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全 廣東省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
1.核算收入不一致
凈利潤的來源可以是任何收入,減掉成本費用和利息之后,余額數越大,則凈利潤金額越大,然而EVA的金額計算方法不同,它僅計算經常性的業務,企業非經常性發生的業務不計算在內。
在傳統會計方法下,凈利潤等于全部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扣除期間費用和所得稅;但EVA則是以稅后營業凈利潤扣除資本成本(即全部資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傳統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盡管是盈利的,但其中有一部分價值或財富仍然不屬于企業自身所創造的,不同的是,EVA指標核算的結果則剔除了企業的非主營業務的收入,這就讓EVA的計算值能夠更加客觀地衡量企業股東所創造的價值,從這個層面上來說,EVA在企業的業績計量上面更加真實。
2.核算成本不一致
凈利潤是營業收入減掉經常性的和非經常性的成本費用,然后再減掉利息為主的債務資本成本以后的余額。不同的是,EVA是以扣除所得稅后的凈利潤作為基礎,然后再減去權益資本成本后的剩余金額。
3.核算費用不一致
凈利潤的核算認為,各種當期發生的費用都需要扣減利潤金額;但由于EVA在計算經濟利潤時,是站在企業股東的角度來考慮的,因此EVA的觀點認為,企業的當期費用中,和未來的收益關聯度高的部分需要調整,把這些費用調整加回到當期利潤中,然后再逐期進行扣減(攤銷)。
1.可以客觀地反映出企業真實的經營業績
EVA指標最突出的優點就是考慮并計算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它屬于機會成本的范疇,企業只有考慮股東投入的權益資本的機會成本,運用EVA業績評價指標,才可以更加真實、科學地衡量盈利能力和創造的價值,企業如果稅后凈利潤比起股東投入資本的機會成本還要小,那么就說明企業股東投入資本所創造的收益其實是減少的,反之,只有企業的稅后凈利潤大于股東投入的所有資本(債務資本成本加上權益資本成本)的機會成本,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反映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真正為股東創造了價值。
2.能夠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調整
EVA的計算雖然是以財務會計指標作為計算的依據和基礎,但它會在計算之前,對財務會計指標及會計信息做一些必要調整,盡可以地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發生,以使得EVA的計算值可以更為客觀真實地評價和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
3.能夠把企業的決策和股東財富相關聯
企業以EVA作為業績評價指標,有利于驅使企業經營者把為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作為企業經營的目標,在日常經營和管理中,為追求EVA最大化,而持續提高資本運營能力以及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在股東財富和企業決策之間找到了聯接點。
4.能夠統一企業績效考核指標
企業績效考核指標種類較多,如何選擇和統一財務目標是企業經營者的困擾,因為績效評價標準不統一容易導致企業在日常經營中所采用的戰略決策與財務戰略出現不相統一的情況。但是EVA能夠統一企業績效考核指標,串聯起企業所有的經營戰略和決策,使得企業的目標統一化,即提高EVA指標。
國企在某些關系國計國生的重要領域有獨特優勢和地位,在政策和資金上也得到國家的優惠和支持。然而,國企占有大部分的社會資源,整體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并不強。在國企全面推行EVA可能有一系列局限性。具體表現如下:
1.可比性不強
由于不同企業的規模不同,而EVA是一個絕對指標,使得規模不同的企業之間無法進行橫向比較。和規模較小的企業比起來,規模較大的企業能夠創造的EVA經濟增加值更大。EVA業績評價指標受到企業規模大小差異對計算值帶來的影響,使得評價效果可比性大打折扣。
2.信息反映相對滯后
和傳統的業績評價指標相同,EVA的計算使用的財務會計信息,存在滯后性的缺點;EVA無法指明財務以外的業績影響因素和相對應的業績優化方案,所以也很難將財務指標與企業的戰略和運作聯系起來,這樣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就可能會被削弱。
3.計算較為復雜
第一,在實際運用中,由于各國家或地區、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所運用的公式也不盡相同,需要對EVA的計算公式作必要的調整。第二,計算方法復雜且數據不易取得。
當前我國的資本市場還不夠完善,很難準確地衡量資本成本。EVA的計算結果是否準確,資本成本起了最關鍵的決定作用。在計算EVA時,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需要按照債務資本與股本資本分別占總市值的比率,對債務資本成本率和股本資本成本率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其中,企業在計算股本資本成本率時,通常都會使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但是CAPM模型自身還存在比較多的缺點,可能會造成股權成本的計算結果存在偏差,進而可能導致EVA的計算值不夠準確。EVA計算調整的約束。按照EVA計算的公式,會計凈利潤需要先調整。一般情況下,進行五至十項相對重要的會計調整后,EVA的計算結果就可以比較準確了,假如全部進行調整,繁重的工作量令人難以承受;假如只是按照各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企業有可能選擇對自身有利的會計調整,進而使EVA的計算失去公允性。
1.企業的管理人員和職工對EVA的了解還不夠全面
EVA正式進入中國僅三年多就被實務界廣泛運用,其理念還沒能讓企業職工、管理層以及投資者廣泛接受,所以EVA在企業的運用也會受影響。
2.實行EVA的經驗不足
西方國家和企業運用EVA的時間較長,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比較豐富,但是,EVA在我國企業中運用的時間還比較短,經驗相對不足,這就使EVA推行起來比較難。
3.配套技術跟不上
EVA指標的計算本身比較容易理解,然而要將EVA這個業績評價指標和企業的管理相融合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EVA準確計算需要有完善的數據庫系統做支撐。
國企將全面推行經濟增加值(EVA)考核,但面臨著上述的諸多問題,與此同時,由于國情不一樣,EVA在我國的運用目前尚且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因此EVA業績考核方法在我國的實施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為使國企能夠更好地運用EVA管理系統為其創造更多的效益,現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因為國企的情況不盡相同,沒有一種可以適應所有企業的方法,但是,每個國企都應該要遵守基本的理念,這是在國企實行EVA的基本前提。
會計調整事項選擇標準要考慮兩點:一是調整事項的重要性,對EVA的準確計算是否有正面影響;二是調整要簡單且容易操作,并不是說計算方法越復雜計算結果就越精確。
EVA雖然對會計信息做了一些調整,但其計算的數據信息來源還是以會計信息為主,因此,如果企業的會計信息本身失真,EVA的計算結果也會失真,對業績的評價就失去了客觀真實性。國企實行EVA,需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
國企管理層是企業的一面旗幟,國企實行EVA,首先管理層需要不斷提高對EVA相關概念的認識。其次就是對職工開展必要的培訓,要讓企業全體職工了解和認識EVA的概念,讓財務、人事等關鍵崗位職工熟悉掌握EVA的計算和運用。我國現階段傳統的財務理念還是將利潤作為評價企業經營業績的最重要指標,國企的管理人員雖然已經開始關注企業的資本成本,但從現階段來看,以利潤為核心的觀念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國企管理者只有深入認識到EVA在業績評價上的優勢,認識到如何提高EVA,才可以在經營管理中不斷提高EVA,為企業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EVA業績評價指標可以更加真實客觀地對企業創造的價值進行衡量,能夠對企業的價值創造進行管理與提升,對企業創造的價值也有激勵的作用,和企業績效指標的設置原則相吻合。特別如今國企改革步伐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下,對于掌握經濟命脈的國企,EVA在業績考核方面也必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