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郭劍
(1.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江蘇南京 210046;2.南京林業大學 江蘇南京 210037)
隨著高等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體育教學得到了重視并成為了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動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高校體育課程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高校需要明確當前體育課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育優勢,通過積極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課程,從而拓寬學生的學習體育知識的渠道,以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程教學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通過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課程,來不斷優化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以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高效性與可持續性發展。
首先,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都普遍缺乏完善的體育線上線下混合課程教學融合體系,也沒有現成的相應的教學方案可以參照。相對于傳統的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模式而言,混合式教學模式指的是實現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線上教學是利用網絡建立師生之間的聯系,線下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地進行溝通與交流,混合式教學模式將二者融合從而發揮二者的優勢作用,能有效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但由于學校普遍缺乏完善的線上線下融合體系,很多高校的大部分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并未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混合教學,學校官網及相關網絡平臺的信息更新也不及時,且缺乏健全的線上體育教學考評制度。
其次,在高校體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上,缺乏相應的應用機制。為了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需要充分發揮混合教學的優勢,而應用機制則是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的基礎保障。但現階段,由于應用機制尚不健全,因此體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實施缺乏科學的依據,教學規劃缺乏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體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的效果,難以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此外,有部分高校雖然利用互聯網建立了校園網絡學習平臺,但是其體育混合教學模式的網絡化水平仍普遍較低。高校在網絡的維護與管理上投入較少,導致校園網絡平臺形同虛設,學生的教學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不利影響。
高校體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教學的開展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幫助學生提高各項運動技能,掌握各項運動的技巧,同時,還要求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教學活動中,并加強師生的互動與交流,從而才能有效提高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高校體育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的構建,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學習需要,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一些常規的運動的技巧、方法與訓練時的注意事項等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之后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實踐訓練,課下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對學生的線上指導,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實現線上的溝通與交流,要及時解決學生在體育訓練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幫助學生完成預期的訓練目標。
課程設計是高校體育線上線下混合課程構建的核心環節,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都需要以課程設計為主要參考依據。高校體育教學在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同教學階段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但彼此之間又是相互聯系與依賴的,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能力發展的基本特點以及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統籌規劃。課前教學階段的學習活動要強調學生的中心地位,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安排學習任務來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借助信息技術與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獲取豐富的網絡課程資源,同時還可以自主收集一些與課程相關的資料,從而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跨班級或班級內的線上社交群組,為學生提供針對知識點提出問題并進行討論的平臺,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理論與實踐知識的預習工作。在實際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立足于課前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采用邊講邊練、以練代講、邊做邊評等多元化的授課方式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在教師的指導與輔助下完成實踐與綜合性知識的學習與練習任務,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課后,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指導活動,為學生制定個性化課后練習任務,并對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進行跟蹤測評,建立微信群或學習交流討論平臺,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并與同學、教師共同進行探討,從而提高體育學習的效果,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
線上教學能幫助學生形成動作的整體表象,但要想使學生真正掌握體育運動技能,還需要通過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反復練習來實現。例如:針對海島野外生存課程中“速降”的教學,首先通過線上教學模擬出房屋著火,受困者逃生的生活情境,并引出速降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之后由教師通過線下課程教學向學生示范速降操作的基本動作要領,幫助學生形成動作的整體表象,再指導與輔助學生進行反復練習,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速降的基本動作要領。線上模擬情境與線下動作展示和實踐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全方位地體驗與掌握體育運動訓練的基本要領,在高校體育的其他運動項目如足球、籃球、游泳、武術等的實踐性教學中也較為適用。針對理論性內容的講解可以采用深入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式,以線上教學為主,教師通過線下課堂對學生在線上學習中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情況進行檢驗,提高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進而有效節省線下課堂教學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此外,綜合性內容也是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難度較低的操作技能,大多數學生能夠通過線上學習理解與掌握這些知識點,但仍有部分學生難以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完全掌握知識內容。因此,教師在針對綜合性的教學內容采用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式的程度把握上,存在一定難度,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教學安排等方面情況,靈活調整混合教學方案。
由于能力與生長環境的差異性,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存在明顯的差別,不是所有學生在一整節課下來都能夠全面理解與掌握教師講解的知識與動作要領,一部分學生會在課后遺忘知識,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后借助線上教學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首先,教師可以將一些體育運動要領的相關視頻分享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課后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觀看視頻進行反復練習,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將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后,打破時間和空間對學生復習鞏固的局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學生可以在復習鞏固過程中,將自己的問題和練習的視頻拍下來發到網絡交流平臺,讓教師和其他學生針對自己在練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并進行指導,從而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有利于提高學生復習鞏固的效果。此外,教師在進行課程評價的過程中可以采取線上線下混合評價方式,通過設定多元化評價模式,針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以及線下課堂教學中的綜合表現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同時,將評價的結果公布在網絡信息平臺上,根據評價結果給予學生個性化教學指導,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對學習方法進行調整,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更好地推進高校體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程的開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體育學習需求,高校體育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分析結合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特點以及所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優勢,科學設計與規劃教學內容,加強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進而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及高校體育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