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墨
(江蘇省泗洪縣實驗小學 江蘇 泗洪 223900)
大語文是當前語文教學領域關注的一個主要方向。基于大語文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學在方式方法、教學環境、載體平臺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必要的優化與調整。本文主要分析大語文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今后的具體應對策略。
大語文教學觀認為,語文教育其主要的目標是幫助學習者獲得更好的發展。語文教育不僅是讓學生可以進行良好的語言表達,同時,還要助力學生形成較好的思維方式以及培養健康美好的情感與心理認知。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自身人格以及人文素養。大語文教學觀是一種帶有一定突破性的語文教育思想。這一思想主張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開拓與延展,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其中包括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等方面進行有機的對接,將學生所學的語文與學生的做人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借助這種方式來推進素質教育,幫助學生接受全面的整體的、有力的培養。在大語文的教學開展過程當中,還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其中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記憶、聽與說和寫作等方面。
首先,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有待提升。大語文教學理念其中一個重要的落腳點是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學生應該積極對生活中的語文現象進行分析和觀察,提升自身語言的感知能力和應用能力。但是,從具體的調研結果來看,很多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動力不足的問題。其次,語文教學環境有待優化。大語文教學理念不僅關注課堂教學,也關注課外學習環境。只有將課堂資源以及課外學習資源進行系統地優化與整合,才能夠更好的助力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從目前來看,一些地方在學生的閱讀材料的整合以及學生閱讀環境的打造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教學環境所具有的正面影響作用發揮有待進一步提升。基于此,在今后的大語文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進與提升中,還應該注重對現有教學環境的優化與提升。
首先,理論研究不足。目前,從學術層面來看,關于大語文理念以及大語文教學實踐等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圍繞大語文理念具體的執行策略以及相應的優化和評價標準等方面的研究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難以有效的提高其可操作性。所以,在今后的大語文教學理念的執行中,還應該進一步地優化和豐富理論層面的研究,更好地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理論層面的支持。其次,教師素養不足。在推進大語文教學理念的過程當中,語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以及對大語文理念的認識程度會直接影響著其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結果的實現情況。從調研中可以看出,我國一些地區的小學語文教師雖然在自身層面已經認識到大語文教學是未來語文教學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也是語文課改的重要的落腳點。但是,在具體的大語文理念的教學實踐中,在具體的、相應的方式方法的運用以及理念思維的轉變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這些不足也需要在今后的大語文理念基礎上進一步的進行優化與提升。
首先,轉變教學觀念。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自身應該積極地進行教學觀念的轉變,對大語文教學理念進行深入的學習與探討,將大語文教學理念與日常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活動的組織進行有機的融合。通過自身在觀念層面的轉變來更好地滿足未來大語文理念的發展需求,也為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提升創造有利的條件。需要強調的是,教學觀念的轉變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圍繞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大語文教學理念所需要的相關環境,做好主題培訓以及專業引導,更大層面地為小學語文教學理念的優化與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優化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體系。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相關部門需要充分地認識的教學評價體系所具有的支持性作用,圍繞教學評價體系自身以及小學語文執行和應用大語文理念的發展需求進行必要的評價體系的優化。一方面,注重學生在現有基礎上的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評測;另一方面,還應該積極地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的評估以及綜合素養的評測。通過以評價結果為依據,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整合自身的學習優勢,強化學習動機,為今后的終身學習以及大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另外,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不僅需要注重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還應該注重評價結果的應用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結果與過程的優化與整合,獲得更好的效果。
總之,在今后的大語文理念的執行中,應該圍繞教學理念所需要的師生配合、教學觀念以及環境體系、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相應的優化與提升。只有這樣,大語文理念所具有的價值才能夠得到更大范圍的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