量的找零備用金,就會使得醫院大量的現金長期處于閑置狀態,而且極有可能發生資金挪用等情況,大幅度提升公立醫院現金管理風險。
4.通過現金支付的手段,公立醫院每一個現金交易的軌跡都很難查詢得到,不利于公立醫院內控制度的落實。
1.公立醫院以前的報銷手段,報銷流程中有著大量的紙質憑證需要進行審核批準,這些憑證需要通過人工的傳達,所耗的時間比較長,工作效率也不高,同時紙質憑證很容易發生丟失的情況。
2.合規風險問題。因為公立醫院運用紙質憑證,這樣的審核批準手段,缺少系統的管理程序,大量的紙質憑證很容易導致公立醫院財務工作人員審核批準工作量增加,如果有一點疏漏,就極有可能導致公立醫院資金流失。
3.電子發票推行,雖然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提升公立醫院的業務工作效率,但同時也增強了財務工作人員審核批準的難度,由于電子發票打印次數不受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重復報銷的可能性。公立醫院財務工作人員很難鑒別重復報銷的情況,造成有人運用同一張發票重復報銷,獲取資金的情況發生。
4.預算額度等控制要求沒辦法很好的落實下去。手工的審核批準方式,在審核批準過程中很難緊密聯系公立醫院的預算控制要求,造成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沒辦法得到有效落實。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支付手段從傳統的現金支付到現在的移動支付,并且公立醫院也引進了先進的費用報銷平臺,使得患者到公立醫院治病的流程得到了簡潔優化,同時公立醫院內部的工作人員也減少了跑腿的頻率,減少了不必要的業務環節,使得醫院業務的工作效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最關鍵的一點是,運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醫院減少現金使用的數量,幫助提升了公立醫院的現金安全,有效的幫助醫院減少了現金丟失風險,同時醫院現金長期閑置的情況也得到了減少。公立醫院使用互聯網技術以前,窗口收費工作人員日常的工作便是要服務大數量的病人,一直進行著現金結算,檢驗現鈔等這些工作,窗口收費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大,并且工作的節奏也比較快,這便極容易導致現金收錯,或者漏收了現金的情況發生。運用了互聯網技術,支付手段采取了移動支付的形式以后,窗口收費工作人員現金收錯,漏收現金等情況得到了大幅度的減低,切實強化了公立醫院的現金安全性。
支付手段從傳統的現金支付轉變為移動支付,原本公立醫院的繳費或者充值的金額數目需要工作人員手動輸入,現如今只需要患者通過掃碼支付,公立醫院的系統就會直接錄入相關的數目金額到該患者的賬戶之中,大幅度的提升了收費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準確率,幫助降低因為人工操作失誤而產生的風險。另外,公立醫院運用互聯網技術,上線了費用報銷平臺,平臺上有電子發票查驗功能,該功能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重復報銷的情況發生,機器審核,能夠更準確的審核出人工審核過程中比較難發現的風險,有利于幫助減少因為人工操作失誤而產生的風險,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會計核算準確性。
公立醫院上線了費用報銷平臺,充分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優勢,在費用報銷平臺的系統之中,提前設置每一項的控制指標,其中有預算,審批等這類的控制指標,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控制,能夠極大程度減少人為主觀因素影響造成的流程管理漏洞風險,使得管理流程更加準確科學,可以從根本上優化健全公立醫院內控,減少了超預算審批的情況,使得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工作能夠更加貫徹落實下去;另外,也幫助公立醫院大幅度減少了審核流程中的漏簽,錯簽等風險。公立醫院業務環節得到再造,進一步優化健全了公立醫院流程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幫助公立醫院提升內控工作的有效性。
公立醫院運用先進的移動支付手段,同時上線了費用報銷平臺,這些措施大幅度的提升了公立醫院事前和事中控制。事前控制,是可以幫助公立醫院在每個流程之中,能夠有效控制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風險;事中控制,是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對賬,能夠及時有效地監測每一類信息等,公立醫院運用互聯網技術,充分運用該技術優秀的大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公立醫院管理人員減少僅僅只是靠事后控制的決策風險,可以及時有效的地監督控制相關數據信息,并且在第一時間進行相應的分析,可以給公立醫院管理人員在制定決策時給予科學有效的數據支持,幫助提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質量。
國家的醫改政策在不斷推廣和深入,公立醫院也需要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公立醫院應當主動創新,進行開源節流的工作,幫助公立醫院有效的減少運營成本。移動支付手段以及費用報銷平臺,這些手段除了可以幫助公立醫院減少因為傳統業務環節存在的劣勢,同樣也是互聯網技術在公立醫院更加全面有效的運用,使得公立醫院信息化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信息化范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大,有利于幫助公立醫院增強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優化健全了公立醫院目前階段具有的業務環節和內控模式。但是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同樣也給公立醫院帶來了不少新的風險以及問題,主要有以下兩點:
公立醫院運用移動支付手段,大數量的資金經過第三方平臺進入到公立醫院的賬戶之中,與此同時也有大數量的資金需要在第三方平臺停留最少一天。盡管現如今的移動支付應用廣泛,相應的移動支付平臺信用程度也不低,不過和以前現金、銀行卡支付的方式相比較,移動支付的安全程度依舊有著一定程度的差距。另外,醫院廣泛應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假如遭受到了電腦病毒,黑客入侵等情況,極容易泄露患者隱私數據等內容,嚴重的還會造成公立醫院資金損失。
這些年以來,移動支付應用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的百姓應用移動支付,不過關于移動支付的平臺相關的法律仍然沒有正式頒布,也就是說,患者在采取移動支付手段進行付款過程中,假如患者付款的密碼等數據泄漏,有可能造成患者資金被盜的風險,同時公立醫院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很難找到相關的法律內容支持,很難和移動支付平臺之間詳細的劃分責任。
另外,公立醫院隸屬國家衛生部門,假如在移動支付的過程中出現了不是人為造成的重大事故,同時又找不到相應的法律內容保障,那么除了公立醫院和患者的利益發生損失,同時也導致了國有資產的流失。
對此的相關建議是,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需要一直尋找互聯網技術運用過程中具有的風險和問題,并且加強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力度,這樣才能夠使得公立醫院在運用互聯網技術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益,更好地優化完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