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
(渤海大學 遼寧錦州 121000)
日前,教育部明確釋放信號:未來體育課必須布置作業。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長王登峰給體育作業做出了詳細的解讀,“最直接的一個內容就是我們的孩子在校外放學回家以后,應該有一定的時間去從事戶外的體育活動、體育鍛煉”,此外,“我們的學校體育應該教會學生健康知識,教會學生基本的運動技能,還要教會他們專項的運動技能”。小學生處于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適度的體育活動對骨骼、肌肉和思維的發展大有裨益,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教師布置的任務不能很好地理解,鍛煉的動作質量達不到規范,適合體育活動的場地較少,家中沒有合適的體育鍛煉器材等,在運動的道路上“困難重重”。由此筆者引入重疊影響閾理論,希望建立有助于學生健康的學習型社區,通過學校、社區、家庭三方共同協作,助力孩子成長。
重疊影響視域理論是愛潑斯坦等人在深入研究學校、家庭與社區之間的關系時,對傳統的家校分離理念產生質疑,由此闡述的一種新型的解釋架構,在具體深入研究美國中小學校與家庭、社區關系后,他們認為家庭、學校和社區這3個背景實際上對孩子及三者的狀況、之間的關系發生了重疊影響,并且這種影響是同時發生的,因而提出必須要在學校、家庭與社區之間發展一種新型的伙伴關系,因為這樣的關系能夠改善學校的教育實踐和學校的氣氛,能夠增強父母的技能和領導能力,能夠密切父母與學校以及與社區中其他人的關系,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工作,有助于所有的學生在學校里和未來的生活中取得成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微和復雜的任務。”家長由于工作繁忙、陪伴孩子時間較少,更多地把教育過程全權交給學校,家庭的教育功能占比減少,學生受到的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學校層面,回到家課余時間被大量的作業和補課班所占用,家庭間的關系變得十分疏遠。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對牙牙學語的幼兒的親身教導,逐漸退居幕后,“非專業人士”的標簽讓家長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局外人”,家長變成輔助教師工作的幫手。社區所提供的各種資源,如公共閱覽室、休閑娛樂區域、運動場地等逐漸變得與孩子們無關,本應休閑、娛樂、放松的時間,被繁重的作業和補課班取而代之。重疊影響閾理論認為,家庭、學校與社區應該為學生成長承擔共同的責任。這三方的交互影響有助于讓學生取得成功,因為學校是教會學生知識培養人的主要場所,家庭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社區內含有大量的資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家校合作是深化學校教育和促進學校發展的有效手段。目前體育作業的開展,在升學壓力下并不順利,雖然在新課改中多次強調體育的重要性,但體育在升學考試中分數占比少,相較其他學科而言是一個孤立的學科,社會對體育作業的重視程度很低。在2020年10月1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指出,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礎上,通過不斷總結經驗,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用分數做指揮棒無疑能夠對某些家長“重文輕體”的思想產生改變。體育在逐漸“主科化”,這對體育作業的順利執行起到關鍵的政策支持。新課程理念也為重疊影響提供了制度的支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在課程的組織實施上,建立教育部門、家長以及社會各界有效參與的課程建設和學校管理制度,從而合力助力課程改革,和更好地培養學生。
記憶力是評價智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是人將新獲得的信息儲存在大腦并能夠對未來行為產生一定指導的能力。在體育運動中,學生通常運用視覺,或動作模仿對動作要領、重難點、以及完整的技術動作進行記憶,最終在大腦形成記憶痕跡,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完成技術動作。進行體育游戲時運動器官需要大量血液循環進行供氧,因此對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影響十分顯著,學生正處于發育的關鍵時期,運動對學生發育的幫助有著積極的影響。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體育課中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是體育游戲這一環節。據筆者觀察,學生課間進行的游戲活動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體育課習得或由其改編。例如課堂中,學習腳內側傳球開展的足球游戲“遛人”,在體育課自由活動時間、體活課、間操均能觀察到開展此活動的學生。學生在游戲中能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并長期持之以恒的加以鍛煉提升,讓運動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伴隨其一生的愛好。
現在普遍存在的場景就是家長回家玩手機,孩子回家做作業,缺少與家人和同伴的交流,而家庭體育游戲可以很好地協調學生與家長、學生與伙伴的關系,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共同完成布置的體育作業,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孩子每天的運動內容,及時發現問題,進行糾正,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展示自我,另一方面家長與孩子一起互動,能夠緩解工作帶來的壓力。在交流中見證孩子的成長,相互促進,相互鼓勵,享受運動。另外,學生間進行的游戲玩耍讓他們學會如何和伙伴之間建立良融洽的伙伴關系。
