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殷曉麗
(1.巢湖學院 安徽巢湖 238024;2.巢湖市城北小學 安徽巢湖 238024)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要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將學科與學術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培養出更多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具備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本科核心科目,傳統教學模式培養的人才已經無法滿足體教融合新時代的需求。該文圍繞體育教育本科專業的培養模式,將OBE理念引入到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程中,以學生的學習產出和/或成果為導向,明確課程目標,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構建動態評估體系,結合新時代學校體育發展的需求,達到培養具有創新性實踐能力的滿足學校體育教育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OBE是以預期學習成果為中心來組織、實施和評價教育的一種結構模式,學生的學習成果才是教育系統運作的動力,而非教科書或教師經驗,顯然區別于傳統的重視投入和內容驅動的教育范式,是一種典型的教育范式的革新。事實上,OBE最早由美國學者Spady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改革中提出[1]。隨后,美國學者Acharya提出OBE理念中學習產出的具體實施應由預設、實現、評估和使用4個步驟構成。“預設”主要指圍繞培養目標,按照自上而下的反向設計思路,對課程內容進行逐層分解,而后制定出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實現”是指組織該課程教與學的具體執行過程;“評價”主要是以課程學習后的評價為基礎;“使用”則指對預期學習產出的實踐檢驗[2]。這與傳統教學模式顯然不同,OBE教育理念是以教學目標(學生預期學習產出)為基礎,圍繞其相對應的教學內容,進行課程行設計、實施、評價、學習效果檢驗等活動有序開展。在OBE教育理念中,所有的教育活動必須始終“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完成學習過程獲得該專業課程及相關知識和能力,實現預設學習目標,以此真正達到提高專業課程教學效果,完成培養目標的根本任務[3]。該研究依據OBE理念,對體育教育專業核心課程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的設計與實施進行探討,以期為提升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提供新的視角。
基于OBE理念,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程的設計思路應以學習成果為導向,關注課程要培養怎樣的人,以便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解決培養目標與課程內容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而通過構建的已有評價體系來檢驗學習成果的時效性,即人才培養的質量。學校和教師首先要清楚所要實現的學習目標及學習產出,從預期學習成果出發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和實施,配合不同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教與學的過程達到學習目標,再利用成果的及時反饋來改進原有的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安排。
傳統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的教學目標的設計忽視了體育教育專業師范型的應用本質,對學生的學習目標與學習成果關注相對較少,簡單地參考課程教材的目錄和內容設置制定。同時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對于“好動”的體育生來說較枯燥,聯系實際不夠緊密。目標與內容之間的對應關系被弱化,課程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不能很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和考核評價服務,也不能準確地檢驗目標實現情況[4]。依據OBE理念要求,課程目標的制定需要結合學校體育需求和人才培養定位,通過對新時代體教融合視域下學校體育教育的新要求和需求進行調查,梳理體育教育培養人才就業的崗位所匹配的能力素養要求狀況,最后對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程的預設學習目標進行確定。因此,新時代學校體育發展要求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具備基本體育技能知識,還需要具有將學生意志品質塑造自然融入到體育教育實踐中的本領,切實培養和提升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核心素養和能力才是根本[5]。
現階段,因教學條件的限制,體育教育專業課程多采用理論教學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實驗和實踐教學模塊占比較小,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基于OBE理念,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課程設計和組織實施時必須認真對原有內容進行解構與重構,對課程進行反向設計和正向實施,達到提升學習產出的最終目的,實現對學生能力的全面培養[6]。例如,在“運動技能學習中的遷移”一節的教學設計中,可以借用電影《無問東西》中馬約翰先生帶領學生在大雨中鍛煉身體磨煉意志品質的經典片段作為課程導入,視頻畫面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其思政元素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專業認同和愛國熱情。隨后介紹馬約翰先生和他的著作《運動的遷移價值》,榜樣的力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代入感和向往之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職業抱負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實現。又如,在技能的練習和示范教學中,強調課堂學習體驗與實際訓練相連接,通過結構化、階梯化的設計,幫助學生有效掌握技能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運用技能。基于OBE理念,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可進一步通過對課程評價及時調整教與學的過程,即進行反向設計,正向實施不斷優化學習過程,達到提升學習產出的最終目的。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原有的課程評價體系更多關注學生基本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通過采取期末閉卷與平時成績(作業、考勤和課堂表現)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來檢驗,閉卷考試成績占70%,依舊是課程主要考核方式。作為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考核方式缺少實質性的過程學習評價,必然會使學生忽視學習過程,重視最終結果。課程學習過程需要緊密圍繞預期學習目標,為實現學習成果提供支撐。基于OBE的理念,以學習產出為依據,采用引導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構建的學習情境中逐步完成學習,實現學習成果成為學習主體[7]。課程開始前把握學情,知曉學生對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程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及時動態地把握和反饋,并及時對應地調整教學內容安排和教學方法的改變,最后,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對對應教學目標實現狀況,及時做好教學總結和反饋并改進。評價中要關注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關注學習過程考核,讓學生隨時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做到有的放矢。
效果檢驗,即評估學習產出的使用,是OBE理念的最終指向,也是檢驗教學實踐效果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措施。當前,教學效果檢驗和評估工作多局限于單一的專業課程考核,往往忽視就業實踐的考核,無法全面考察體育教育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很難形成全面的、系統的綜合性評估報告。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根本目標是培養更多符合新時代學校體育發展要求的具備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基于OBE理念下,做好包括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在內的各門基礎性課程的學生產出檢驗和評估,鼓勵授課教師積極探索使用形式多樣的合理評價模式,有效評估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學習成果,并做好畢業生就業后的評估和跟蹤,實現動態化跟蹤、定期性反饋,實現評估學習產出在社會層面考評的有機延續,不斷完善、及時調整[8]。此外,還可以向做得比較好的高校學習,邀請他們介紹成果案例、開展經驗分享;或者借鑒國外高校成功經驗,探索并嘗試成立“全國學習產出評估機構”,從而達到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效果,更好地實現學習產出。
OBE理念已在醫學、互聯網等國內很多高校教學模式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績,如“EC2000雙循環”等出色成果,勢必將成為未來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之一。該研究基于OBE理念,以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為例,堅持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并始終圍繞學習成果導出從學習目標設定、課程內容整合、評價過程優化和學習產出檢驗4個方面進行探討,從而實現課程設計的創新、教學質量的提升及教學效果的優化;推動我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進,以期培養更多符合新時代學校體育發展要求的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體育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