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壽偉
疫情期間普通高校大學生居家體育鍛煉現狀分析*
鄭壽偉
(廣東培正學院 體育教學部,廣東 廣州 510830)
對疫情期間普通高校大學生的居家鍛煉情況進行分析,剖析現階段大學生居家鍛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優化建議,研究發現:(1)大學生的自主性普遍較差,無法保證實施有效的日常體育鍛煉;(2)網絡教學課程過于繁雜和密集,既沒時間也沒精力;(3)受大環境影響,缺乏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氛圍;(4)未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師對學生居家鍛煉的重要引導作用。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學生為主體,學校、家庭、社區為輔的三位一體居家鍛煉模式,以便更好地促進大學生進行居家身體鍛煉,具體包括:(1)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讓他們主動、自發地參與到日常體育鍛煉中;(2)體育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多媒體技術,指導學生合理進行居家鍛煉;(3)家長及體育老師要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引導和監管學生實際鍛煉情況;(4)所在社區為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供必要的設施與場地支持。
學校體育;高校大學生;居家體育鍛煉;優化建議;疫情防控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和避免感染新冠肺炎呢?相關研究表明,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等日常衛生需要特別注意外,通過增強個體的抵抗力才是真正預防該疾病的重要方式[1]。
眾所周知,長期進行規律的體育鍛煉能夠顯著提升個體抵抗力。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還是美國運動醫學學會,都建議每周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鍛煉能夠有效提升個體抵抗力[2]。與此同時,在全民健康和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我國也將全面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重要高度[3]。對于目前正處于高等教育階段的普通高校大學生而言,在醫療衛生條件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則更加需要通過規律的日常體育鍛煉來增強身體體質,提升自身的抵抗力。因受疫情影響,聚集性的學校體育鍛煉已不太現實,體育鍛煉的主陣地已經悄然從學校轉移至家庭,居家鍛煉成為當務之急。本研究通過對當前普通高校大學生的居家鍛煉情況進行分析,找出當前困擾學生居家鍛煉的主要阻力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合理化建議,為后疫情時代我國高校大學生有效、有序地進行居家鍛煉提供借鑒。
結合本校部分專業學生的居家鍛煉實際情況和實際訪談情況看,研究認為當前高校大學生居家體育鍛煉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根據訪談結果和對部分學生的調查情況可知,疫情期間大學生居家鍛煉實際情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如下:首先,城市大學生在疫情期間基本不外出,戶外鍛煉受到很大限制,而在家里鍛煉受場地、設備等因素影響,自主性和積極性普遍較差。其次,農村大學生雖然在外出方面受限制不多,但范圍十分有限且因地區差異較大,可利用的場地設備等資源并不多,經了解得知,高校大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居家生活主要以休閑娛樂活動為主,投入到日常鍛煉的時間很少。總的來看,客觀限制雖然存在,但是大學生的自主性較差,對鍛煉的投入時間遠遠不夠。
眾所周知,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了保證各高校日常教學的有序和順利開展,利用QQ、微信、釘釘、騰訊會議和其他直播平臺進行網絡課堂教學就成為了疫情期間各高校進行日常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此外,除了正常的教學活動外,各種關于疫情防控的會議、視頻、校內活動等也通過這些多媒體手段進行開展。毫無疑問,這些占據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因此進行日常體育鍛煉既沒時間也沒精力。
不可否認,日常生活環境對個體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4]。在疫情期間,城市大學生基本都以居家活動為主,各種休閑娛樂活動明顯增多,而鍛煉對于他們而言可有可無。就算是想主動進行鍛煉,也會因為場地設施不便、條件不允許等而不得不放棄。與此同時,當前的農村體育現狀不容樂觀;也缺乏必要的器械設施和相應的鍛煉設備,在滿足發展性資料消費后,大多數人也不愿意主動進行體育鍛煉。
一般來說,大學生在家進行體育鍛煉,就必須要在一定的指導和監管之下方能有效實施,否則便會流于形式。而且,讓學生的父母或是爺爺奶奶來進行督導缺乏可行性。因為他們無論精力和經驗都非常有限。所以,各普通高校和體育教師應該肩負起相應責任。但現實情況是,絕大部分學校和體育教師未能切實履行相應職責,更多只以布置作業的方式交待學生自主進行,在引導和監管方面流于形式,因此學生居家鍛煉的實際效果陷入想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的窘境。
