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基礎設施養護集團有限公司
企業集團下的不同子公司進行合并,以此達到資源整合的目的,其中財務管理中的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也是關鍵的一環。只有將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落到實處,保證子公司財務上的整合,才能夠準確反映集團整體的財務狀況,也更加有利于企業集團對子公司的財務進行管控。
企業合并通常是合并兩個或者兩個之上的單獨企業,企業合并可以結合市場關系、法律形式等劃分成不同的類型。目前依據并購后雙方法人地位的變化情況可以劃分為吸收合并、新設合并以及控股合并等形式。不同的企業合并形式在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當中會有不同的體現。
合并財務報表具體就是將不同子公司合并后整體的財務信息、運營情況以及現金流量進行整合。從本質上看就是將若干家子公司的財務報表融為一家企業的財務報表,不管是合并方或是被合并方,在合并財務報表后只存在一套財務報表。合并財務報表能夠將合并后的企業規模、資本結構、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進行綜合體現,有利于企業通過分析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同時能夠對企業總部提供財務信息支撐,便于企業集團總部對該合并企業進行財務管控。
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就是運用同一家集團企業下的不同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整體的財務報表編制,根據子公司所提供的財務數據信息運用合并財務報表的方式將財務數據進行匯總編制,最終形成所有公司合并后的財務報表。也是企業合并過程中財務管理體系當中非常關鍵的一環。
會計政策就是指企業進行會計核算與編制財務報表時所遵循的會計原則、編制流程以及方法,也是財務報表編制工作落實的重要指導資料。同一家集團企業旗下的不同子公司并不是完全遵循集團總部財務管理規則。不同的企業在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時需要將會計政策進行統一才能夠為該項工作奠定基礎,只有當財務報表各科目反饋的內容一致的條件下才允許對其進行合并。然而在具體實踐操作中,部分集團企業并沒有針對不同子公司的會計政策進行統一,也沒有對財務報表進行適當調整,直接就將其納入合并報表當中。比如某集團企業下兩家不同子公司所處的行業相同,固定資產類別、性質以及運用方式都沒有太大差異,但是卻分別運用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折舊;一家運用年限平均法,另外一家運用加速折舊法,而企業合并時并沒有對企業的報表進行調整,直接影響到財務報表編制的精確性。
企業合并范圍的合理確定也是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重要問題,尤其是控股合并的情況下,如何能夠做到將合并范圍進行準確界定,對于合并后的子公司報表如何做到應納盡納不遺漏。在控制權歸屬方面,如何考慮持股比例以及商業實質的內容,如何參照投資協議、企業章程、一致行動協議等約定,來確保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工作的順利落實。
隨著企業的經濟業務類型逐漸復雜,部分特殊交易存在于不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當中,因為會計主體假設存在差異導致對同一事項會計核算結果造成影響。該情況下僅通過常規的抵消分錄無法將合并企業的財務狀況全面反映。如A集團企業內子公司B將房屋出租給另外的子公司C使用,B公司則會將該房屋作為投資性房地產科目進行核算,但是合并企業卻會根據常規的抵消分錄,對C公司支付給B公司的租金進行抵消,并不會在合并財務報表當中將投資性房地產調整為固定資產進行體現。通過該案例能夠發現,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編制過程中并沒有將一體性準則進行充分執行,也不利于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科學性的提升。
企業合并范疇內的關聯交易主要是所屬的子公司之間的交易,此外就是企業內部會存在經濟來往對賬沒有及時完成的問題,各子公司對資金往來、資產劃轉、物資購銷以及對上對下計價等業務事項沒有進行深度的調研,最終會導致兩家子公司的賬務記錄存在差異,極大地阻礙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
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所涉及的財務信息比較繁雜,對于財務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能力要求,尤其是在具體操作中要具有解決編制問題的能力。信息化的時代,企業能夠運用信息化技術來進行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不僅可以提升效率,同時可以降低人為合并編制失誤率。可是當下企業對于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程度并不高,財務信息技術在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當中并沒有完全進行應用。甚至某些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時仍然是運用簡單的辦公軟件手工匯總報表的形式,直接增加財務人員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工作量,同時也增加人為財務數據合并的失誤。
兩家合并子公司的會計政策不統一會直接阻礙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所以企業在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前要統一會計政策,為后續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提供指導。尤其針對集團的境外子公司部分,所處的國家或地區法律、會計政策的影響,要調整可以允許改變會計政策的子公司,將子公司會計政策與母公司會計政策進行統一,才能夠為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后續工作落實奠定基礎。
統一會計政策后,企業需要將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方法進行優化,遵循成本效益原則,要盡可能地降低合并編報的成本。另外企業還需要在子公司間搭建溝通機制,針對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問題進行溝通交流,集體為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出謀劃策,同時也能夠分享有效的經驗來減少財務編制工作量。
根據相關會計準則的規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必須要以控制作為基礎進行確定。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的表決權,則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企業,需要將被投資企業認定為子公司,將其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范圍中。另外就是針對交叉控股的問題,在確定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疇時需要結合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優先考慮加法原則,即實際擁有一個企業經營、財務決策及獲益的權力,無須計算有效的持股比例,就能夠將子公司納入母公司的合并范圍當中。
企業財務人員需要在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前對一體化準則進行學習與理解,為一體化準則的應用奠定重要基礎。企業在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時不能夠只是單純的站在某一家子公司的角度進行財務報表合并,而是從合并后的企業角度進行財務報表編制,這才是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的重要原則。因此企業在進行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時不是簡單地將兩家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加減與合并抵消,必須要在此基礎上從不同會計主體出發,針對同一交易事項進行差異化處理,通過不同的調整使得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更加符合合并企業的財務管理要求。
同一集團企業下的不同子公司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定的關聯交易以及資金往來,要想確保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結果的準確性,就必須要對兩家子公司的關聯交易以及資金往來進行嚴格的核查,科學合理的展開內部交易項目抵消工作。最終有利于降低合并財務報表編制中重復性工作,也能夠減輕財務人員壓力。
企業在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中需要將信息化技術進行充分應用,提升編制效率與質量。企業可以充分運用財務報表軟件,對子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合并編制。財務信息軟件均能夠為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提供重要的助力,尤其是將財務編制的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而且企業通過信息化系統可以構建標準化的財務信息檔案,將結賬時間、賬務處理等進行規范化、標準化,使得后續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流程愈加規范。
綜上所述,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比較復雜、系統,需要企業在合并前制定財務合并工作章程,以此引導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的落實,為企業合并報表奠定重要的財務管理基礎。財務合并后,企業可以根據最新的財務報表對合并后的企業經營模式、戰略方案進行探討而后進行科學的制定,來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希望本文對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