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鑫華 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我國經濟在近年來得到了較為快速的發展,經濟發展與市場環境均處于一個新形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實施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傳統的模式與方法已經不能促進企業更好發展的需要,應該更好的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持續的完善和改進財務管理工作的相關規章和制度,進而提高其市場核心競爭能力。在新形勢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這兩個經濟發展產物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為了促進企業在新形勢下財務的更好發展就需要找到財務與管理會計之間的切合點,促進而這二者之間的融合,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水平與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文就以財務、管理會計的概念與關系作為出發點,淺析其融合必然性與意義,進一步探究新形勢下企業財務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策略。
財務會計又被稱為對外報告會計,其主要的任務就是按照會計準則中的相關規定來客觀的反映出企業的各種經營活動,并以財務報告或者是報表的形式來向外部與企業有利益相關性的個人或者是群體進行企業經營活動情況的匯報。財務會計實現了外部個人、群體對于企業財務狀況的進一步了解,是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外部個人與群體對本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握的重要方式。
管理會計又被稱為對內報告會計,將財務會計成果報告作為工作開展的基礎,對相關治療與成果報告進行了分析和加工,形成了綜合性與全面性更強的報告,屬于企業高層領導和管理人員開展決策的基礎,為企業管理工作提供了財務數據基礎。管理會計具有著包括資金控制、業績評價等在內的相對較為復雜的工作內容,并將記錄、分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
企業財務以及管理會計之間有著相對較強的關聯性,具體表現在工作對象、崗位以及重要性等方面。首先,財務與管理會計均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作為基本的工作對象對象。同時,財務與管理會計較為相像,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所用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具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均以財務部門為基本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大體相同。最后就是二者之間在企業中占據著一樣重要的位置,是各個部門連接的重要橋梁,工作目的基本相同,對企業的真實生產經營情況作出了反應。
首先財務與管理會計工作的側重點存在著不同,財務會計以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外部個人和機體作為服務對象,大多數記錄、解釋和反映的均為企業歷史的生產經營互動。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為企業內部領導和管理人員,其預測以及規劃和完善側重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情況。其次就是具有不同的信息質量特征,財務會計信息要具有真實、可靠、及時、準確、相關、可比等特點,其確認、劑量有著嚴格要求,而管理會計相對靈活,受會計制度與原則的束縛性相對較為寬松。最后就是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有所不同,財務會計的工作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會計知識,同時也需要熟悉會計處理等相關程序和方法,而管理會計沒有那么嚴格,但是其對統計與運籌學需要有所了解和掌握[1]。
在新形勢下,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均得到了運用,在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過程中所依靠的不僅僅只是報表,與企業存在利益管理的外界個人和團體也不僅僅以財務報告作為依據,更多與企業相關的信息較多且快速的更新著,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單一的財務或者是管理會計均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財務會計與管理相融合成為必然趨勢。
在新形勢下,企業想要得到更快的發展就需要將重心放在人力資源上,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財務與管理會計工作均需要高水平、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同時在融合新型管理思想與會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融合財務與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就逐漸的凸顯了出來。企業不僅僅要運用管理會計來預測企業未來的資金流動和生產經營情況,同時也需要利用財務會計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財務資料,將二者進行有效融合既可以達到節約人力資源的目的,同時也滿足了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在新形勢下,企業需要設立財務與管理會計,而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財務等各種信息量均劇增,財務會計的正常功能得不到有效發揮,管理會計依靠財務會計提供信息開展工作的方式也限制了其靈活性和準確性。而融合財務與管理會計就避免了二者新形勢下功能發揮的不足,促進了其功能的高效發揮[2]。
在新形勢下,企業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的互動與聯系越來越多,傳統意義上的部門界限越來越模糊,財務與管理會計之間的工作重疊部門也逐漸增多,二者之間的業務溝通和聯系越來越多將財務與管理會計進行融合保證了會計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也有利于更加完善財務管理體系,滿足了企業會計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
在新形勢下,財務管理模式與機制對財務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企業就需要從財務管理模式和機制入手,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效融合。首先,要設立管理會計部門,綜合管理經驗、能力等因素,找到最佳的負責人,使財務與管理會計相互監督和約束。同時,也要完善共享機制,尊重財務與管理會計之間的必然聯系,使得二者之間信息互動,保證工作的高效開展。最后,就是要建立融合制度,將業務與財務進行有效的融合,約束工作人員在業務與財務融合過程中的行為,保證會計工作的規范性。
想要促進財務與管理會計的更好融合就需要結合二者的優勢,做好資料格式與報告體系的合理調整。首先,在原有會計科目的基礎上可以增加具有統計信息的代碼和類別,保證管理會計數據化的實現,實現無價值信息的有效篩選,并通過增加備用信息欄使得非貨幣信息更為有效。同時,要建立新型的財務報告體系,保證報告在滿足內部需求的同時也可以滿足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需要,使得報告更加的系統和全面。
在融合財務與管理會計的過程中其基礎就是正確的會計觀念,因此,需要加強會計觀念的認知。首先,要認知新形勢下會計職能的變化,將會計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管理者和參與者。其次,就是要對會計人員有重新的定義和認知,要求其在既具有較高的會計業務處理能力又有較廣的知識面,可以參與企業決策。最后就是要讓會計人員保證認真的工作態度,形成較好的內部工作風氣與環境,為企業的良好運營提供基礎和保證[3]。
在新形勢下,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會計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要面對大量且復雜的數據,傳統會計處理方式無法高效的完成相關工作。因此,在實際融合財務與管理會計的過程中就應該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優勢,統一編碼和分類財務、管理會計數據,構建數據庫管理系統,做好財務與管理會計信息的整合,保證二者之間的共享,同時,也要構建財務管理信息平臺,通過會計軟件的應用來有效的編制會計報告,保證財務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效率。
在新形勢下,傳統輕管理而重核算的情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以往的會計人員水平和質量不利于財務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因此,就要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需要組織會計工作人員參加業務強化培訓工作,幫助會計人員對管理會計有足夠的了解和認知,構建一個核心素養、業務水平均相對較高的會計人才隊伍,讓其在掌握會計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具有管理經驗,可以參與企業決策,促進財務與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
在實現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的過程中企業就要做好根據內部和外部環境做好會計制度的梳理工作,并針對性的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同時,也要強化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的聯系,建立更加合理的會計制度體系。最后就是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制度,做好財務、管理會計的嚴格監督,促進二者之間的更好融合。
在新形勢下,促進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需要創新財務系統,根據財務與管理會計的具體工作內容與職責來構建 財務管理系統,使得企業管理者與工作人員認識到財務與管理會計的應用優勢,促進二者之間的促進和協調,進而保證融合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下,企業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對象與內容上存在著一致性,其所需的信息資源也具有著一定的同源性,也就是說二者之間的融合有著一定的契合點,財務與管理會計之間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此,企業就應該從認識到財務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必然性,理解二者之間融合的意義和重要性,通過多種融合方法與策略的應用來促進企業會計的良性優化,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與質量的提升,為企業的健康、穩健運行與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