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靜 孫曉虹 .遼寧澤潤信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 .大連半島晨報傳媒有限公司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數據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國有企業要實現順利發展,需要對數據的重要性有所了解,財務審計通過報表審計、預算審計、會計憑證審計以及發票真偽審計等一系列審計工作,對國有企業財務相關數據進行系統整合,能夠從國有企業賬目及資金運用情況上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通過對問題的解決,防止相關風險的發生[1]。加強審計職能,確保審計職能的充分發揮,是確保國有企業順利發展的重要手段。
隨著國有企業對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現階段國有企業存在的財務審計問題日漸凸顯,包括財務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財務審計流程不規范,工作落實不徹底、財務審計專業型人才缺失以及財務審計職能發揮受限、審計方式方法落后等,具體分析如下:
作為一種經濟監管活動,審計部門需要對其他相關部門的財務相關數據進行審計,通過數據整合分析得出審計結果,對國有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反映。財務審計工作在進行過程中不應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擾,需要保持獨立性。但是在部分國有企業,審計工作在具體進行時,由于企業重視程度低、工作人員責任意識較差等多種情況,造成財務審計工作受領導、同事、人情等方面影響,不能如實進行展開,進而造成審計結果有失公允,不能客觀反映國有企業財務真實情況,審計結果的失真會造成審計工作失去意義,不利于企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完善的審計流程是確保審計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但是現階段在部分國有企業,還存在審計工作開展順序不正確,審計工作落實不徹底等問題[1]。審計職能發揮滯后是審計開展順序不正確的一種表現,即企業財務風險等問題發生在前,財務審計工作在后,審計職能與審計結果混為一談,事后審計難以挽回造成的損失。財務審計流程不規范不僅會造成審計漏洞,而且沒有制度對審計工作人員進行規范還會造成審計工作人員工作松懈等情況,不利于審計工作的全面開展。
國有企業性質較為穩定,造成企業內部出現部分工作人員缺乏工作動力,缺少上進心等情況,在財務審計上,盡管在進行招聘時需要財務審計相關專業人員,但是部分工作人員從業時間已經長達幾十年,由于缺少系統的培訓,財務審計人員自身不主動進行學習,造成財務審計人員能力低下,審計水平較低等情況,在部分企業由于對審計的重視程度不足,審計工作開展較晚,崗位需求并非通過招聘進行,而是從其他財務部門進行抽調,造成財務審計人員專業性不強。而審計人員不隨時代發展而發展,會造成審計工作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的落后。
審計結果是反映國有企業各個部門財務狀況的重要依據,能夠看出企業財務存在的問題,一旦發生實際支出與預算的出入較大,資金流向不明等情況,能夠對國有企業相關部門進行預警[2]。但是在部分國有企業還存在審計工作流于形式,審計結果不受重視等情況,審計監管功能、預警功能不能得到發揮,進而造成無效的審計,加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由于國有企業對審計工作重視程度不足,造成審計功能發揮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在國有企業財務審計的對象僅為財務會計相關內容,極大限制了審計職能的發揮,審計范圍較小,未能實現審計的全面覆蓋,進而不能確保審計結果的全面性。而審計方式方法的落后,造成審計結果的偏差,審計工作效率低下。
要解決國有企業財務審計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需要對國有企業性質特點,以及財務審計現狀進行深入探索,找清問題根源,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對此可以通過多方位確保審計工作獨立進行、規范審計流程確保審計工作具體落實、加大專業型人才培養力度打造審計團隊、采用現代化審計手段,確保審計職能充分發揮幾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如下:
要確保審計工作不受外在因素的影響,需要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考慮,確保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具體可以從法律規定、審計人員、審計工作三方面進行。在法律規定方面,審計工作應嚴格遵守審計法第五條規定,“審計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通過法律規定,對審計工作以及審計對象進行約束,進而確保審計工作的公平公正;在審計工作人員上,需要確保審計工作人員具有法律意識以及責任意識,通過加強審計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工作人員思想素質,通過專業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專業素養,確保在進行審計工作時不受外在條件的影響,進而確保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在審計工作的具體推行上,需要嚴格要求相關部門進行配合,不得以利益、權利等手段對審計工作進行干涉,通過監督檢舉等方式規范國有企業工作人員行為,進而保障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2]。
