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玲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玉龍壩鎮中心小學 553307)
恰切的教學情境可令學生融入其中,深入感知閱讀內容,體會其中的思想情感。從闡明造境解文的基本內涵入手,結合教學實例,指明造境解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并就如何運用造境解文的方法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相關策略。
1.1 閱讀激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利用造境解文的方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促使學生自主閱讀并思考。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圓明園復原圖像,隨后在屏幕中呈現被毀后的圓明園的圖片,并配以低沉舒緩的音樂,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此時教師向學生發出同游圓明園的邀請,借助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會主動探究圓明園被毀滅的根本原因,理解文章蘊含的思想情感。
1.2 陶冶情操。造境解文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可以深化閱讀體驗,陶冶學生情操。例如在教學《普羅米修斯》一文時,教師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中關于普羅米修斯為了給人類拿取火種而遭受宙斯嚴厲懲罰的內容,如“普羅米修斯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要求學生一邊朗讀課文內容,一邊想象相應的畫面。此時學生可以將自身的真情實感注入在朗讀情境中,從而深化對課文內容的認知與理解,準確把握普羅米修斯的勇敢無畏、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以及崇高的獻身精神。
2.1 運用語言造境解文。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其所著《教育的藝術》中曾提及,教師語言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心靈的重要工具。教師在運用造境解文的方法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需要巧妙地運用教學語言,并借助適當的表情、動作、語氣、手勢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情境,為學生解讀文本和體驗情感創造條件。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需求,并圍繞具體教學內容,不斷為學生提供正面引導,要求學生結合教師語言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深入感受相關教學情境。以《聽聽,秋的聲音》的閱讀教學為例,筆者在教學中主要利用語言為學生創設情境。在課堂教學開始前,筆者先結合文本內容說道:“清晨起床,將窗戶打開,一陣清涼的風撲面而來,通體舒適。放眼遠處的田野,泛黃的銀杏樹葉在陣陣秋風中翩然飛舞,響起了‘沙沙’聲,仿佛秋天的腳步聲一般。近處果園中,結滿了果實飽滿、顏色誘人的水果,有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橘子、紫瑩瑩的葡萄……”學生則需要在教師用語言描繪的同時,借助想象在腦海中繪出相應的秋日美景。隨后筆者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剛才的描繪語言音頻,要求學生再次認真聆聽,并在班級中暢談自己想到的“秋之聲”,說說感悟和體會。這樣的情境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交流,并在教師創設的語言情境中對秋天的聲音形成深入感知。
2.2 結合生活造境解文。新時代的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聯系學生生活,使學生融入閱讀教學,產生濃厚興趣,與文本產生共鳴。因此教師應當主動關注學生生活,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閱讀情境。例如在《太陽》一文的閱讀教學中,筆者并未單純地按照傳統講法講解理論知識,而是運用投影燈光源為學生模擬真實的太陽初升情境,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太陽升起時光芒萬丈、耀眼奪目的美麗景象。筆者又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對太陽的觀察,鼓勵學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有關太陽的知識:太陽與地球相距1.5億公里;太陽每天東升西落;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我國古人一直利用太陽辨別方向和時間。筆者在及時肯定學生答案的同時,邀請學生結合課外讀物一起探索更多有關太陽的奧秘。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發,學生由此自然開始了對文本的探究,提高了閱讀學習的效率。
2.3 利用圖畫造境解文。由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部分內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抽象性,所以教師必須靈活運用直觀形象的圖畫、圖像等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造境以解文。例如在《四季之美》的教學中,為了降低課文的閱讀理解難度,筆者從網絡中精心選擇了表現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黎明、夜晚、黃昏和早晨景色的圖片,在借助多媒體將圖片展示給學生的同時,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片中的具體內容。學生一邊觀察圖片,一邊進行語言描述,仿佛置身于對應的季節中,進而理解了四季之美。在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為學生創設情境的教學條件下,課文描寫的意境被還原,學生沉入其中,順利完成了閱讀學習。
2.4 借助音樂造境解文。將造境解文的教學方法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可以使用語言、圖像等元素外,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運用音樂為學生創設極具感染力的情境。音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情感與心理的雙重共鳴,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麻雀》一文的教學中,筆者與學生共讀文中描寫老麻雀在面對獵狗時,勇敢地以身軀保護小麻雀的內容,由于該場面難以單純用語言或是圖畫來充分表現,筆者因此提前準備了一段力度強烈的音樂,在學生閱讀時播放。學生伴隨著背景音樂閱讀,音樂中時快時慢的節奏和時強時弱的聲音可以恰如其分地渲染老麻雀在與兇猛獵狗正面相對時的緊張氣氛。
利用造境解文的方法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陶冶學生情操,還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高效交互、提升整體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