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哈爾濱廣廈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在環境設計課程中,需要進行空間設計,教師通過VR技術使學生在設計方案時,從原本的二維形式的圖紙,轉變成三維空間,形成空間意識,通過這種技術方法來優化環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展示VR技術具有的沉浸式特征,環境設計課程也將變得更為有趣生動。以課程教學需求與VR技術為核心,對環境設計教學工作實施改革,本文研究在環境設計過程中,應如何應用VR技術。
VR技術對轉變環境設計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不同環節引入VR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設計教學實驗,從設計思維的高度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VR技術能夠讓教師專注于營造全新的教學模擬環境,讓教學從簡單的設計專業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提升到增強學生的邏輯能力和設計能力的層面,讓專業教學成為一個良性互動、全面提高的過程,回歸培養學生設計思維、提高學生設計能力的教學初衷。
2.1 《居住空間設計》案例。進行《居住空間設計》教學工作時,可運用VR技術,讓學生獲取沉浸化空間體驗感,同時也能夠模擬還原一些現實環境,將抽象化的概念轉變得更加形象,以此逐步養成學生的轉換立面與平面能力、距離感與空間想象力。居住空間主要指娛樂室、書房、餐廳、起居室與臥室,教師可讓學生運用VR技術來感受各種不同的居住空間環境,掌握設計居住空間時需關注的問題,學生仿佛直接置身于一個個居住空間中,有的居住空間整體采用灰色色調,僅僅幾處使用相對亮麗的顏色,空間不壓抑,同時增強了生活氣息;學生也能夠在VR技術的作用下,720°地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構思,在設計臥室時,增加了矮柜的設計,以此避免應用大型櫥柜占用過多的空間,將床直接設計到矮柜上方,縮減床架空間,使室內空間增加。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可以直接地獲取空間信息,并進行自我感受,對不同的空間性質之間的差異進行體會,在學生自行設計的環節中,在沉浸式學習環境中,可掌握布局、高度與材質給空間感受帶來的不同影響。
2.2 《景觀設計》案例。在《景觀設計》教學中,對《校園景觀規劃設計》相關的內容進行講解,學生需要掌握校園的功能,以及突顯人文氣息的需求,通過VR技術帶領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些優秀的校園景觀設計作品,讓學生認識到維持校園中的文化性景觀系統可持續發展特點的重要性,掌握規劃設計要點,學生在按照要求設計校園景觀時,教師借助VR技術,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學生形成帶有交互性的設計方案,評價最終設計結果時,也能夠更加真實、直觀,通過更多樣化的標準實現對學生形成的設計作品的有效評價。
VR技術的引入使環境設計課程更加有趣,課程內容也被豐富,在實施教學改革時,必須全面考慮到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教師需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形成更強的軟件應用技能,在教學目標中也要注重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目標,優化課程組織形式,最終實施考核時,也要結合技術應用需求,擴充考核標準。
現階段,VR技術在環境設計專業中的應用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其優點是通過簡易的VR設備就可以開展相關研究工作;缺點是現在的VR設備與以往的環境設計軟件需要轉換平臺。同時,長時間佩戴VR設備,處于虛擬空間,會讓人產生不適感。目前,VR技術對于空間感知、視覺模擬有較大幫助,有關聽覺、嗅覺、觸覺等方面的模擬仍處于技術研究開發的狀態。同時,VR技術與環境設計專業的結合存在VR操作平臺與環境設計專業軟件平臺之間的轉換問題,尚未實現即時操作、即時反饋,讓設計成果實現相關平臺的共享,技術的瓶頸使VR虛擬現實技術還無法被全面應用于環境設計的各個階段。目前,相關的技術壁壘還沒有被完全突破,設計平臺間的轉換問題依然存在,導致VR虛擬現實技術大多應用于設計成果的展示環節。同樣,在基于VR技術的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學手段也大多基于對設計成果、設計空間場景的展示和體驗。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VR技術可能會突破技術壁壘,融入環境設計的全部過程,發揮強大的技術潛力,讓設計過程更加直觀,讓設計表現更加真實、合理,讓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更加符合專業發展的規律。
環境設計課程必須要依托專業發展,積極地進行創新與改革,尤其是要引進各種先進的技術,本文分析的是VR技術的應用,著重強調該項目技術具有的沉浸式特征,學生在環境設計的課堂中能夠形成新的思維方式,將新型思維方式運用到環境設計中,將生活行為置于設計空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