為解決普通高校大學生居家體育鍛煉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以學校、家庭、社區為輔的“三位一體”居家體育鍛煉支撐體系,從而為大學生居家期間的日常體育鍛煉提供重要保障,使得居家鍛煉能夠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
根據鍛煉動機理論,主要當個體自身意識到鍛煉的重要性,激發內在鍛煉動機時才會有更大地可能性從事體育鍛煉活動,并為之堅持下去[5]。因此,要讓大學生的居家體育鍛煉得到切實保障,首先必須要調動他們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感知體育鍛煉對于自身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這樣他們才能夠自發參與到日常體育鍛煉中。這需要體育教師的言傳身教,也要家長起到一定的榜樣作用,同時所在社區也需要提供一定的外在支持與協助,達到共同合作、內外結合、多管齊下的效果。
在疫情時期學生們主要待在家中進行日常學習活動,監督管理居家體育鍛煉的重擔很大程度上落在學生父母肩上。然而,一般父母不僅時間、精力有限,更多的是自身知識和學識有限,無法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幫助。因此,高校體育教師作為學生居家體育鍛煉課的主要負責人,只靠布置課后作業和學習視頻等方式讓學生去自發進行鍛煉,會讓居家鍛煉流于形式,另外,進行相關的測評和監督工作就非常有必要。可利用錄制視頻、在線鍛煉、每日鍛煉打卡、鍛煉心得體會匯報等形式,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居家鍛煉活動,盡可能地克服一些不必要的主客觀條件帶來的困難,多鼓勵他們采取一些簡便、易行的鍛煉項目[6]。
在引導和監管學生體育鍛煉方面,首先各個學校應該要充分重視體育鍛煉,讓學生在校期間接受和熏陶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與氛圍,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其次,體育教師作為學生體育鍛煉的直接領導者,不僅要帶領學生進行必要的體育鍛煉,同時還肩負著傳授體育健康知識的重擔,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入手,讓學生更切實地體會到體育鍛煉的重要作用。最后,父母作為孩子的直接監護人,也要擔負起孩子課后的居家鍛煉指導責任。因此,父母自身也要有意識地學習和了解與體育鍛煉有關的知識,包括鍛煉原理、形式、內容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監管孩子在家的體育鍛煉。
除家庭外,大學生所在的社區也應該盡可能地提供一定的場地與設施支持,在家畢竟空間、場地有限,無法開展更多形式的體育鍛煉活動,這個時候就需要所在社區能夠切實提供相應的幫助與支持。從實際情況來看,可以注重開辟便于大學生進行集中體育鍛煉活動的相關場所,配備較為安全的體育鍛煉設施與器械,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讓高校大學生的居家體育鍛煉變得豐富多彩。所以說,從這一點來看,除了學生自身外,學校、家庭與所在社區這三個客觀要素是缺一不可,他們共同為疫情期間學生的居家體育鍛煉提供重要保障,為他們的日常鍛煉活動保駕護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冠肺炎疫情下,居家鍛煉成為最主要的鍛煉主陣地。本研究在對當前疫情防控下普通高校大學生居家鍛煉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以學生自主鍛煉為主,以學校、家庭、社區等為輔的“三位一體”居家鍛煉支撐體系,從而能夠更好地整合各方面資源,最大化地促進學生積極進行居家鍛煉,切實保障居家鍛煉的實際效果,如此才能使學生的身體體質得到較大提升,進而增強自身預防疾病風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這也拉近了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距離,更利于今后的溝通與協作。
[1]萬炳軍,郭晨,張釗.等.疫情期間微信“健身抗疫推文”的特征及風險反思[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0,37(3):267-275.
[2]付斌.淺析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0(6):16-17.
[3]汪全先.疫情期間學校體育開展的倫理價值、問題及未來進路[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20,36(2):30-33.
[4]胡俊,楊紹昌.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調查研究[J].運動,2018(24):54.
[5]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防護指導手冊[M]. 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
[6]張惠欣.高校大學生自主體育鍛煉現狀調查及優化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87-89.
An Analysis of Indoor Sports Exercise Condi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ZHENG Shouwei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510830, Guangdong , China)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GD15XTY05);廣東培正學院校級科研一般項目(19pzxmyb01)。
鄭壽偉(1981—),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