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冬毓
(莊河市職業教育中心 遼寧 莊河 116400)
會計職業素養,是作為會計人員在從事、完成各項會計工作任務中所體現出來的職業品質和職業能力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映。會計職業素養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情感、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會計是一個從事金錢的經濟活動,在工作中經常會受到金錢的誘惑,因此作為會計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還要有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面對市場激烈的人才競爭,職業素養在中職學校教育中顯得越發重要,會計專業學生不僅要掌握過硬的會計專業知識,更應該加強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1.1 缺乏職業意識和目標。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影響,在人們意識中,職業教育也只是學知識,有一技之長就可以升任工作,卻忽略了職業素養對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會計的職能作用也在不斷延伸、擴展和強化,對我們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專業的知識,還要有高層次的會計職業素養。而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念,已經不能適應人才市場的新需求,在重視知識教育的同時卻忽視了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和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導致學生沒有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走上工作崗位后責任心差、缺乏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情感、行為習慣,造成畢業生的就業穩定率低、就業質量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會計人員,肯定不會受到會計企業的親睞。
1.2 缺乏職業情感。會計企業對財務本身就有保密意識,更何況會計工作是一項非常嚴謹細致的工作,不允許有任何差錯,所以學生到企業實習開展的不甚完善。再加上校企合作關系不穩定,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實習崗位數量有限,學生到企業實習大多是當幫手,干一些不重要的事務,甚至是與財務不相關的工作,難以深入企業財務中,很少會接觸到企業的賬簿資料,學生很難親身實踐會計工作,致使學生缺乏職業情感。
1.3 缺乏職業習慣的養成。由于學校辦學條件有限,物質資源不足,學校缺乏專業的實訓基地,實習室也缺少大量物資,專業設備配置不足,真正的實訓難以開展,導致教師無法擁有專業的設備為學生進行專業的實訓教學,造成學生缺乏實訓訓練,無法體驗工作崗位,學生難以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道德素養。其次,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大多都是完成一般性教學任務,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會計職業素養的教育,導致學生的職業情感、行為習慣等方面難以養成。
2.1 通過班級管理中滲透企業經營理念,提高學生愛崗敬業意識。教師借助企業的經營理念對班級進行管理,將專業所需要的職業素養變成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例如:班級通過投票方式決定班級重大決策,把課堂考勤當成“企業簽到”,佩戴名簽當成“工作牌”,平日成績當成“工資賬單”,針對遲到早退、不愛學習、扣分等情況制定公平合理的獎懲制度,創設有特色的班級文化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個性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實踐意義。學生通過企業文化的熏染,自我管理、自我陶冶和自我鍛煉,引導同學們的觀念與行為逐步向企業發展,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
2.2 通過優化課程設置,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中職院校要優化會計課程設置,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服務于就業”的宗旨科學設置課程內容。目前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趨選擇多為中小企業,中職院校在課程設置前有必要開展調研,對中小企業的業務范圍及會計專業職業評價標準做充分的了解,并結合目前會計行業的稅收政策、政策法規不斷更新變化及會計行業的新發展,對會計專業課程進行動態的調整,不斷給學生輸入最新知識。此外,學校也可以適當增加實踐技能教學課時,增設《職業道德與法律》、《會計職業道德》等職業道德教育課,通過相關知識的傳授增強學習對職業道德的理性認識,達到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的目的。
2.3 加強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校企合作也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企業提供實踐基地,深入落實實踐教學,學生到企業實習,對于培訓他們的職業道德觀念,遵循會計職業規范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執行的一般都是最新的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政策與法規,學生到企業實習的內容都是真實的企業工作場景,讓學生融入到企業的工作情境中,接受有針對性的實訓,并強化規范操,對提升學生會計事項的處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訓基地是學生進行會計基本功訓練和模擬操作訓練的重要場所。通過模擬企業工作環境,強化學生的專業素養。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學會編制和審核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登記總賬和明細賬、制作應收應付賬單等會計核算技能,使學生能夠直觀的了解、全面客觀與規范的處理會計信息,對會計工作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在參與、體驗中完成從知識到技能的轉化,從而能更好的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的目標不僅要提高學生勝任工作崗位的能力,同時還要提升學生適應崗位需求的職業素養。教師要發揮好積極引導作用,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對中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職業道德素養,正確的職業觀和職業理想,為學生日后的就業、擇業及未來職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