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淋蛟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藥劑科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藥物資源的有限性與大眾健康需求間的矛盾問題越發突出,還需利用藥物經濟學推動醫院藥事管理水平的提升,促使醫院藥學服務體系逐步優化,通過臨床合理用藥,實現醫療資源的優化與高效利用。隨著臨床藥事管理理論的研究逐步深入,藥物經濟學在醫院藥學中的作用價值逐步拓展,更利于給藥方案的逐步優化,從而加速醫療機構的現代化發展進程。
藥物經濟學是基于經濟衛生學演變而來的新興經濟類學科。藥物經濟學的學科內容涉及廣泛,包括衛生統計學與流行病學及經濟學等,適用于分析臨床用藥方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比較同種疾病的不同治療方案;比較不同藥物治療方案的積極性與效果等。在具體的實踐中,要求醫生本著對癥的原則用藥,以確保臨床療效;藥物價格符合患者經濟情況與后續市場的供應,確保疾病治療的持續性;醫生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以提高患者遵醫囑用藥的依從性。
在藥品價格改革的影響下,藥物經濟學在醫藥衛生領域的地位逐步提高,藥物經濟學的適用范圍隨之拓展,為醫院藥事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藥物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性研究法與實際臨床試驗法及隨機臨床試驗法的三類,其中隨機臨床試驗法的應用比較常見。藥物經濟學的應用價值,在藥物經濟學評價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通過有效的評價,可實現藥物資源的高效利用。從評價方式入手分析,一是最小成本分析:通過貨幣計算成本后,再比較備選方案,擇優最佳的治療方案。二是成本-效益分析:將成本與產出等數據信息,規范轉變為貨幣單位,通常用于對比某項目或干預措施所消耗的價值及預算效益。三是成本-效果分析:作用于成本-效益分析之上,當備選方案的收益數據信息,無法轉變為貨幣計量單位時,利用該方法對成本展開貨幣化計算,利用臨床指標計算該結果,當效果單位的耗損成本較低時,表示該方案的成本優勢越明顯,臨床應用價值越高。四是成本-效用分析:作用于成本-效果分析之上,也是臨床常用的評價方式。
藥物經濟學的藥事管理領域的應用價值較高,從藥物經濟學的對比各種臨床治療方案的任務入手分析,通過對比醫療服務質量與效益等指標的比值參數,能夠實現藥品費用的節約,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可靠性與臨床治療決策的科學性。醫生在疾病診療中選擇不同價位的藥品,與治療方案的好壞無關聯,因為藥物經濟學關注藥物成本的同時,也關注整體療效。因此,在評價臨床治療方案的過程中,單純看重成本消耗,或是單純看重療效,都是不可取的。唯有平衡療效與成本,才能確保治療方案的科學合理性化。為切實發揮藥物經濟學的作用價值,在醫院范圍內加大藥物經濟學知識與研究方法的應用推廣顯得尤為重要。針對于任何疾病的藥物治療方案選擇,都需要臨床藥師與臨床醫師加強協商,靈活運用藥物經濟學的理論與研究方法,制定出成本最低與療效最佳的治療方案,確保臨床合理用藥,實現衛生資源與大眾健康狀況的高度契合。
隨著我國醫療保健體制的不斷完善,衛生保健費用支出逐步提高,衛生事業的發展負擔增大。除此之外,我國的醫療制度的經濟改革進程緩慢,衛生資源相對匱乏,在此背景下,發展與應用藥物經濟學,更利于醫院藥事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一是臨床藥師科學指導臨床合理用藥,通過干預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可促使醫護人員加強明確藥物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等。二是監測藥物血藥濃度,患者的體質不同,對相同劑量藥物的反應也存在差異。因此,應當通過監測藥物血藥濃度等途徑,加強對標準給藥劑量的合理調整,確保給藥方案的針對性與安全性,切實發揮藥物的價值效應。放大藥物使用的經濟性與安全性及有效性,確保藥物效益的發揮,包括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以實現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1]。
我國醫藥生產廠的數量較多,普遍存在同種藥物多家生產的情況,在價格方面多有不同,不利于藥品流通市場的有序發展。為減輕患者的用藥經濟負擔,還需深入推進招標采購的約束機制,確保了藥品的質量與治療效果及經濟性。藥品是疾病預防與診療的重要物質,藥品質量直接關乎人們的身心健康,但影響藥品質量的因素較多,包括生產工藝與貯存方法等因素,會出現藥品療效降低或引起副作用等問題,不利于臨床治療方案作用價值的發揮。失效的藥品會增加患者的家庭與社會負擔,同時會浪費有限的衛生資源。因此,加強對藥品的采購與儲存管理,是保障藥品治療與治療方案發揮作用的重要前提[2]。
醫院制劑的醫療服務,有安全有效與經濟及使用便捷等特征,是臨床用藥的重要保障。在醫院制劑的研制與生產中,不能忽視成本與產品治療與療效等問題的管理,以研制生產出療效佳與成本低的藥品。在制劑的研制中,可引入藥物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對新工藝與設備及技術的可行性展開評價。將藥物經濟學分析法滲透到制劑生產的全程,對于各制劑品種的生產,積極引入新工藝與設備及技術,打破以往生產的設備與技術及工藝滯后的局面,通過工藝的創新,帶動產品質量的持續改進。各種新工藝與生產理念的引入,可以將人力資源從以往的人工研磨與分裝等工作模式中脫離出來,制劑產品的質量與生產效率隨之提高,實現了生產與設備等成本的有效控制,更利于實現制劑研制與生產管理的目標。
利用醫藥學的先進學術水平,評價上市后的藥品,是指從藥物政策與藥物流行病學及藥劑學等方面入手,對已批準上市的藥品,從藥物的療效與穩定性及副作用、經濟性等方面進行評價,了解其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等藥品應用原則[3]。評價估計的內容繁瑣,涉及到經濟性與安全性及療效等方面的評價,引入藥物經濟學的方法與理論后,可從社會角度比較藥品的成本與效益,最最佳醫療服務方案的制定提供價值依據,以實現藥物資源的優化與高效利用。尤其是對藥品經濟性的評價,可切實降低患者的享受代價,減輕家庭與社會負擔。藥物經濟學對藥品情況的調研分析與評價,可了解藥品臨床應用的合理性,切實維護了患者的利益,對于解決看病難與看病貴等問題有著現實意義。
藥物經濟學在醫院藥學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巨大,加強對藥物經濟學的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研究,更利于推動醫院藥事管理等工作的現代化發展,為醫院提供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案,實現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藥品市場與行業的健康發展。但藥物經濟學學科的發展不能一蹴而就,還需要政府與醫院的重視支持,通過學科應用價值的多維度研究,推動學科的發展進程,減少醫藥等資源的浪費,提高藥品的研制與生產及應用等預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