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彩萍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木瀆實驗小學 江蘇 蘇州 215101)
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個學科教師的青睞。傳統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往往采用填鴨式教學,教師按著教材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會出現開小差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方式采用生活化教學,用實際生活的案例為學生講解專業知識,讓學生懂得道德不只是停留在思想方面,也要付諸于實踐當中,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構建一個高效的教學課堂。
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太過理論化,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進行生活化教學可以將理論知識用生活中的案例為學生講解,讓學生可以輕松理解相關知識,還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學生對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會積極的思考與發言,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1]
2.1 科學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進行課堂導入。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優秀的課堂導入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并且一個優秀的課堂導入,就像一個強力磁鐵,其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吸引過來,教師還能夠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道德與法治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所設計的課堂導入并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便造成了整體教學質量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教學來導入課堂教學,用學生身邊事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2]
例如,在教學小學道德法治中《我的家在這里》這部分內容時,在課堂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優秀的主題——“我的家”,引導學生想一想家庭中有什么家庭成員,家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來完成教師的問題。然后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課本中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教師為學生科學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把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提升學習質量。
2.2 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提升學會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讓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然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尤為重要。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為學生營造出理想的學習環境,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就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學習環境,把知識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氛圍中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就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中《同學相伴》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生活為學生創設生活中的游戲氛圍,結合課本中的游戲主題,為學生在黑板上畫三個圓,每個圓對應站三個人,然他們蒙著眼睛在圓里依次畫上鼻子、嘴巴與眼睛,其他學生在下面做裁判,然后看看哪個小組畫的更加準確,用這樣的教學氛圍,來體現學生之間的相互陪伴,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3 利用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的狀態對于學生學習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合理的生活化教學,教學活動圍繞學生展開,讓學生在學習中占據主動地位,這樣會使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中《我的好鄰居》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融入生活化教學,“無論我們的家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會有自己的鄰居,但是鄰里之間的關系卻大不一樣,有的關系非常好,還有一部分關系不怎么樣,那么你們家與鄰居關系是什么樣的呢?”然后讓學生回答并說出原因。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師的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
綜上所述,生活中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要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利用生活化進行課堂導入、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等方式,讓學生能夠很輕松的理解專業知識,使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就在我們身邊,并主動學習這門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構建一個高效的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