要確保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規范審計流程,通過規范審計流程,為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在規范審計流程方面,首先要確保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建立獨立審計部門,打造專業型審計團隊。其次在行使依據上,需要建立完善審計相關規章制度,制度包括行為標準制度,績效考核制度以及監管制度。行為標準制度需要明確審計對象,對審計方式方法進行規定,提出審計要求,確保企業各個部門對審計工作的全面配合,對審計工作人員行為進行約束,通過對審計工作人員進行權責劃分,確保責任的落實,通過在審計與審計對象雙方面建立責任制度的方式,對相關責任進行劃分,確保在出現問題時確保能夠有效追責。在績效考核制度方面,通過設計完善的考核方式對審計工作進行考核,確保審計工作的具體落實,并通過建立獎勵機制的方式,激發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在監管制度方面,還需要監管部門進行配合,對審計工作的具體落實情況進行監管,確保審計工作的全方位進行、確保審計工作的具體落實。審計制度需要在審計工作的具體進行中不斷進行完善,確保審計工作效率的不斷提升[3]。
人才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夠有效確保企業快速有序的發展,專業型人才的運用能夠確保崗位職能的充分發揮,提高工作效率,對現階段國有企業財務審計工作人員專業性不強等問題,可以通過定期進行培訓與考核的方式,促進財務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學習與提升,還可以通過外部招聘,確保新力量的注入。在審計工作中,要確保審計職能的充分發揮,需要與內部控制工作相配合,在工作人員與崗位相適應的前提下,建立培訓制度,確保工作人員能力的不斷提升,采用專業型人才,確保職能的充分發揮。在培訓制度的建設上,需要確保培訓內容的全面性、先進性,及時對新形勢下的審計問題進行了解,對先進思想內容進行學習,進而確保審計工作的先進性。在專業人才采用上,可以拓寬國有企業招聘思路,放寬招聘條件,對人才緊缺的情況可以通過加大福利待遇采用合同制等方式,對人才進行招攬。要提高國有企業審計效率,還可以通過打造審計團隊的方式,促進審計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對審計存在的問題通過集中討論等方式尋找解決辦法[4]。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大數據、云計算等都為審計工作的進行提供了新思路。審計工作的現代化成為審計工作的發展趨勢,要將現代化技術手段應用到審計工作中,可以通過建立審計系統平臺、與互聯網相聯系等多種方式進行。結合大數據技術超強的數據整合功能進行財務審計,能夠有效提高審計結果的精確度,降低審計工作的工作量、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目前,財務管理平臺、會計平臺等建立已經取得成效,為財務審計平臺的建立提供了相應依據,由于財務審計對象較多,財務審計機械重復工作內容較多,造成傳統財務審計工作人力消耗較大。建立審計平臺通過將機械重復工作系統化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對審計對象如國有企業各個部門,通過將國有企業各個部門的財務相關數據進行系統錄入的方式,不僅能夠精簡財務審計流程,而且能夠實現國有企業財務資金使用的情況的透明化,通過審計平臺與企業管理平臺、財會相關平臺建立聯系,以及與互聯網建立聯系,采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全面快速對企業財務數據進行整合分析,通過與以往數據,其他同類國有企業數據的對比,及時精準的發現國有企業存在的財務問題,并及時提出預警,通過對問題的及時解決,有效降低財務風險[4]。采用審計平臺、審計系統等能夠改善手工審計核算內容繁雜、工作量大等情況,并通過采用系統鑒別功能,有效改善票據造假情況的發生。
要解決國有企業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問題,確保財務審計職能的充分發揮,需要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考慮,確保審計工作的獨立性,通過規范審計流程,確保審計工作的具體落實,通過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通過采用現代化審計手段,確保審計工作的現代化發展。相信通過以上一系列舉措,能夠有效解決國有企業財務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為國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