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君和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現有數據顯示我國在2019年底共擁有7000萬家以上的中小企業,在企業總數中占比超過99.7%。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中小企業增速更加顯著,職工總數占全部就業人數的近九成,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體系中最重要的構成,在經濟收入、繳納稅費、出口貿易、就業人群和財政收入等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很多中小企業缺少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缺乏突出優勢,無法保證長期發展,當前中國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足三年,內部控制機制的缺失是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此次研究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特點分析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為中小企業內控管理提供借鑒和參考,提升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小型企業的概念目前還未形成統一標準,各個國家選擇了不同的標準,而經濟發展始終處于動態變化狀態,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和不同行業關于中小型企業的標準界定無法一致,因此當前國際范圍內還未形成統一化的標準。縱觀各個國家關于中小企業的標準界定,一方面關注企業的質,另一方面則關注企業的量,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和行業地位是質方面關注的重點,企業的員工人數、資本總額、資本總值則是量方面的指標,當前大多國家將量的標準作為中小企業界定的依據,相較于質的標準而言更加容易。2017年我國發布了《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標準》中對我國各個行業的中小企業劃分標準進行了明確,工業、建筑業、批發業和農林牧副業等行業的營業收入與從業人數進行了差異性界定。
時代發展過程中市場的經濟環境也在持續發展變化,中小型企業具有小快靈的優勢,這使得中小型企業能夠更加快速地應對市場變化。當然中小型企業也具有一些短板和不足,企業的發展因此受到制約和阻礙,其主要特點呈現在以下特點:
1.結構簡潔,適應能力強
中小型企業的員工數量普遍較少,滿足正常運營即可,企業崗位設置與運行流程較為簡單,同時運營管理架構和規章制度也保持了簡潔的特點,這是中小型企業小快靈特點的根本來源,中小型企業在市場環境變化后能夠快速做出反應,投入產出率的提升非常顯著。但簡單的架構和流程雖然能夠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卻給企業內部控制留下了隱患。
2.管理模式不規范
很多中小型企業以私人性質和家族經營為主,企業的管理模式很不規范,企業的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往往集中于同一個人,同時扮演著多重角色。雖然很多企業正在改變傳統經營模式,但是在管理制度方面依然未能形成規范,企業的運營管理風險持續積聚。中小企業的發展模式及發展規模導致企業管理制度恨不完善,企業未能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職責和權利之間的界限并不明顯。
3.財務風險意識不足
中小企業的平臺、薪酬、福利及發展前景導致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特別是財務人員往往由企業所有者信任的朋友或親屬擔任,財務人員缺少財務管理與戰略規劃能力,部分企業還未建立起完整的財務部門,此外企業在內部審計機制建設方面發展緩慢,領導者缺少現代財務管理意識,財務管理無法在中小企業中發揮應有作用,這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很多中小型企業的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缺少清醒認識,特別是很多私人企業的投資者和經營者一致,家長式的傳統管理方式是他們的首選,內部控制觀念嚴重缺失,內部控制理解的誤區導致企業管理者抵觸在企業內部推動內部控制。企業的權力集中在某一個人或某幾個人手中,企業的組織分工主要由領導者決定,一名員工往往同時承擔數個職責,混亂的分工導致企業內部監管效率被削弱。人力資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來源,中小型企業不愿意在人才培養方面投入過多精力和財力,薪酬制度不合理現象普遍存在,任人唯親的觀念導致部分員工輕視企業制度。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缺失導致內控制度無法覆蓋企業各個方面,特別是制度制定之后的落實面臨著障礙和挑戰。
相較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型企業的經營風險更加突出,中小型企業應該對風險管理保持高度重視,在企業內部展開風險評估并制定應對措施。但是中小型企業往往未能建立風險評估制度,企業在面對風險時會變得無從是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企業逐漸失去了生存空間。中小型企業不健全的內控體系導致企業經營者和普通員工均缺少風險意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容易出現投機心理和行為,而且無法依據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進行應對和處理。中小型企業的風險評估體系建立嚴重不足,企業管理者對風險評估缺少正確認知,企業抗風險能力持續下降。完善的風險調控機制和系統的風險處理方案能夠讓企業管理者在危機面前從容應對,反之企業則會陷入危機,甚至引發破產的嚴重后果。
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活動,但中小型企業的控制活動缺少專業性,企業的關注重點集中于某個部門或環節,控制活動難以深入到企業各個環節,活動范圍有限且操作存在問題,企業員工的素質難以滿足控制活動要求。中小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不容樂觀,同一名員工同時兼任多個職位現象較為普遍,權責混亂導致企業運行存在困難,企業員工的弄虛作假行為容易導致企業利益受到危害。中小型企業在短期經營活動時容易出現會計憑證缺失和不足的現象,記賬憑證不完全導致企業難以掌握資金流向,職業素養的缺失使得監管目標無法順利實現。
中小型企業在組織結構設置方面要充分考慮到企業實際情況,根據企業管理需求設置不同的管理層級,確保關鍵部門健全且避免過度求全,堅持高效使用原則。企業管理層的劃分要保證各個部門之間能夠密切配合,保證配合有效并能夠對各個部門合理制約,避免管理人員隨意使用自己的職權并危害到企業集體利益。企業在人才資源機制設計過程中要形成完善的獎勵懲罰機制,依據企業長期發展需求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主動培養優秀人才,打破任人唯親的選拔制度,使專業人才能夠在企業內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小型企業的領導者應該對內部控制保持高度重視,企業管理者要主動學習并逐漸形成內部控制觀念,特別是要了解企業的財務知識與生產決策,同時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主動落實內部控制制度,全面提升企業的安全性,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保證,以身作則并避免以權謀私。
中小型企業對內部風險缺少重視,企業要積極培育風險文化,將風險管理納入管理工作范疇,積極提升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在企業管理性質和公司內部形成良好交流環境。當前企業風險管理工具眾多,主要集中于風險識別、風險報告等方面,企業應該對風險環境進行優化調整,采用合適的風險管理工具能夠提升企業的防范水平。中小型企業規模較小且資金有限,因此中小型企業要明確風險管理的責任人員并給予他們權利,當企業面臨危機時能夠進行動態監管,迅速做出反應并進行調節。風險管理需要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從架構入手形成平衡制度,確保企業決策模式更加合理,完善獎勵和限制機制,建立長效風險管理機制。
控制活動是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重點,中小型企業實施控制活動才能夠更好地防范風險。中小型企業需要從整體層面深入剖析企業涉及的各類業務,明確不同崗位的職責和權限,確定各個業務環節的審核批準程序,使得企業管理者與員工都能夠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工作。中小型企業需要按照統一的會計準則開展活動,提升會計工作有效性并明確會計工作的程序,在財產物質清查方面形成完善機制。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內控的核心措施,企業的所有問題均可以納入管理系統,企業領導者與全體員工共同參與預算管理。中小型企業同時要對企業的運營狀況進行分析,探究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落實科學有效的獎懲制度,持續提升控制活動執行力度,中小型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才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
內部控制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中小企業要準確把握企業發展現狀并清醒認識企業在內控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效解決內控管理問題,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