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紅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中揚初級中學 江蘇 宿遷 223800)
思維可視化是以表征關系為主的可視化,能把認知過程中的思考方法和思維路徑通過視覺表征呈現出來。將思維可視化工具應用于初中英語說明文閱讀教學中,結合“一般—特殊型”“匹配—比較型”和“問題—解決型”三種類型具體闡釋,以“看”的視覺方式重構閱讀文本,既可以觸發深度理解并傳達意義,又能夠促進思維品質,提升閱讀素養,實現《課標》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般—特殊型”是說明文中語篇組織結構最常見的模式,《英語》7上Unit3,5,7下Unit3,8下Unit8和9上Unit6都屬于這種模式,適合用圓圈圖、括號圖、樹形圖或思維導圖對此模式的說明文進行分析,描述主題的多種維度,表現主題事物呈現的多樣化特征。《英語》8下Unit8Reading板塊是基蒂的線上朋友馬丁娜在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寫的一篇博文,主要介紹瑞士是如何保護環境,保持高山蔥綠、湖泊清澈的。語篇從垃圾(舊衣服)分類、回收利用、制定法律及利用新能源三個方面作了介紹。此處使用樹形圖既符合語篇主題,又適配語篇結構,可以幫助學生直觀、清晰地把握語篇結構,掌握、鞏固語篇細節。語篇第一段可以理解成統領全文的語段,其中“It is beautiful,and we should try to keep it that way.”是主題句。這里的“keep it that way”是指瑞士一直關注環保,青山綠水是一貫的樣子,因此可以把語篇的標題Green Switzerland作為大樹的根莖、主干,制作成一個樹形圖。然后,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語篇,找出支持說明主題句所列舉的三個舉措,并添加到樹形圖上,將語篇的組織結構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接下來的細讀環節,學生針對每一部分進行認真研讀,分類、歸納具體的措施信息,將抽象的語言精練地概括出來,放到樹形圖適當的分支上去,完成一幅完整的樹形圖。制圖的過程是分類與歸納、抽象與概括的過程,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交叉運行,編織成思維網絡,推動邏輯思維發展,培養自己的思維品質。之后,學生可以應用該圖進行語篇的復述與操練,向他人介紹瑞士的環保情況,也可以在課后開展寫作活動,在介紹自己的家鄉、城市或國家如何開展環保工作時,可參照該圖,構思、制定寫作框架,確定清晰的寫作思路。
“匹配—比較型”常用來比較兩種事物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雙氣泡圖及創新的圓圈圖具有比較的功用,適合于《英語》7下Unit1和9下Unit1的教學。《英語》9下Unit1Reading板塊是米莉為幫助交換生更多地了解中國城市而讓學生寫的介紹北京與桂林兩個旅游城市的文章,屬于“匹配—比較型”語篇。兩篇文章以介紹兩個城市的旅游景點為主,既有共通之處,也有更多的不同之處。看了文中的介紹,交換生能了解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領略中國的美好河山,拓寬自己的國際視野。兩篇文章結構清晰、易于把握,我們可以將重點放在兩座城市的比較之上,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學習語言、把握細節,在比較中激活思維、發展能力,在比較中領略祖國山川、歷史,培養家國情懷。雙氣泡圖和韋恩圖(VennDiagram)具有比較的功用。韋恩圖也叫文氏圖,類似于兩個相交的圓,用于顯示不同事物重疊區域及關系,常用于對比文本信息,非交集部分記錄不同點,交集部分記錄相同點。我們可以利用韋恩圖強調比較的特點,結合圓圈圖展現主題(北京、桂林)與具體要點(旅游景點)之間的關系,進行創新設計與制作。
“問題—解決型”先介紹某種現象,再說明現象產生的原因、過程及影響,然后給出解決措施。采取的措施可能解決了問題,也可能沒有或未完全解決問題,最后應對此作出相應的評價。《英語》8上Unit5、6兩個單元介紹大熊貓和扎龍自然保護區的情況,之后闡述它們面臨怎樣的問題以及采取的拯救措施。思維導圖可以很清楚地呈現這一過程,同時也可以配合使用括號圖和樹形圖,對它們面臨的問題和拯救措施進行多樣化的分類與分析。8上Unit6Reading板塊是觀鳥社團成員桑迪閱讀的一篇社會簡報中的文章,介紹了扎龍自然保護區鳥類面臨的生存問題以及采取的拯救措施,希望能幫助人們了解濕地的重要性,更好地保護大自然。說明文有明確的主題、相對穩定的結構。該語篇屬于“問題—解決型”,能引發發散性思維的思維導圖可以很清楚地呈現這一過程。在閱讀完語篇,搞清楚每一段的大意及結構之后,我們讓學生分組合作,分別就扎龍保護區鳥的類型、面臨問題及解決措施制作出相應的圖示,有了這樣的基礎,教師再提供一個思維導圖的框架,學生在組內通過閱讀與討論、分析與比較、歸納與概括,能順利地完成圖示中缺少的信息,形成一幅完整呈現語篇結構與內容的思維導圖。然后,運用該圖示進行語篇的復述與鞏固、對話與交流。制圖過程中,學生運用多種思維方式,既增強了對語篇的整體認知與理解,又提高了學習興趣,思維品、閱讀素養等都得到了發展。
思維可視化,是指以圖示或圖示組合的方式,把原本不可見的思維結構、思維路徑及方法呈現出來,使其清晰可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