現階段我國小學體育課平均一周3~4節,時間僅僅40min,這不足以讓學生掌握好體育技能。通過課后作業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做到及時復習,重復的練習能夠幫助鞏固自動化的水平,遇到困難的動作技術,可以通過家長傳授或咨詢老師答疑解惑。通過觀看比賽,可以對某些未學習過的動作有個粗略的印象,能夠對日后新授課起到幫助。和同伴游戲還可以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學生間群體的形成,促進個體社會化。
在重疊影響閾理論的指導下,家庭、學校、社區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信息獲取變得便捷、高效,在有了技術支持的情況下,溝通變得方便,許多學校在入學第一天,班主任就會建立班級的微信群,還有的教師建立起班級的專屬公眾號,供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期間的表現,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學校的信息發布方式、教育教學方式、家校合作方式、監督評價方式等都隨著網絡的出現而發生變化。
可使用網絡平臺布置每日的體育作業,錄制相應動作的鍛煉小視頻,供學生和家長進行研究。小學生對通俗的歌曲和直觀的圖片非常感興趣,他們不喜歡大量文字描述而喜歡體育游戲,這更要求教師重視引導,可以以故事性方式將學生帶入情景,在講解游戲時可以運用學生所感興趣的動漫元素,多使用直觀圖片,將學生代入故事的情節、場景中,進行角色的扮演。教師還要注意及時對學生進行答疑輔導,家長要積極配合監督學生的動作是否符合規范。教師應合理進行作業的監督與檢查,通過微信群錄制作業的完成情況,或者隨機抽取同學進行視頻的監控,來判斷技能的掌握程度、學生對游戲的喜愛程度及體育作業的鍛煉效果,教師要利用平臺做好對學生的評價。
3.3.1 以學生為本布置作業
以往布置的體育作業如跑步練習,學生經過練習之后興趣下降嚴重,精神懈怠,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常常發生。若引入故事,例如“官兵與盜賊”,以游戲的方式開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角色的扮演,相互追逐,全身心地投入,會大大提升運動的效果與強度。這就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選擇學生所感興趣的方面來進行游戲的設置。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動力。教師可以多采用兒童感興趣的詞語、元素進行體育教學。例如布置有關腿部力量鍛煉的作業,可以采取蛙跳這一練習形式,并用故事的形式來導入,導入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將簡單的蛙跳改編成游戲“小跳蛙”,根據蝌蚪的成長速度,變換不同的跳躍距離、跳躍的頻率,讓學生切實感受對身體的控制,隨著游戲從“蝌蚪”變成“青蛙”。
3.3.2 對于突出的學生合理設置獎勵
對于作業完成積極的學生,善用獎勵。以蛙跳練習為例,學生每進行一次跳躍,教師可以根據進步或努力程度,設置一種獎勵積分的方式,當到達一定分數后可以換購文具或體育器材。物質獎勵一般是指通過各種物質手段對學生的行為給予肯定性的評價,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也可以鼓勵學生采取自編游戲的方法進行鍛煉,鼓勵創新,鼓勵學生采用自制器材,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樣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對于設計新穎的、具有較高娛樂性且設計美觀的自制器材可以在學校間進行展覽、推廣。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擴寬自己的知識面,更新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鼓勵。
3.3.3 分層布置體育作業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身體素質,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合理布置游戲的負荷、強度大小。對于運動水平高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難度,為其設置任務要考慮到其提升的空間,對于水平稍差的學生,選取負荷較低但是有一定運動量的游戲。教師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測試,確定游戲能夠促使學生的體質水平提高,以保證游戲的質量,確保學生的鍛煉對增強體質切實有效。
綜上所述,在教育部為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強調體育必須布置體育作業的背景下,以交疊影響閾理論為理論支撐建立的三位一體化關愛型社區,很好地拉近了家校關系,提升了學生家長對體育作業的參與程度、重視程度。布置體育作業以體育游戲的形式,不僅能夠改變傳統的體育作業單一、枯燥的特點,同時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育作業以體育游戲的形式進行,目前正處于理論探索的階段。在實際進行開展的過程中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切勿為了游戲的娛樂性而忽視了體育的鍛煉屬性。因此,應當積極推進理論的探索,幫助更好地布置體育作業,真正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